臨床表現
若瘺孔較大而接近陰道口者,成形或半成形大便皆可經陰道排出,並有不能控制的排氣癥狀,大便稀時上述癥狀更為嚴重。若瘺孔小,糞便也較幹燥,則可無糞便自陰道排出,隻是在便稀時方經陰道溢糞,但排氣則不能控制。若糞瘺與尿瘺同時並存,則漏尿中常夾雜糞便或同時排氣。陰道及外陰因常受糞便及帶有糞便的分泌物刺激而發生慢性外陰皮炎。
診斷
直腸陰道瘺的癥狀比較單純,故診斷較尿瘺容易。大的瘺孔可在陰道窺器暴露下看到或在指診時觸及;瘺孔較小者不易發見,或於陰道後壁僅見到一處鮮紅的小肉芽組織,如從此處用子宮探子探查,同時另一手手指伸入肛門,手指與深針相遇則可明確診斷。如疑為小腸或結腸陰道瘺,除結合手術史分析外,可考慮鋇灌肛或鋇餐透視。
1、預防:
1)糞瘺的預防基本同於尿瘺。此外,應正確助產,避免發生重度會陰裂傷;會陰切開縫合時應註意縫線勿穿透直腸粘膜。註意會陰縫合後常規肛診,發現直腸粘膜有縫線及時拆除。
2)對於經腹手術,盆底剝離面大,不得不借乙狀結腸掩覆者,與盆腹膜縫合時亦應註意勿穿透腸壁。在縫合盆底腹膜時,註意勿暴露粗糙面,以免腸粘連、感染、壞死,形成陰道陰瘺。
3)保持大便通暢。
4)慎起居,節飲食,避免發生胃腸道疾患5)加強營養,忌辛辣,禁房事。
保健品查詢糞瘺中醫治療方法1、中醫療法:
糞瘺因直腸與陰道有漏孔相通,以致糞便從陰道溢出,並伴不能控制的陰道排氣。本病主因損傷, “損者益之”,治宜生肌補瘺。病程在3月內為新傷,其雖常有自愈機會,但病變不能等待,應取補氣養血以生肌補瘺,促其早期向愈。舊損之瘺,氣滯血瘀。疤痕形成,藥物難以奏效,應擇期手術治療。病程日久,陰道與外陰長期為糞便等污濁邪氣侵襲,蘊而化熱,以致陰癢、帶下異常、尿頻急痛等,治時應先清濕熱,後議補瘺。
1)補中益氣湯(見“月經先期”節)
脾主肌肉,肺與大腸相表裡,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甘草補益脾肺之氣,當歸補血,氣血充沛則能生肌愈瘺。現代研究表現補中益氣湯可使肌肉組織呈興奮作用,促進傷口愈合。適於新傷糞瘺,應用時可加入桃仁、丹皮等活血化瘀之品,使氣血暢行,肌膚得養,漏孔愈合。每日1劑煎服,2周為一療程。
2)八珍湯(《正體類要》)加黃芪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黃芪。
脾主肌肉,其氣主升,方中四君合黃芪健脾益氣生肌愈創,四物養血活血,使肌肉、大腸得以濡養而能補瘺、現代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糾正貧血,促進術後傷口的愈合。
3)萆蘚勝濕湯(《瘍科心得集》)
組成:萆蘚、薏苡仁、黃柏、赤茯苓、丹皮、澤瀉、通草、滑石。
用於糞瘺並見陰癢、帶下、外陰潰爛、尿頻急痛等。
中藥材查詢糞瘺西醫治療方法糞瘺的治療為手術修補。修補效果比尿瘺佳。其損傷後自愈的機會也比尿瘺多。新鮮創傷(如手術或外傷)應立即進行修補。陳舊性糞瘺,如為部位較高的直腸陰道瘺,則按尿瘺修補的原則方法及手術要求,分離瘺孔的周邊組織,使陰道壁與直腸粘膜分離,先縫直腸壁(不透粘膜),後縫合陰道壁。如直腸陰道壁近於肛門,則首先從正中剪開肛門與瘺孔之間的陰道直腸隔,使成會陰三度裂傷,再行修補
如系糞瘺與尿瘺兩者並存,宜同時修補。如糞瘺較大,或瘢痕組織較多,估計手術困難者可先作腹壁結腸造瘺及尿瘺修補,待尿瘺愈合後,間隔4周,再進行糞瘺修補,成功後再使造瘺之結腸復位。此種情況雖較少,在方法、步驟上須結合具體情況慎重考慮。
直腸陰道瘺的瘺孔巨大,瘢痕組織過多(多為陰道內腐蝕性坐藥所引起),瘺孔經多次修補失敗,經商討修補確無成功希望者,可考慮做永久性人工肛門手術。
確診之小腸或結腸陰道瘺宜經腹修補或行腸切除吻合術。
糞瘺的術前準備及術後處理,對糞瘺修補的愈合關系較大。故術前3~5天開始進無渣半流質,並給予滅滴靈0.2g,每日3~4次;共服3~4天,慶大黴素8萬U,肌註,1日2次,用3~4天,或術前日服新黴素1g,或每日口服鏈黴素1g,3~4天,以減少腸道感染機會。術前一日服番瀉葉15g(沖飲),或術前晚清潔洗肛,並沖洗陰道。術後繼續給予無渣半流質飲食並控制排便3~5天,可給予5%鴉片酊5ml,每日3次;繼給滅滴靈等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自術後第4日起每晚服液體石蠟30~40ml,或每日服番瀉葉15g,使糞便變稀或軟化易於排出(排便次數過多時可停服)。此外,術後還應保持外陰清潔。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糞瘺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