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膀胱頸攣縮介紹

  膀胱頸部攣縮,為另一重要的膀胱頸部梗阻問題。所謂膀胱頸部系指尿道內口向尿道內延伸約1~2公分長度的一段管狀結構。它包括內括約肌,但內括約肌不是膀胱頸部的全部。膀胱頸部攣縮,就病原而論可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性者除局部的典型的病理改變之外,常無其他明確的原因,以男性較多;後天性者則常由於局部慢性炎癥如後尿道炎、前列腺炎、三角區炎等所致,先天性者固多見於兒童,常在六歲之前即有排尿障礙癥狀,但在20歲或30歲以後發病者,亦不罕見。


原因

  多認為與慢性炎癥有關,病理表現頸部粘膜下層平滑肌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代替,膀胱頸變蒼白僵硬且固定,頸口變狹窄。出現膀胱頸梗阻的表現,即長時間的排尿困難。女性又稱“女性前列腺病”,以中老年婦女多見。男性膀胱頸攣縮可與前列腺增生癥同時發生。因此前列腺摘除後膀胱頸亦應成型,否則梗阻癥狀不能解除。


症狀

膀胱頸攣縮早期癥狀有哪些?

   排尿困難、排尿費力、分段排尿、小兒哭尿、尿流滴瀝、有時可有反張性排尿。合並有尿路感染時,上述癥狀更加明顯。

  總之本病之診斷以長時期排尿困難病史為主要線索,以內窺鏡X線檢查,在排除其它梗阻病變的基礎上,抓住本病特點如器械檢查時,後尿道很緊,膀胱造影時頸部稍向膀胱內突出等而確定診斷。


飲食保健

膀胱頸攣縮吃什麼好?

  1.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在25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沖洗尿路,促進細菌和炎性物質的排出。

  2.註意營養,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


護理

膀胱頸攣縮應該如何護理?     切除膀胱頸後唇增生的部分,其深度切至與三角區平。避免過分電灼,以免術後再次疤痕狹窄。不要過深切斷頸部括約肌致尿失禁。手術後應定期尿道擴張直至尿線粗大穩定為止。

治療

膀胱頸攣縮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膀胱頸攣縮多發生在中老年婦女,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陰道上皮萎縮,抵抗力降低,容易反復遭受感染有關,因此應長期服用少量長效雌激素。註意會陰部清潔衛生。

保健品查詢膀胱頸攣縮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膀胱頸攣縮西醫治療方法

  解除此類膀胱頸部梗阻,可用以下方法:

  1.尿道擴張,對殘餘尿量不多、無感染、腎功能良好的早期病人,可用尿道擴張治療。

  2.經尿道鏡切除膀胱頸部肥大組織,現多用電灼熱切法,如經尿道刮除前列腺之肥大組織一樣。兒童切除5~8片組織即可,成年人須切除較多組織,此項操作須要特殊器械。

  3.手術治療:方法有二:

  (1)切開膀胱,檢查膀胱頸部情況,如其組織肥厚,彈性差,尿道內口緊閉,指尖可探入,但很緊,有時可見後唇向膀胱內突起。即可將後唇切開粘膜,將粘膜下組織作楔形切除縫合粘膜。費利氏導尿管留置牽引壓迫止血,又可使膀胱頸部保持擴大。此一手術之優點在於除對膀胱頸部解除梗阻之外,可進一步瞭解膀胱內情況。

  (2)在恥骨上暴露膀胱,但不切開膀胱而在恥骨後暴露膀胱頸部,在該處正前方作Y形切開,V形縫合,以擴大膀胱頸部。此種術式,對擴大膀胱頸部成效顯著,但未能同時探查膀胱內情況,為其不足之處。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膀胱頸攣縮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膀胱頸攣縮應該做哪些檢查?

  1.膀胱鏡檢:最好用膀胱尿道鏡或全能膀胱鏡檢,既能檢查膀胱情況,亦可瞭解尿道內情況。通過此項檢查可發現膀胱鏡放入時後尿道很緊,但仍可放入。檢查時可見尿道內口後緣稍微突起,三角區亦較隆起,可見有多數小梁陷凹,輸尿管口常可察見。通過此項檢查,可排除膀胱及尿道內的其它病變,如膀胱憩室、輸尿管間脊肥大、膀胱結核、尿道狹窄、後尿道辦膜、精阜肥大等情況。

  2.X線檢查:平片可排除泌尿系陽性結石癥。靜脈腎盂造影甚為重要,可瞭解兩側腎功能概況。由於本病為長期下尿路梗阻,特在先天性者,兩側上泌尿系常有明顯擴大,特別是兩側輸尿管可增粗如腸管。解除加壓腹帶後拍膀胱造影片,可見膀胱頸部稍向膀胱內突出,此點對診斷本病有重要意義。由於後尿道狹窄或瓣膜所致之下尿路梗阻,常無此種改變,有時反可見有尿道內口呈漏鬥樣改變,可與本病鑒別。

  3.殘餘尿之測定:對本病亦有重要意義,但有時不很可靠,須註意以下情況:病人排尿雖不能一次排空,但如排尿後休息2~3分鐘,又可排出為量不少之尿液。如此連續排尿數次後再測殘餘尿,則可能殘餘量很少;另外如其上泌尿系擴張明顯,膀胱輸尿管逆流嚴重,排尿後測殘餘尿量,其中包括上泌尿系排下之尿量,這些上泌尿系殘餘之尿量,實際上是假性的殘餘尿,進行此項檢查時,須將上述因素考慮在內。


鑑別

膀胱頸攣縮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後尿道瓣膜

  兩者均有下尿路梗阻癥狀,排尿困難,膀胱擴大,膀胱輸尿管回流。腎盂、輸尿管積水和腎功能減退,但後尿道瓣膜多見於10歲以下男孩。瓣膜系後尿道粘膜皺摺形成,凹面向上,有自下而上的單向活瓣作用。 尿道擴張無阻力,但排尿困難。逆行尿道造影無陽性發現,排尿時尿道造影見瓣膜以上尿道擴張增長,瓣膜以下尿道變細,瓣膜呈條狀陰影。尿道鏡檢查,見後尿道瓣膜為一隔膜,多位於前壁,對診斷有決定意義。

  2.先天性精阜增生增生之精阜比正常大2,、一3倍,阻塞後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常在幼年出現。臨床表現與後尿道瓣膜難以區別。尿道造影顯示後尿道有充盈缺損。尿道鏡檢查,見精阜明顯增大阻塞後尿道,並向膀胱內延伸。

  3.後尿道狹窄後尿道狹窄,多由於外傷、器械損傷所引起。病人有外傷史。臨床表現排尿細而無力、尿中斷和尿流分叉。尿道造影見後尿道狹窄,粘膜不光滑或有假道形成,造影劑外溢到尿道以外組織中,尿道擴張有阻力,嚴重者擴張器不能通過。尿道鏡檢查見後尿道狹窄,甚至完全閉塞,周圍組織堅硬,尿道鏡不能通過。

  4.神經原性膀胱

  神經原性膀胱分兩大類,一類是逼尿肌反射亢進。一類是逼尿性無反射,後一類需與膀胱頸攣縮相鑒別。兩者均有排尿困難,尿瀦留,膀胱擴大,膀胱輸尿管回流,腎功能減退。兩者需予鑒別。神經原性膀胱雖有排尿困難,但增加腹壓仍可尿流成線。神經系統檢查,如脊髓損傷。常合並雙下肢運動障礙。無脊髓損傷者,病人多有馬鞍區感覺減退。尿道擴張無阻力。肛門指診,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便秘。膀胱測壓,膀胱逼尿肌無反射,測壓曲線呈一水平線。


並發症

膀胱頸攣縮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後尿道炎;前列腺炎;三角區炎。

  後期可能並發腎積水,腎功能不全。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膀胱頸攣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