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絲蟲病介紹

  絲蟲病是指絲蟲(由吸血節肢動物傳播的一類寄生性線蟲)寄生在脊椎動物終宿主的淋巴系統、皮下組織、腹腔、胸腔等處所引起的疾病。兩種絲蟲引起絲蟲病的臨床表現很相似,急性期為反復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慢性期為淋巴水腫和象皮腫,嚴重危害流行區居民的健康和經濟發展。


原因

  我國流行的隻有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和馬來絲蟲(brugia malayi)。馬來絲蟲主要寄生在上、下肢的淺表淋巴系統,尤以下肢為多,故以四肢癥狀多見;班氏絲蟲除寄生在淺表淋巴系統外,多寄生於深部淋巴系統中,如下肢、陰囊、精索、腎盂等部位,常出現泌尿系統癥狀。

  絲蟲病的發病和病變主要由成蟲及傳染期幼蟲引起。傳染期幼蟲經蚊叮咬侵入人體後,在淋巴系統內發育成為成蟲。當雌雄蟲體交配後,雌蟲即產生微絲蚴,成絲狀活動。微絲蚴自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一般白天藏匿於肺的微血管內,夜間進入周圍血液循環,具有明顯的夜周期性。通常馬來微絲蚴為晚8時至次晨4時,斑氏微絲蚴為夜晚10時至次晨2時。

  微絲蚴周期性的機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幾種猜想:①人在睡眠時,迷走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肺部微血管擴張,微絲蚴大量從肺進入周圍血液;②肺和周圍血液中氧分壓的變化可改變微絲蚴的周期性。夜間給患者吸入O2,提高血的氧分壓,則周圍血中微絲蚴數量減少;③與微絲蚴體內的自發螢光顆粒有關。凡微絲蚴體內含有螢光顆粒多的,其夜現周期性明顯,反之則不明顯。

  絲蟲病的病變在淋巴管和淋巴結,由成蟲的機械刺激或死後蟲體分解產物的化學刺激,引起一系列反應性病變。

  (1)急性期表現為滲出性炎癥,淋巴結充血、淋巴管壁水腫,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纖維蛋白沉積。淋巴管和淋巴結內逐漸出現增生性肉芽腫反應,肉芽中心為變性的成蟲和嗜酸性粒細胞,周圍有纖維組織和上皮樣細胞圍繞,並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聚集,形成類結核結節。

  (2)慢性期突出表現為大量纖維組織增生,蟲體鈣化,淋巴結變硬,淋巴管纖維化,形成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淋巴管的阻塞可致遠端淋巴管內壓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和破裂,淋巴液鬱滯,淋巴管內蛋白成分增加。阻塞位於皮下,淋巴液不斷刺激組織,使纖維組織大量增生,皮下組織增厚、變粗、皺褶,變硬形成象皮腫。阻塞位於深部淋巴系統,則出現陰囊象皮腫、淋巴腹水、乳糜腹瀉、乳糜尿等。由於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引起繼發感染使象皮腫加重及惡化,甚至形成潰瘍。


症狀

絲蟲病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急性期

  1.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

  不定時周期發作,可能每月或數月發作一次。發作時患者畏寒發熱,全身乏力。淋巴結炎可單獨發生,而淋巴管炎一般都伴有淋巴結炎。局部淋巴結腫大痛疼並有壓痛,持續3~5天後,即自行消失。繼發感染,可形成膿腫,淋巴管炎以下肢為多,常一側發生,也可兩腿同時或先後發生,其癥狀是沿大腿內側淋巴管有一紅線,自上而下蔓延發展,稱為“離心性淋巴管炎”。炎癥波及毛細淋巴管時,局部皮膚出現彌漫性紅腫、發亮,有灼熱燒感及壓痛,類似丹毒,稱“丹毒樣性皮炎”俗稱流火,持續2~3天消退。

  2.絲蟲熱

  周期性打寒戰,高熱,持續2天至1周消退。部分患者僅低熱但無寒戰,在屢次發作後,局部癥狀才漸漸顯露,出現腹痛者,多數是因為腹膜後淋巴結炎所致。

  3.精囊炎、附睪炎、睪丸炎

  常見於斑氏絲蟲病。患者自覺由腹股溝向下蔓延的陰囊疼痛,可向大腿內側放射。睪丸及附睪腫大,陰囊紅腫壓痛,一側或二側精索可摸及1個或數個結節性腫塊,有壓痛,炎癥消退後縮小變硬。可伴有鞘膜積液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4.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綜合征(肺型絲蟲病)

  由發育移行的未成熟幼蟲引起的過敏反應所致。表現畏寒、發熱、咳嗽、哮喘、肺部有炎癥陰影,痰中有嗜酸性粒細胞和夏科一登雷登結晶,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20~80%),血中微絲蚴多陰性。少數尚可出現蕁麻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等。

  (二)慢性期

  1.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是由於炎癥及淋巴結內淋巴竇擴張所致,且常伴淋巴結周圍向心性淋巴管曲張。見於一側或兩側腹股溝和股部,局部呈囊性腫塊,中央發硬,穿刺可抽出淋巴液,有時可找到微絲蚴,易誤診為疝。

  2.淋巴管曲張

  淋巴管曲張常見於精索、陰囊及大腿內側。精索淋巴管曲張可互相粘連成條索狀,易與精索靜脈曲張混淆。陰囊淋巴管曲張可與陰囊淋巴腫同進存在。

  3.陰囊淋巴腫

  由於腹股溝表淺淋巴結和淋巴管阻塞,致陰囊腫大、表皮增厚似桔柑皮狀,可見有透明或乳白色小水泡,破裂後有淋巴滲出或乳糜液滲出,有時可查到微絲蚴。

  4.鞘膜腔積液

  多見於斑氏絲蟲病。可發生一側或兩側。輕者無明顯癥狀,積液多時,陰囊體積增大,呈卵園形,皮膚皺折消失,透光試驗陽性,穿刺液離心沉淀可找到微絲蚴。

  5.乳糜尿

  此癥狀為斑氏絲蟲病常見癥狀。病人淋巴管破裂部位多在腎孟及輸尿管。臨床呈間歇性發作,隔數周、數月或數年再發。發作前可無癥狀或有畏寒、發熱、腰部、盆腔及腹痛股溝處疼痛,繼之出現乳糜尿。乳糜尿易凝固,可堵塞尿道,致排尿困難其他甚或出現腎絞痛。

  6.象皮腫

  多見於馬來及斑氏絲蟲病晚期。感染後10年左右發生。常發生於下肢,少數見於陰囊、陰莖、陰唇、上肢和乳房。開始呈凹限性堅實性水腫,久之皮膚變粗增厚、皮皺加深,皮膚上有苔蘚樣變,癘狀突起等變化,易繼發細菌感染形成慢性潰瘍。


飲食保健

絲蟲病吃什麼好? a

護理

絲蟲病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絲蟲病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防蚊滅蚊

  切斷傳播的途徑,消滅蚊蟲孳生地。在多蚊季節最好使用蚊帳;戶外作業時,註意要塗抹防蚊油、驅蚊靈及其它驅避劑等在暴露部位的皮膚,頭部可用棉線浸漬701防蚊油制成的防蚊網。

  (2)普查普治

  在夏季對流行區1歲以上人群進行普查,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及早發現患者和帶蟲者,及時治愈,既保證人民健康,又減少和杜絕傳染源。冬季對微絲蚴陽性者或微絲蚴陰性但有絲蟲病史和體征者進行普治。

  (3)流行病學監測

  加強對已達基本消滅絲蟲病指標地區的流行病學監測。在監測工作中應註意:①對原陽性病人進行復查復治;對以往未檢者進行補查補治;同時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發現病人,及時治療直至轉陰。

  ②加強對血檢陽性戶的蚊媒監測,發現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戶為中心,向周圍人群擴大查血和滅蚊,以清除疫點,防止繼續傳播。

  (4)保護易感人群

  在流行區采用海群生食鹽療法,每公斤食鹽中摻入海群生 3g,平均每人每日16.7g食鹽,內含海群生50mg,連用半年,可降低人群中微絲蚴陽性率。

保健品查詢絲蟲病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絲蟲病西醫治療方法

  (一)針對癥狀的治療方法

  (1)若出現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等癥狀,可口服強地松、保太松、阿斯匹林,療程2~3天。若有細菌感染者可加用抗菌藥物;

  (2)若出現乳糜尿癥狀,應臥床休息,抬高骨盆部,多飲開水,多食淡菜,限制脂肪,蛋白飲食,並用中藥治療。對乳糜血尿者,可服用VitC、VitK4,或肌註安絡血、止血敏等。無效時,可用1%硝酸銀10ml或12.5%碘化鈉溶液作腎盂沖洗或外科手術治療。

  (二)針對病原的治療方法

  1.海群生(乙胺秦、益群生) 對微絲幼和成蟲均有殺滅作用。海群生對馬來絲蟲病療效比斑氏絲蟲病迅速完全。

  (1)短程療法: 適用於體質較好的馬來絲蟲病患者。成人1.5g於晚上一次頓服或0.75g每日2次,連服2天。該療法反應較大。

  (2)中程療法:用於血中微絲蚴較多和重度感染及斑氏絲蟲病。0.3g,2次/日,療程7天。

  (3)間歇療法:成人每次0.5g,每周1次,連服7周。此法陰轉率高,療效可靠,副作用小。副作用主要是因大量微絲蚴或成蟲死亡產生的過敏反應,作用於成蟲產生局部癥狀,一般馬來絲蟲病較斑氏絲蟲病反應重。對嚴重心、肝、腎疾病、活動性肺結核、急性傳染病、妊娠3月內或8個月以上,月經期婦女應緩治或禁忌用藥。

  2.左旋咪唑:對微絲蚴有較好療效。劑量4~5mg/kg/日,分2次服,療程5天。與海群生合用可提高療效。副作用與海群生類似,但較後者輕。

  3.呋喃嘧酮:對斑氏絲蟲成蟲和微絲蚴均有殺滅作用。20mg/kg/日,分2~3次,連服7天。副作用與海群生相似。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絲蟲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絲蟲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總數和分類

  白細胞總數在10~20×109/L之間,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

  2.病原診斷指從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絲蚴和成蟲

  (1)血檢微絲蚴:為確診絲蟲病主要依據。由於微絲蚴具有夜現周期性,取血時間以晚上9時至次晨2時為宜,陽性率較高。

  1)塗片法:取耳垂血3滴,置於潔凈玻片上,用另一張玻片的角塗成約長2cm,寬1.5cm的長方形厚血膜,午後放在清水中溶血5~10分鐘,待幹、固定染色鏡檢。

  2)鮮血片法:取耳垂血1滴於玻片上,加水數滴溶血,加蓋玻片低倍鏡檢查。陽性時可見微絲蚴自由擺動,前後屈伸。

  3)濃積法:取靜脈血2ml,註入盛有0.4ml抗凝劑試管內,加蒸餾水8~10ml,溶血後離心沉淀,傾上液,再加N/20氯氧化鈉8~10ml,混勻放置5~10分鐘,離心,棄上液,取沉淀鏡檢,此法陽性率高。

  4)白天誘蟲法:白天口服海群生100mg,在15、30、60分鐘分別采血鏡檢。

  (2)乳糜尿及淋巴尿檢查:乳糜尿需加乙醚(5ml尿液+2ml乙醚)於試管內搖蕩,脂肪溶解,棄乙醚,加水稀釋後離心檢查。淋巴尿易凝,應先加抗凝劑,後直接塗片或用水稀釋10倍離心鏡檢。

  (3)體液和尿液檢查微絲蚴:微絲蚴亦可見於各種體液和尿液,故可於鞘膜積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絲蚴。可取上列體液直接塗片,染色鏡檢;或采用離心濃集法、薄膜過濾濃集法等檢查。含乳糜的液體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去除上面的脂肪層,加水稀釋10倍後,以1500~2000rpm離心3~5分鐘,取沉渣鏡檢。

  (4)活組織檢查 血中微絲蚴檢查陰性者可取皮下結節、淺表淋巴結、附睪結節等病變組織活檢,確定診斷。

  (二)免疫診斷可用作輔助診斷,為檢測血清中的絲蟲抗體和抗原,包括皮內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查、補體結合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因與其它線蟲有交叉反應,故特異性有限。


鑑別

絲蟲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絲蟲性乳糜尿是班氏絲蟲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後所致的病變。需與結核、腫瘤引起者鑒別。

  (2)絲蟲病的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一般由成蟲寄居於淋巴結引起,較多見於腹股溝、膕窩及腋窩等處淋巴結顯著腫大。應與細菌性淋巴管炎鑒別。

  (3)絲蟲性附睪炎和睪丸炎主要見於斑氏絲蟲病。患者自覺由腹股溝向下蔓延的陰囊疼痛,可向大腿內側放射。睪丸及附睪腫大,鞘膜積液指陰囊體積增大,呈卵園形,皮膚皺折消失。這兩者應與結核性鑒別。

  (4)象皮腫開始呈凹限性堅實性水腫,久之皮膚變粗增厚、皮皺加深,皮膚上有苔蘚樣變,癘狀突起等變化,易繼發細菌感染形成慢性潰瘍。應與局部損傷、腫瘤壓迫、手術切除淋巴組織後引起的象皮腫鑒別。


並發症

絲蟲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急性期為反復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慢性期為淋巴水腫和象皮腫,嚴重者可出現心肌炎、下肢或陰囊水腫、精神癥狀甚至衰竭。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絲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