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睪丸的正常下降過程受到內分泌激素和物理機械因素的影響。睪丸下降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胚胎期分化、睪丸形成及從泌尿生殖嵴移到腹股溝,第二階段即睪丸從腹股溝移至陰囊中,第二階段主要是由激素控制。影響睪丸下降的物理機械因素有:①睪丸系帶有提睪肌的牽引作用。②腹內壓力推壓睪丸理降至陰囊中。③正常的附睪發育也是睪丸下降的因素。內分泌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睪丸下降的分泌軸即下丘腦——垂體——睪丸軸異常而產生隱睪,此外睪丸支持細胞所分泌的苗勒氏管抑制物(MIS)及男性激素睪丸酮、雙氫睪丸酮也影響睪丸下降,在Kallmann綜合征的病人缺乏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常發生隱睪。Gendel發出隱睪病人的LH(Luteinizing Hormone)血清水平低於正常人。Walsh等癥實有5d-脫氫酶缺乏的病人睪丸酮不能有效地轉化為雙氫睪丸酮,也足以影響睪丸下降而產生隱睪。總之睪丸下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胚胎發育過程,受到內分泌、遺傳及物理機械因素的影響,這些綜合因素的異常均可以引起隱睪的發生。
如果隱睪位於腹股溝管內及腹內高位或者睪丸缺如,臨床檢查常常摸不到睪丸。Levitt統計臨床體檢摸不到的隱睪約占全部隱睪的20%。對於這些病人常常先作HCG刺激試驗,即註射HCG1500IU,隔日1次,共3次,註射前後檢查血清中睪丸酮水平,如果註射後血清睪丸酮水平升高,表示有功能性睪丸組織存在,如果註射後血清睪丸酮水平不變,常表示沒有功能性睪丸組織存在。
對於臨床摸不到的隱睪,常常需要采用特殊的診斷方法來做隱睪的定位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檢查無損傷且可以同時檢查病人有無腎積水、畸形、結石等泌尿系統病變,對於腹股溝管內的隱睪有相當高的診斷率,但對於腹內隱睪的診斷率還不夠高。選擇性精索內靜脈造影是一個曾經廣泛采用的方法,可從造影劑註入後的精索內靜脈末端形態來診斷隱睪的位置或者睪丸缺如,但常常由於靜脈瓣影響瞭精索內靜脈顯影,而且對2歲以下的兒童操作很困難。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Scan)和核磁共振(MRI)近年來也用於腹內隱睪的定位診斷,均有相當高的準確性,Wolverson報告20例病人作CT檢查,準確率達96%;Fritzche報告12例病人共15個隱睪經MRI證實14個隱睪,1例高位誤診。這二種檢查的缺點是在年幼的兒童檢查比較困難而且費用很高。
腹腔鏡近年來已廣泛的用於腹內隱睪的診斷和治療。腹腔鏡應用范圍廣泛,可用於各種年齡的病人及1歲以下兒童,操作方法簡單而且時間短,診斷率可達88%至100%,可以確定隱睪的位置或者睪丸缺如。在腹腔鏡檢查中常可先在腹膜後沿睪丸血管解剖位置找睪丸血管,沿精索血管可找到位於腹內或者腹股溝內環處睪丸,如果沿血管見到血管盲端可以確定是睪丸缺如,如果盲端有結節應切除並送病理檢查。Diamond總結在腹腔鏡檢查臨床摸不到的隱睪有三種結果:①在腹股溝內環以上看到精索血管和輸精管盲端,缺乏睪丸;②正常精索進入腹股溝管內環;③腹內睪丸。後者均需作手術探查。如果檢查中隻看到輸精管進入腹股溝管而沒有看到精索血管也應作剖腹探查。檢查中如果觀察到高位腹內隱睪及很長的輸精管,可作分期睪丸固定術第一期手術,即分離、鉗夾並切斷精索血管,留待以後作第二期睪丸固定術。如果術中發現睪丸發育不正常宜於作分期睪丸固定術,應經腹腔鏡作睪丸切除術。
男孩子的父母應認真檢查孩子的陰囊。一般在陰囊兩側都能模到花生粒大小的睪丸,摸時有實物感。如果陰囊空虛,不能摸及睪丸,或隻有一個,應立即去醫院診治。目前認為,2歲以後可進行隱睪手術處理,最遲不能超過10歲,否則就可能影響精子的功能。
一旦發現孩子是隱睪,必須立即到正規醫院的專科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和手術治療。但不管何種治療方法,都必須在孩子兩歲內進行。因為超過2歲,患兒的睪丸組織就會發生病理變化。
保健品查詢隱睪中醫治療方法1.方藥補腎散。方中用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懷牛膝滋補肝腎;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合人參當歸大補氣血;鹿茸、巴戟天、仙茅、肉蓯蓉、補骨脂溫腎壯陽,鼓舞腎氣;柴胡、蜈蚣、麝香疏肝通絡,開竅醒腦,促進大腦分泌性激素。諸藥合用,起補腎益精,促進性激素分泌的作用。
2.證候分析。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天癸缺乏,則陰囊和睪丸發育不良,睪丸不能及時正常下降至陰囊,形成隱睪。腎主生殖與發育,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幹耳,腎精不足,不能化氣生血,充肌長骨,充髓實腦,故見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動作遲鈍,發脫齒搖,耳鳴耳聾,健忘恍惚等癥。
中藥材查詢隱睪西醫治療方法隱睪的治療是使處於不正常位置的睪丸至正常位置。隱睪的治療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主要理由:①由於隱睪處於不正常的位置損害瞭睪丸的正常生精能力,睪丸下降後可以增加生精;②由於隱睪的惡性變發生率較高,應將睪丸置入陰囊以便早期發現病變;③解除兒童及傢長的心理壓力因素。隱睪的治療時間是2歲以內,治療的主要方法有激素治療和睪丸固定術。
激素治療是指使用促性激素或者促性激素釋放激素來調整下丘腦——垂體——睪丸內分泌軸而促使隱睪下降。HCG(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治療,HCG的治療方法是指使用3000IU至40000IU註射量,在數天至數周時間內註射,目前常用的是:1至6歲使用HCG250IU,每周2次共5周;1至6歲使用500IU,每周2次共5周;6歲以後使用100IU,每周2次共5周的治療方案。隱睪的下降率對雙側隱睪在30%~50%左右,而對單側隱睪在15%~30%左右。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或者LHRH,(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是近年來應用較多的治療激素,常采用鼻腔噴霧吸入法,每次每側鼻腔為200μg,每日3次共四周,成功率在10%~60%的范圍內。Rajfer認為成功率差別很大是由於有些作者將可回縮的隱睪計算在內,這種隱睪激素治療的成功率很高。
睪丸固定術是隱睪的主要治療療法,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還可以治療合並的腹股溝疝,手術治療的原則是采用適當的下腹部切口,手術中充分遊離精索,修補疝囊及固定睪丸於陰囊中,標準的睪丸固定是作腹股溝斜切口,修補疝囊並遊離睪丸及精索,再將睪丸置入陰囊中並固定,術中註意固定睪丸後精索無張力,保證睪丸血運。
部分腹內高位隱睪病人輸精管較長且彎曲在腹股溝管中,可作切斷精索血管、下移睪丸的手術(Fowler-Stephen手術),亦可作分期手術,即第一期切斷精索血管,第二期移下睪丸。
少數病人則因高位腹內隱睪需作睪丸自體移植手術,即切斷精索血管,將精索內動脈和靜脈與腹壁下深動脈和靜脈吻合及置睪丸於陰囊中,這種手術方法需要顯微外科技術。
單側和雙側隱睪經手術治療後,特別是早期手術治療後均有助於改進精原細胞的發育,增加精原細胞的數量及青春期後的生精。Lipshulty在一組單側隱睪病人手術治療隨訪中報告,青春期前手術者在青春期後62%有生育能力,未手術者僅有46%的生育能力。
手術治療時間與青春期後生育也有密切關系。Ludwing報道一組病人,1~2歲之間手術者成年以後87.7%有正常生育能力,3~4歲之間手術者57.1%有正常生育能力。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隱睪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隱睪的並發癥:
隱睪與不孕癥。隱睪由於組織病理學的改變,沒有正常的生精功能,隱睪的位置越高,在陰囊以上的位置時間越長,睪丸曲細精管的損害越大。Mengel經用普通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隱睪病人睪丸在2歲以前就有曲細精管和間質細胞的病理學改變及明顯的生精損害。Hecker檢查正常成人及單側隱睪病人經睪丸固定術以後的精子濃度,前者明顯高於後者,表明單側隱睪病人有雙側隱睪損害。雙側隱睪病人未經治療,不孕癥可達100%,如早期治療生生育力可達40%。而單側隱睪早期治療後生育力可達60%。病人在2歲以前進行治療有助於改進精原細胞的發育,增加精原細胞數量及以後的生精。單側和雙側隱睪病人盡管早期治療,成年以後生精能力仍低於正常。
隱睪與睪丸扭轉,由於隱睪病人睪丸與系帶之間常有發育異常,故易發生睪丸扭轉。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睪丸體積增大發生機會更多。Rigter報告64%的成人隱睪扭轉是由於睪丸發生惡性變,以至睪丸重量及睪丸重力軸改變而發生。治療原則是睪丸固定術或者需要時做睪丸切除術。
隱睪與惡性變:
隱睪病人在青春期後有很高的惡性變發生率。隱睪發生惡性變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25至48倍(Whiter及Welvar)大約10%的睪丸腫瘤發生於隱睪。由於隱睪的組織學異常,所以早期手術並不能防止隱睪發生惡性變,而單側隱睪的病人,對側已降至陰囊正常位置的睪丸組織學亦有異常,所以亦有較高的惡性變發生率。Johnson在單側隱睪惡性變的病人中發現有五分之一的惡性變發生在非隱睪一側睪丸中,而雙側隱睪的病人,如果一側發生惡性變,另側睪丸有15%的機會也發生惡性變。
隱睪的位置與惡性變有明顯的關系,腹內隱睪惡性變發生率四倍於腹股溝隱睪,而雙側腹內隱睪,如一側發生惡性變,另一側睪丸有30%的機會亦發生惡性變。
Skakkebaek在隱睪病人活檢中發現原位癌引起瞭對隱睪惡性變的新認識,其發生率在30%。
總之,為瞭觀察隱睪的變化及早期發現惡性變,應早期施行睪丸固定術,特別是腹內隱睪應早期移入陰囊,如不能移入陰囊中應做睪丸切除術。隱睪發生惡性變後,多為精原細胞瘤,應及時做睪丸根治性切除術及後腹膜區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