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胎熱介紹

  胎熱是指因孕母恣食辛熱炙煿之物,或患熱病失於清解,以致胞宮積熱,影響及胎兒。


原因

     本證多由素體陽盛,嗜食辛辣;或七情鬱結,五志化火;或陰虛生熱,熱傷胎氣而成。


症狀

胎熱早期癥狀有哪些?      妊娠期間,陰道下血,色鮮紅,或腰腹墜脹作痛,心煩不安,口幹咽燥,或有潮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欠潤,脈滑數。

飲食保健

胎熱吃什麼好?

  飲食療法

  (1)荷葉冬瓜湯:鮮荷葉一塊,洗凈,切成小塊;鮮冬瓜500克,洗凈切片,加水300毫升,煲湯。熟後飲湯食冬瓜,食時加少量食鹽調味。日1料,7天為1療程。

  (2)蔗汁山藥糊:淮山藥60克,洗凈搗爛,加甘蔗汁100毫升,置鍋中隔水燉熟服食。日1料,7天為1療程。

  (3)黃芩燉貓腰:黃芩15克,洗凈;豬腰l對,去脂及筋膜,切片,加少許調料隔水燉熟,去黃芩後服食。日1料,5天為1療程。

  (4)梨汁銀花露:銀花露300毫升,梨汁50毫升,混合後當茶飲。日1料,7天為1療程。梨汁亦可用荸薺汁代之。


護理

胎熱應該如何護理?     1.患者宜住院治療,若無條件住院,則應保證休息,環境宜安靜舒適,清爽宜人。禁正喧嘩吵鬧或頻繁探視驚擾,保證足夠休息與睡眠。出血期間要絕對臥床,減少活動。

  2.註意患者陰道出血和腹痛情況,在出血量增多或有胎塊排出,下腹墜痛難忍時,應考慮中止妊娠。

  3.有墮胎征象時,患者大多精神緊張,驚恐不安,需要給予必要的安慰和疏解,鼓勵繼續治療,並作好兩種思想準備,聽其自然,解除思想壓力,動員傢屬配合給予支持與安慰。


治療

胎熱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胎熱中醫治療方法

治療法則: 滋陰,清熱,安胎。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保陰煎加減: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山藥15克、續斷15

  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苧麻根12克。水煎取汁約300毫升,1日2次,溫服,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若出血量多者,加阿膠15克、早蓮草30克;腰痠者加桑寄生15克、

  杜仲15克;惡心嘔吐,心煩口渴者,加竹茹10克、麥冬12克;口苦咽幹,脅膿煩熱者,加梔子12克、川楝10克;兼腎氣虧虛,固攝失職,屢孕屢墮而成滑胎者,加菟絲子20克、太子參15克。

  (三)外敷藥物

  1.取井底泥敷於臍下丹田,或加青黛少許。有安胎除熱之功。

  2.黃芩、板藍根、浮萍、海蛤粉各3克,敷臍。功用同上。

  施治要點:

  (一)胎前氣旺血熱,血海不寧而成胎熱胎動諸癥,治當清熱養血為主,此說自朱

  丹溪氏提出至今,仍有臨床指導價值。朱氏力倡胎前清熱,令血靜循經而不致妄動,舉黃芩為清熱安胎之要藥,配以白術健脾滲濕。現代醫傢也多以芩術為安胎之首選藥,以熱為主者,芩倍於術;以濕為重者,術倍於芩,隨證佐入他藥,且可任意抽添,審證安胎。

  (二)腎者水火之臟,為五臟陰陽之源泉動力,五臟之陰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非

  此不能發。腎中元氣為沖任胞宮之根蒂,胎氣者系於腎,腎固則胎自安。胎動之病,無論屬寒屬熱,均不可離乎於腎,胎熱之證,可選滋補腎陰之甘寒之品,亦可在清熱養陰之中,配以性味平和,不溫不燥之補腎藥,以勿助胎熱為度。

  (三)懷孕之初,首忌交合,因其擾動胎元,使陰氣外泄,消耗腎氣而固系無權。故在治療期間,嚴禁房事,否則不僅藥治無效,甚則有墮胎之虞。

  (四)胎熱患者發生胎漏,以夏季為多,因暑日炎熱之氣與胞中之熱合而為伍,擾動胎元,迫血妄行而致。夏季治療,可適當加用清泄暑熱之品。

  (五)滑胎患者宜在孕前服藥,清除胞宮蘊熱,既孕之後,則應盡早用藥,滋陰以蔭胎,保胎度過以往流產月份以後再減少用藥次數,維持至分娩,方為穩妥。若常在同一月份滑胎的患者,可指導其調整受孕時間,避開容易滑墮時間,或可有益。

中藥材查詢胎熱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胎熱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胎熱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胎熱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其熱本應有虛實之分,然而婦女妊娠之後,陰血下聚養胎,本體屬於陰血偏虛,陽氣偏盛狀態,故胎熱之證多為虛熱而鮮見實熱。本證常見於胎漏、胎動不安等病中。

並發症

胎熱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胎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