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导航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本病由Heck於1961年首先報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點為口腔黏膜多發性高起性疣樣損害,主要發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圍局部流行,個別報道有傢族傾向。
(一)發病原因
有些學者在皮損部位發現核內顆粒,其大小及形狀與HPV相一致,且有人確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現已確定本病的發生與HPV-13,32有關。
(二)發病機制
現已確定本病的發生與HPV-13,32有關,而且此類病毒僅感染口腔。感染陰道和皮膚的病毒同樣可感染口腔,HPV-6,11,16亦曾發現於口腔疣樣病灶。
多見於兒童,口腔內可見有多發、柔軟、白色、散在的丘疹、結節和疣樣損害,直徑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發於唇、舌、齒齦及頰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緩解。
根據其多發融合丘疹性損害、發生部位及慢性進展特點,診斷不難。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暫無相關信息
(一)治療
無特效治療,以對癥處理為主。維A酸類局部或全身用藥可能有效。個別增生較快的結節可用冷凍、激光或手術切除,並送病理檢查。
(二)預後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組織病理檢查:為棘層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長,整個上皮見有散在性細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區,這種空泡細胞在表皮上部明顯,但亦可延伸到增寬的表皮突內,而基底細胞層無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細胞見有雙核。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