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狀角質松解癥导航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窩狀角質松解(pitted keratolysis)又稱溝狀蹠部角質松解癥(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多見於熱帶和亞熱帶,長期接觸泥土和水的人群中易發本病。其臨床特征是蹠部皮膚呈環狀或點狀剝蝕。
(一)發病原因
該病的致病菌尚不能完全清楚,曾報告有放線菌屬、奴卡菌屬、石膏樣癬菌、鏈絲菌屬等。溫暖潮濕是發病的必備條件。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
在蹠部及趾下部,表現為大量淺表性角質層剝蝕,呈散在性,邊緣繞以環狀的黑溝,呈火山口狀。皮損可相互融合呈不規則狀。患者常伴有多汗,亦可出現浸漬現象。皮損處無炎癥,無自覺癥狀,嚴重病人或長途步行後,可出現發紅和腫脹。發病與季節有關,夏重冬輕。病程長,多持續數年。
根據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特點即可診斷。
多汗時可局部外用20%~40%福爾馬林溶液。平時應保持局部幹燥。
暫無相關信息
(一)治療
可內服紅黴素,外用四環素軟膏或40%福爾馬林軟膏。
(二)預後
病程長,多持續數年。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窩狀角質松解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組織病理:角質層上部局限性缺損,一般不超過角質層的2/3。缺損周圍的角質呈均質化。缺損的底部可見到革蘭陽性球菌和絲狀細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