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嚙齒類動物咬後,原傷口常很快愈合,但在1~4周(平均12天)後開始出現發熱、畏寒,伴有乏力等全身癥狀。在原傷口處皮膚又出現疼痛、腫脹和藍灰色結節。它可破潰,周圍水腫,呈下疳狀損害,伴有局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發熱可高達40℃,2~4天後,體溫驟退。經3~7天間歇,又發熱並發生大片斑疹、斑丘疹或紅色風團樣皮損,偶有關節炎。在未經治療的病例中,部分患者可復發,但每次發作時,其癥狀顯示愈發愈輕。皮疹經幾次復發後,亦終於不發。在個別病例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昏迷、木僵,甚至病死,有時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腎而病死。一般經4~8周可自愈,但未經治療者可延續達1年以上。
有鼠咬史,結合臨床癥狀,本病較易診斷。必要時,實驗室檢查獲得陽性結果,則可確診。
首先要滅鼠。實驗室工作者需戴手套,如被嚙齒類動物咬傷後,需仔細地清洗傷口後用硝酸銀燒灼或註射足量的青黴素進行預防。
保健品查詢小螺菌感染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小螺菌感染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青黴素60萬U,肌內註射,每天4次或每隔12小時1次,共14天,或口服青黴素1g,6小時1次,共10~14天。四環素有時亦見效,1~2g/d,分次服,至少6天。在治療24h內可退熱,但需註意可能發生赫氏反應。
(二)預後
個別病例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昏迷、木僵,甚至病死,有時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腎而病死。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螺菌感染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