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搔癢的發生,有的人是因為精神上情志不遂、心緒煩惱、七情內傷、鬱悶不舒等因素所致,由於心火內生,火熱伏於營血,導致肝經鬱熱,所以皮膚就搔癢不止,甚至引起乾燥皮膚;有的人則是受外風襲擾所造成,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風邪所致,即諸癢皆屬於風,即屬於血虛風燥,血虛生風,風盛則癢,最後就容易罹患風搔癢。
醫學界也有人將受情緒所影響的皮膚病分為五大類,包括完全由情緒性起源的皮膚病、有時受情緒因素影響的皮膚病、部份由其它起源但因自我處理性創傷而加劇的皮膚病、由可證實的神經功能障礙促進或持續存在的皮膚病、因情緒性好發而促進或持續存在的皮膚病等類型。不過,目前對搔癢癥的發病機轉尚不是很清楚,但有人認為癢癥是一種可引起搔抓慾望的皮膚感覺。
一、風搔癢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蕹菜豬肉卷:鮮蕹菜300克,豬肉100克。先將蕹菜葉攤平,豬肉剁爛伴餡,放於蕹菜葉上,卷好蒸熟即可。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止癢。
2、海帶燉排骨:海帶1000克,豬排骨500克。海帶用溫水泡發、洗凈,切成菱形;豬排骨切塊用沸水氽一下,溫水洗凈,加水用旺火煮沸,去浮沫後倒入海帶,用小火燉爛,加鹽、麻油調味。功效:清熱除濕止癢。
3、海帶綠豆湯:海帶250克,綠豆100克,白糖適量。海帶切碎,與綠直、白糖加水共煮湯。飲湯吃海帶和綠豆。每日1次,連服10日。功效:清熱利濕止癢。
4、薑絲雞肉:山雞肉300克,生薑50克。山雞肉、生薑切絲,先用溫油煸炒山雞肉,待半熟時入調料及薑絲,翻炒即成。功效:溫中散寒止癢。
5、蔥豉粥:粳米50克,蔥白3根,豆豉20克。先將粳米加水煮沸,再人豆豉共煮,待米將熟時,加入蔥白,煮至粥成時,再用少許鹽、味精調味。早晚分次常食。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癢。
6、薑桂紅棗湯:幹薑9克,紅棗10枚,桂枝6克。以上三味加水煎湯。每日1劑,連服10日。功效:溫經散寒,祛風止癢。
7、茄瓜炒肉絲:茄子300克,絲瓜100克,瘦豬肉50克。茄子切片蒸熟,絲瓜、瘦肉切絲,煸炒後加調料,澆於茄子上即可。功效:清熱瀉火止癢。
8、綠豆藕:綠豆20克,鮮藕300克。藕洗凈去皮,綠豆泡好後,裝入藕孔內,蒸熟切片。功效:清熱解毒。
9、銀花枇杷飲:鮮金銀花10克,鮮枇杷4個。枇杷洗凈,切開去核,搗爛,放入金銀花,用開水沖泡。功效:疏風散熱止癢。
二、風搔癢吃哪些對身體好?
1、飲食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胡蘿卜、菠菜和豆制品)。
2、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3、瘙癢嚴重可吃莧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帶、紫菜、雞血、蛇肉、穿山甲。
4、宜吃涼血解毒食物。綠豆、粳米、黃瓜、苦瓜、馬齒莧、綠茶等。
三、風搔癢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高脂肪食物,這是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
2、魚、蝦、蟹等海產品,是皮膚瘙癢的“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故應避免食用。
3、應註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煙、酒、辣椒、胡椒、大蒜、蔥、芥末、生薑、咖啡等。
4、忌公雞、鵝等發物。
預防:
1. 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2. 全身性瘙癢患者應註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3. 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4. 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因素。
5. 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保健品查詢風搔癢中醫治療方法一、中藥治療
風熱血熱,宜疏風清熱涼血,方用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
血虛肝旺,宜養血平肝,祛風潤燥,方用地黃飲子加減。
二、中醫的其它治療:
有濕疹化者,用叁黃洗劑外搽。
苔蘚化者,用黃柏霜外塗。
針刺曲池、合谷、血海、足叁裡等穴。 風熱血熱,宜疏風清熱涼血,方用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
血虛肝旺,宜養血平肝,祛風潤燥,方用地黃飲子加減。
二、中醫的其它治療:
有濕疹化者,用叁黃洗劑外搽。
苔蘚化者,用黃柏霜外塗。
針刺曲池、合谷、血海、足叁裡等穴。
中藥材查詢風搔癢西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風搔癢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