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註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
二、發病機制:
⒈ 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蘊毒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而致。胎毒與風濕熱邪相合,搏於肌膚則起紅斑、丘疹、水皰;熱盛肉腐則見糜爛、流液;風盛則瘙癢不休;熱擾神明則煩躁,寐不安。
⒉ 西醫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以及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⑴遺傳學說 本病發病率約占人群0.1%~0.5%,傢庭遺傳傾向明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小兒發病與父母過敏素質明顯相關。約70%患者有傢族遺傳過敏史。AD患者發生魚鱗病.斑禿、白癜風等病比普通人多。患者本人及傢族成員往往曾患異位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變態反應性疾病。
⑵免疫異常學說
①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患者Th2細胞在皮損組織中顯著增高,產生IL–4和IL–5 導致IgE 增高和外周血及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②在患者外周血中,單核細胞可產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後者可直接加強B淋巴細胞產生IgE。
③皮膚朗格漢斯細胞異常,選擇性活化Th細胞轉化成Th2細胞表型。
④高親和力IgE受體突變,這種突變的遺傳來自母方而非父方,其突變結果導致有變應性素質的子女。該高親和力IgE受體存在於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中並在調節IgE介導的過敏反應炎癥方面起重要作用。
⑶環境因素影響 環境變應原(塵蟎.花粉等)可影響特應性皮炎的發作。變應原皮試可引起濕疹樣皮膚反應。
一、癥狀體征:
本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炎癥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復發作,劇烈瘙癢。皮疹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表現。
⒈ 嬰兒期 以往又稱嬰兒濕疹。大約60%的病例都在1歲以內發病,通常在出生2個月以後。初為頰面部紅斑、瘙癢,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密集成片。由於搔抓、摩檫,很快形成糜爛、滲出性損害和結痂等。皮疹迅速擴展到其他部位,包括頭皮、額部、頸、腕、四肢屈側等。滲出性損害最常見於嬰兒。皮疹多形性,界限不清,由於搔抓,可出現繼發性損害及感染。病情時輕時重,某些食品或環境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一般在2歲以內逐漸好轉、痊愈。
⒉ 兒童期 多在嬰兒期緩解1~2年後,自4歲左右開始加重,少數嬰兒期延續發生。皮損累及四肢伸側或屈側,常限於肘窩、膕窩等處,其次為眼瞼、顏面部,皮損潮紅,滲出現象較嬰兒期輕,丘疹暗紅,伴有抓破等皮膚損傷,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蘚樣變。少數可呈結節性癢疹樣損害,呈黃豆大小、角化明顯的隆起性堅硬結節,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佈於四肢伸側,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⒊ 成人期 指12歲以後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特應性皮炎,可以從兒童期發展而來或直接發生。皮損為苔蘚樣變,或呈急性、亞急性濕疹樣損害,好發於肘窩、膕窩、四肢、軀幹。除上述癥狀外,皮疹常為泛發性幹燥丘疹,或局限性苔蘚化斑塊。抓後有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較少滲出。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約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二、檢查:
可行血液學和血清學檢查。
⒈ 發病期間忌辛、辣、酒類等食物。對魚、蝦等易誘發本病的食物,應註意食用後及停用後的效果,但無須盲目地忌口。
⒉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洗燙、肥皂及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
⒊ 治療全身性疾病,發現病灶應積極清除。
保健品查詢皮炎中醫治療方法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① 胎熱證
證候 嬰兒期,皮疹常在兩頰發生紅斑,針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處,滲液幹涸則結橘黃色痂皮,痂剝脫後又顯露出潮紅的糜爛面。舌質紅,苔少,指紋紫色。
治法 清心導赤 護陰止癢
方藥 方用三心導赤散加減。
② 濕熱證
證候 兒童期,皮疹以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為多見,部分融合成片,輕度浸潤,並多集中在肘窩、膕窩等部位。自覺癢重,搔破滲血或滲液。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
治法 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 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③血燥證
證候 成人期,皮疹主要發生在肘、膝、頸等處,肥厚而呈苔蘚樣變,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後則有少量滲出或血痂,幹燥,甚則幹裂不適,夜間尤重。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 滋陰除濕,潤燥止癢。
方藥 方用滋陰除濕湯加減。
2、針灸治療
宜選用曲池、足三裡、血海、委中等穴位施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
中藥材查詢皮炎西醫治療方法治療原則:內用藥與外用藥相結合,與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治療用藥相同。
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 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損消退後,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 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黴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 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盡快控制癥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 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幹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2、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 用於炎癥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盡快控制癥狀,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註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制劑
②抗生素 用於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 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塗或與激素制劑並用。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皮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應與以下病癥相鑒別:
1、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 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2、瘙癢病:多見於老年人,常與季節有關,皮損為繼發性。
3、扁平苔蘚:好發於腕部屈面,前臂、小腿伸側、軀幹等處、皮疹較大,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央稍圓,顏色暗紅,淡紫或正常皮色,表面有蠟樣光澤,組織病理學有特殊改變。
4、銀屑病:皮損基底呈淡紅色或暗紅色浸潤,上被銀白色鱗屑,剝離鱗屑後,基底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見有銀屑病損害。
5、原發性皮膚淀粉樣變:好發於小腿伸側面,皮損為高粱料至綠豆大之圓形或半圓形棕色丘疹,密集成斑塊而不融合,有蠟樣光澤,表面粗糙,觸之不平,剛果紅皮內試驗為陽性。
可發生以下並發癥:
脂溢性皮炎與皮脂分泌過剩,飲食、生活、細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長時間不治療,皮脂侵蝕毛發,很容易滋生細菌感染,導致毛發破壞逐漸引起脫發癥狀,最終導致斑禿或者脫發。
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約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