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接觸性蕁麻疹介紹

  接觸性蕁麻疹是指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後發生風團、紅斑,可分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機制不明三種。非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較為常見。


原因

  1.非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系由原發性致蕁麻疹物質引起,無需致敏,幾乎所有接觸者均可發生,其發病機制是接觸物質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慢反應物質、緩激肽等而引起反應。

  較常見物質為動物或植物如水母、蕁麻、毛蟲、粉蝶等。多種化學物質亦可引起,據調查,成人中約88%的人對5%苯甲酸產生陽性反應,85%的人對5%苯丙烯酸呈陽性反應,58%的人對25%山梨酸呈陽性反應。大都於接觸上述物質45min以後發生反應,在2h內消退。這些物質除由非免疫性反應發生外,亦可由免疫性反應引起。

  2.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屬I型變態反應,某些病倒可證明有抗原異常性IgE。當抗體第一次接觸致敏抗原後產生IgE抗體,IgE吸附在肥大細胞上,當再次接觸抗原後,抗原、抗體便在這些細胞表面發生反應,從而使組胺及其它活性物質自肥大細胞釋出而形成風團。

  常見接觸物質為魚、蝦、蔬菜、動物毛發、皮屑、雞蛋、藥物和化學物質等。

  3.機制不明者兼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表現的一種反應,如硫酸銨引起者。


症狀

接觸性蕁麻疹早期癥狀有哪些?

  非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皮膚接觸致病物後,15~30分鐘內在接觸局部發生瘙癢、紅斑、風團等蕁麻疹現象。往往在數小時內皮疹消退。出疹可局限於接觸部位,亦可全身泛發。可伴有血管性水腫和過敏反應綜合征。

  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一般沒有系統的癥狀,主要是由各種過敏原引起的癥狀,如哮喘、鼻炎、胃腸道和口喉功能障礙等。

  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與非免疫性的區別在於:

  ①一般第一次接觸不會產生風團,須經多次接觸才發病;

  ②有過敏體質者,如哮喘、花粉癥(枯草熱)、濕疹患者,比較容易發生;

  ③一旦發病,除接觸部位發生癢、紅、風團外,還會發生鼻炎、結膜炎、哮喘、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

  ④除手部等接觸部位外,吸入及口部接觸亦可引起反應;

  ⑤引起反應者多為蛋白質、藥物或化學物質等。在接觸後數分鐘至1~2h內發生癢、燒灼、紅斑、風團甚至水皰外,尚可發生流涕、流淚、氣喘、腹痛、腹瀉、嘔吐甚至窒息、休克等全身反應,又稱過敏接觸性蕁麻疹綜合征。

  接觸性蕁麻疹診斷

  首先要問清接觸史和病情變化情況,從患者的職業或生活環境的接觸物中,可以找出致病物的線索。


飲食保健

接觸性蕁麻疹吃什麼好?

  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護理

接觸性蕁麻疹應該如何護理?

  1.平時要註意觀察過敏原,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

  3.室內應保持清潔、幹燥,禁放花卉,也不應該噴灑來蘇,敵敵畏等化學物品,以免致敏。


治療

接觸性蕁麻疹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預防

  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避免接觸致敏原,禁用或禁食某些機體過敏的藥物或食物品等。對於出遊者來說,預防蕁麻疹最好是在旅遊時戴上一個口罩。接觸易過敏原的時候戴手套等。

保健品查詢接觸性蕁麻疹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接觸性蕁麻疹西醫治療方法

  1.內用藥

  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

  類固醇激素對血清性蕁麻疹也有較好的療效。

  2.局部用藥

  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接觸性蕁麻疹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接觸性蕁麻疹應該做哪些檢查?

  可采用致敏物做斑貼試驗,通常用於檢查遲延型反應致敏原的閉合斑貼試驗往往不適用,對致病物常呈假陰性反應。這是因為大多數接觸性蕁麻疹引起快速敏感反應,但經過致病物持續刺激一段時間後,則皮膚不再作出反應,新疹塊的形成不能維持長久之故。接觸性蕁麻疹是速發型皮膚反應,必須在皮試後30~60分鐘內觀察、判定。


鑑別

接觸性蕁麻疹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鑒別不同類型的接觸性蕁麻疹,鑒別不同的病因。

並發症

接觸性蕁麻疹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接觸性蕁麻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