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介紹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手足口病。臨床較為常見。主要發生在小於3歲的嬰幼兒,多數患兒病情經過良好,少數重癥患兒可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幹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及急性弛緩性癱瘓等並發癥,造成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


原因

  嬰幼兒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嬰幼兒喜歡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裡撕咬,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3歲以上的發病率較高。

  1.常見托兒所或是公共場所人群密切接觸傳播。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嚨分泌物(飛沫)傳播。

  3.飲用或食用被污染過的水和食物。

  4.小兒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蒼蠅叮爬過的食物。

  人類腸病毒71型

  於1969年首次從加利福尼亞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兒糞便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這些病毒可被培養在恒河猴腎臟細胞(rhesus monkey kidney cell;RhMK)及人胚二倍體細胞(human fetal diploid cell)中。若檢體取自病人糞便及組織即以人胚腎二倍體細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kidney cell;HFDK)培養;若為咽喉拭子檢體則選用人胚肺二倍體細胞細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lung cell)培養。經由這些細胞培養後純株化病毒分析,發現會出現典型由腸病毒所致的細胞病變(cytopathetic effect;CPE)現象,由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morphology)及物理化學(physicochemical)特性都與當時已知的其他腸病毒類似,但進行中和抗體試驗(neutralization test)或免疫擴散試驗(immunodiffusion test)後,卻發現其彼此間並不會有交互作用的現象,因此推測當時所發現的病毒為一種新型的腸病毒,故將該病毒株命名為腸病毒71型。

  EV71病毒歷史發病率:

  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亞報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癱,44人死亡。

  1995年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手足口病人中分離出EV71,1998年深圳市衛生防疫站也從手足口病患者標本中分離出EV71。 1998年,我國臺灣地區發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流行,監測哨點共報告129106例病例。當年共發生重癥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為5歲以下的幼兒。

  2009年4月17日全國31人死於手足口病:其中安徽22例,廣東3例,浙江1例,廣西2例,湖南1例,海南2例。


症狀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早期癥狀有哪些?

  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但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1.感染初期患者表現為低熱、流涕、食欲下降、口痛、嘔吐、腹瀉等。發熱是嬰幼兒EV71感染的常見臨床癥狀,患者絕大多數是小於6個月嬰兒。

  2.急性呼吸道疾病是EV71感染的又一常見臨床癥狀,它包括一些常見呼吸道癥狀,如咽炎、哮喘、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發病年齡一般為1~3歲,需要住院治療。

  3.口腔黏膜出現小皰疹,常分佈於舌、頰黏膜、硬腭,也可以出現在扁桃體、牙齦及咽部等,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

  4.在口腔病變的同時皮膚可以出現斑丘疹,以手足為多見,皮疹主要分佈於手背、指間,偶見於軀幹、大腿、臀部、上臂等處,呈離心性分佈,斑丘疹很快轉為小皰疹,直徑約3~7mm,質地稍硬,自幾個至數十個不等,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

  5.EV71累及神經系統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1~2歲幼兒發病率最高。主要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及癱瘓性疾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幼兒,1歲以下嬰兒發病率最高。臨床表現變化多樣,病情輕重不一,一般表現為陣攣、嘔吐、共濟失調、意向性震顫、眼球震顫及情感淡漠等。頭顱MRI及腦電圖檢查有助於明確疾病的嚴重性。

  6.大多數為良性過程,多自愈,但可復發。


飲食保健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一、手足口病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紅蘿卜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燈芯草5紮,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瞭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咸、不酸。這裡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舉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制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第三階段:恢復期。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療期間應註意不吃魚、蝦、蟹。


護理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傢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染的關鍵。

  (一)父母親要特別註意:

  1.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嬰幼兒洗手,不要讓嬰幼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嬰幼兒;

  2. 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佈、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 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嬰幼兒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註意保持傢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 嬰幼兒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傢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機構

  1. 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 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 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4. 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 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采取及時送診、居傢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保健品查詢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中醫治療方法

  1.中藥方劑:

  (1)雙花防毒飲

  方劑:金銀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藥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以武火(大火)煎煮沸騰,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鐘,煎成藥液150ml。每日1劑,藥液分2~3次服,連續服用7~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2)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惡心,可用“銀翹散”方劑;

  (3)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佈稠密,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對出現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並發癥,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4)治療口疼牙齦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復期,對於口幹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方劑裡,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2.中成藥

  (1)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沖劑,連續服用7~10天。

  (2)治療口咽部皰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任選1種,塗搽口腔患處,1日3次;吹敷口腔患處,或口腔炎噴劑噴患處,每日2次。口腔炎噴霧劑對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明顯;對小兒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霧化劑型易吸收。

  (3)手足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任選1種,麻油調,敷於皰疹患處,1日3次。

中藥材查詢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西醫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處理:

  (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愈合。 並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2.手足口病可能結合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癥,應及時進行治療。

  (1)並發腦膜炎者按照腦膜炎治療

  (2)並發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療。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

  一般病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

  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4.血清學檢查

  特異性EV71抗體檢測陽性。以補體試驗結合最為敏感,起病後10~20天可獲得陽性結果。

  5.腦脊液檢查

  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細胞可多於單核細胞),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樞神經系統並發癥時,腦脊液細胞數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臨床診斷基礎上,EV71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體檢測陽性,EV71IgG抗體4倍以上增高或由陰性轉為陽性,可確診。

  物理學檢查

  1.胸片

  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點片狀、大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快速進展為雙側大片陰影;

  2.心電圖

  無特異性改變。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ST-T改變;

  3.磁共振

  以腦幹、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4.腦電圖

  部分病例可表現為彌漫性慢波,少數可出現棘(尖)慢波。


鑑別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柯薩奇A16型(Coxsackievirus A16),其與EV 71一樣均會引起手足口病,單就臨床癥狀而言,此二者很難分辨(但一般EV 71較易導致高燒且高燒期間較久),隻能依靠實驗室的病毒檢驗技術來鑒別,但就後遺癥而言,柯薩奇A16型要比EV 71小,但仍須密切註意。

  腸道病毒70型感染,EV70主要引起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腦膜炎、癱瘓型疾病、多發性神經根炎。

  薩奇病毒A組4型、5型、9型、10型以及B組2型和5型等腸道病毒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柯薩奇病毒A型感染兒童多見,成人感染占21.7%。臨床表現除上述外,主要特點為急性發燒、皮疹。腦膜腦炎伴有Guillain-Barré綜合征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病。

  柯薩奇病毒B型感染引起特征性傳染性胸肋痛(epide-micpleurodynia)即所謂Bornholm′s病。可合並腦膜腦炎、心肌炎、發燒、Guillain-Ba-rré綜合征、肝炎、溶血性貧血和肺炎。


並發症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手足口病EV71病毒可以侵害神經系統,造成一系列的重癥表現。出現神經性病毒反應。若患者體質較弱,可能導致呼吸循環系統衰竭。可能會發展得很快。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沒什麼反應,過兩個小時以後很快識別,口吐粉紅色唾液,說明已經水腫瞭。對兒童危害很大,容易造成呼吸循環系統衰竭。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