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麻風病介紹

  麻風病(Leorsy ,Lepra)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粘膜和周圍神經,也可侵犯深部組織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甚廣,據估計全世界現有麻風病人約一千萬人左右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臨床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建國後由於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病率顯著下降。約有一半的麻風病人大概是同麻風病感染者密切接觸而傳染。麻風桿菌感染大概也能來自土壤,同犰狳接觸,以及甚至同臭蟲和蚊蟲接觸而受染。


原因

  原因

  病原菌是麻風桿菌。在光學顯微鏡下完整的桿菌為直棒狀或稍有彎曲,長約2~6微米,長約0.2~0.6微米,無鞭毛、芽孢或莢膜。麻風桿菌動物接種,1960年Shepard在小鼠足墊中,初步接種成功,得到有限的局部繁殖,建立瞭小鼠足墊感染模型。1966年在Ress應用免疫抑制法,造成嚴重的系統性感染,使麻風桿菌的動物接種前進瞭一大步。1971年Kirchheimer 與 Storrs應用犰狳接種麻風桿菌成功,建立犰狳感染模型。1976年高板健二等報告應用裸鼠(先天性無胸腺小鼠)接種麻風桿菌獲得成功。麻風桿菌的人工培養,到目前還未獲得公認的成功。因此,上工培養仍是今後研究的重點。非完整者可見短棒狀、雙球狀、念珠狀、顆粒狀等形狀。數量較多時有聚簇的特點,可形成球團狀或束刷狀。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麻風桿菌新的結構。麻風桿菌抗酸染色為紅色,革蘭氏染色為陽性。離體後的麻風桿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時即喪失其繁殖力,在60℃處理一小時或紫外線照射兩小時,可喪失其活力。一般應用煮沸、高壓蒸氣、紫外線照射等處理即可殺死。

  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佈(以瘤型一端病人為例)比較廣泛,主要見於皮膚、粘膜、周圍神經、淋巴結、肝脾等網狀內皮系統某些細胞內。麻風桿菌主要通過破潰的皮膚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體外,其它在乳汁、淚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風桿菌,但菌量很少。在皮膚主要分佈於神經末梢、巨噬細胞、平滑肌、毛帶及血管壁等處。在粘膜以甚為常見。此外骨髓、睪丸、腎上腺、眼前半部等處也是麻風桿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圍血液及橫紋肌中也能發現少量的麻風桿菌。

  發病機理

  麻風病的免疫:麻風病是一慢性傳染病模型,也是一個免疫病慢性疾病模型。長期以來,人們就觀察到,在臨床上存在有結核樣型和瘤型兩種不同的極型,各型麻風在組織病理學上和組織內含菌量的多少都表現明顯差異。這些差異並非麻風桿菌有不同的菌株,而是由於機體對麻風桿菌的免疫反應不同所致。近年來根據臨床、細菌、病理、免疫等方面表現和特點,都可見到這種漸次移行的現象。為瞭形象地說明以免疫力為基礎的這種狀態,借用物理學上的光譜概念,確立瞭麻風病的免疫光譜現象。即從結核樣型、界線類、(界線類偏結核樣型、中間界線類、界線類偏瘤型)到瘤型,正像一個連續的光譜狀。一些研究表明,機體的免疫力決定著麻風的感染過程,如感染後是否發病、發病類型和轉歸等。從各型麻風皮膚和淋巴結活檢中,觀察組織病理象變化,可見損害中淋巴細胞的浸潤程度以及組織巨噬系統細胞的形態學變化,都可以反映出病人對麻風桿菌免疫反應的不同。

  應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測定方法檢測結果說明,健康成人對麻風桿菌大都具有較強的免疫力,兒童的免疫力較弱,免疫力的強弱隨年齡增長而漸增強。各型麻風對麻風桿菌的免疫力也不同,在免疫光譜一端的結核型麻風(TT),其體液抗體較正常人僅略為增高,而細胞免疫功能正常或略為降低。而在光譜另一端的瘤型麻風(LL),其體液抗體明顯增高,而細胞免疫功能則顯示嚴重缺陷。各型麻風從體液抗體產生來看,其水平在麻風光普中依序為:LL>BL>BB>BT>TT, 免疫力低的瘤型卻較有免疫力結核樣型和正常人為高,這是一個反常現象。說明在麻風病的血清中雖有高水平的坑體,但對身體似乎沒有任何保護和有益作用。從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度來看,依序為:TT>BT>BB>BL>LL。麻風病的免疫防禦機制主要是細胞免疫。需要指出的是,細胞免疫反應的抑制(或缺陷)有特異性和非特異兩個方面,瘤型麻風經有效的抗麻風治療後,其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缺陷可以得到改善;而對麻風桿菌的無反應性(如麻風菌素試驗),雖經多年治療仍不改變,這種特異性缺陷的性質和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傢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必須指出,盡管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肯定什麼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要機體的抵抗無疑是在傳染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麻風病也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存在有亞臨床感染(Subcllinicalinfection),借以說明麻風病的感染率要比發病率高得多,絕大多數接觸者在感染後建立瞭對麻風菌特異性免疫力,以亞臨床感染的方式而終止感染。一個傳染性患者的周圍人群受到感染的機會雖然相似,但發生麻風的畢竟是少數。麻風院(村)附近的地區,麻風發病率也並不高,即使是麻風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過5%。此外約有2/3的麻風病人並問不出麻風接觸史。這些都表明,多數長期密切接觸者並不發病。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後的過程和表現,主要取決於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機體的免疫狀態。


症狀

麻風病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一)分型 在臨床工作中較為通用的分類法為5級分類法,免疫力較強的結核樣型麻風(tuberculoid leprosy,TT)為一端,將免疫力較弱的瘤型麻風(lepromatous leprosy,LL)為另一端,在兩端之間為免疫力不穩定的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borderline tuberculoid leprosy,BT)、中間界線類麻風(mid-borderline leprosy,BB)和界線類偏瘤型麻風(borderline lepromatous leprosy,BL)。這是根據機體免疫力由強到弱、麻風桿菌數量和類型演變來分型,又稱為免疫光譜分類法。總的趨勢是:麻風桿菌數量LL>BL>BB>BT>TT,而細胞免疫反應強度TT>BT>BB>BL>LL。麻風早期為未定類麻風(interminate leprosy,IL),可演變成免疫光譜中的任何一個類型,也可自愈。細胞免疫力增強時BL可向結核樣型端轉化(BL→BB→BT),反之BT可向瘤型端轉化(BT→BB→BL)。

  為瞭便於聯合化療的開展,根據皮膚塗片查菌結果可將上述分類法簡化為多菌型(multibacillary,MB)麻風和少菌型(paucibacillary,PB)麻風兩大類,並據此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

  (二)臨床表現本病主要累及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

  1.未定類麻風 為麻風病的早期表現,臨床癥狀輕微,常被忽視。典型皮損為單個或數個淺色斑或淡紅色斑,表面光滑無浸潤,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境界清楚或不清楚。局部輕至中度感覺障礙,神經癥狀較輕,可有淺神經粗大但極少發生運動障礙和畸型。多數患者查菌陰性,麻風菌素晚期反應可呈陽性或陰性。本型可自愈,亦可轉變為其他型。

  2.結核樣型麻風 此型麻風患者機體免疫力較強,故皮損常局限,數目少,比較穩定。不對稱累及面、肩、臀、四肢等少汗易受摩擦的部位。典型皮損為較大的紅色斑塊,境界清楚或稍隆起,表面幹燥粗糙,毳毛脫失,可覆蓋鱗屑。皮損附近可摸到粗硬的皮神經,周圍神經也可粗大,並致神經功能障礙,伴有明顯的感覺和出汗障礙、肌肉萎縮、運動障礙及畸型;一般不累及黏膜、眼和內臟器官。查菌陰性,麻風菌素晚期反應多呈強陽性。一般經治療後皮損消退較快,預後較好,少數患者可自愈。

  3.瘤型麻風 本型麻風患者機體抵抗力很低,故皮損數目多且對稱,發展較快,受累組織器官范圍較廣。皮損處可查見大量細菌,麻風菌素試驗陰性。

  (1)早期:皮損為淺色、淺黃色或淡紅色斑,邊界模糊,廣泛而對稱分佈於四肢伸側、面部和軀幹等。淺感覺正常或稍遲鈍,有蟻行感。鼻黏膜可充血、腫脹或糜爛。

  (2)中期:皮損分佈更廣泛,浸潤更明顯,少數皮損可形成結節。淺感覺障礙,四肢呈套狀麻木,眉、發脫落明顯,周圍神經普遍受累,除淺感覺障礙外還可產生運動障礙和畸型。足底可見營養性潰瘍,淋巴結、肝、脾等腫大,睪丸亦可受累。

  (3)晚期:皮損呈深在性、彌漫性浸潤,常伴暗紅色結節,面部結節或斑塊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損害,雙唇肥厚,耳垂腫大,形如獅面;眉毛脫落,頭發部分或大部分脫落。伴明顯淺感覺及出汗障礙,周圍神經受累導致面癱、手足運動障礙和畸型、骨質疏松和足底潰瘍等。淋巴結、睪丸、眼和內臟器官受累嚴重,睪丸可萎縮,常引起陽萎、乳房脹大、不育等。

  4.麻風反應 某些患者病程中可突然出現原有皮損或神經炎加重,同時出現新皮損和神經損害,並伴有畏寒、發熱、乏力、全身不適、食欲減退等癥狀,稱為麻風反應(lepra reaction)。常見誘因包括氣候變化、藥物、精神因素、內分泌改變(月經前後或妊娠後)、預防接種、酗酒、過度勞累、營養不良、外傷和手術治療等。常增加患者痛苦,甚至致畸。

  麻風反應分為I、Ⅱ兩型。I型為細胞免疫型,主要發生在免疫狀態不穩定的界線類(BT、BB、BL)麻風患者,其反應發生慢,消退也慢;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部皮損紅腫、浸潤,局部發熱,多無全身癥狀,神經幹粗大加重,有疼痛或觸痛;細胞免疫反應可增強或減弱,出現升級反應或降級反應。Ⅱ型與體液免疫有關,又稱血管炎型或免疫復合物型,主要見於LL或BL;表現為成批出現的結節性紅斑、多形紅斑或壞死性紅斑,伴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及急性虹膜脻狀體炎、急性淋巴結炎、急性睪丸炎等。

  診斷:

  麻風病的診斷必須細致耐心,爭取早期確診、不漏診、不誤診。早治早愈,不致時機使病情加重,造成畸形、殘廢,或使擴大傳染。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細菌檢查和組織病理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對個別一時難以確診的病例,可以定期復診和隨訪,或請有關科會診,給予排除或確診。

  一、病史詢問必須著重瞭解與麻風病有關的項目,如是否來自流行區、傢族、親友和鄰居有無同樣的病人,有無接觸史等。

  二、體格檢查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

  檢查神經時既要註意周圍神經幹的變化,又要註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

  麻風病的特征:

  長期生瘡、不痛不癢;紅斑白斑、麻木閉汗;眉毛稀落、貌似醉酒;耳垂肥大、面有蟲爬;皮膚幹燥、肢端麻木;四肢筋粗、疼痛難忍;虎口無皮、手指變曲;小腿變細、吊腳跛行;嘴歪眼翻、口角下垂;足底潰爛、長期不愈。如果你有以上癥狀者,請到當地皮防(所)或防疫站慢病科就診。

  據王景權(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的<<麻風病的個性癥狀與臨床誤診的關系淺談>>一文中介紹:

  在以下情況下要特別註意避免麻風的誤診問題:

  (1)發熱也可以是麻風:

  麻風病一般不會導致發熱,但是近年來麻風誤診的報告中發熱者比例不少,如侯氏報告1例,女,39歲,2年來反復突發高熱伴發皮膚紅色結節。患者初診十入某醫院內科待查,後皮損活檢結合臨床診斷為脂膜炎,予以糖皮質激素治療。2周後高熱及皮損消退出院。此後每3-4月反復發生同樣損害,仍到該老保醫院就診,診斷和治療如前。患者系教師,愛看一些衛生保健書刊,又來自麻風高發地區,懷疑自己得瞭麻風,要求會診,經檢查被診斷為瘤型麻風伴ENL反應。(侯玉鴻,王載明,陳傢琨.瘤型麻風ENL反應誤診為結節性脂膜炎2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20(5):491-492)麻風發熱一般見於發生麻風反應時,此外足底潰瘍感染或非特異性麻風菌血癥時也可以發熱。所以對於一些伴有皮損的發熱病人要考慮麻風的可能。

  (2)面部和四肢浮腫要考慮麻風

  麻風早期有時出現面部四肢浮腫等癥狀,在發生二型麻風反應時手足或面部腫脹患者也不少,有時手足發生腱鞘炎也可水腫,在這時臨床多將其誤診為肝腎水腫或風濕病。如才卓瑪報告1例18歲男性,3年前無原因高燒,全身浮腫,診斷腎炎,後來發現身上出現紅斑,白班,檢查發現多處神經粗大,診斷BT麻風。還報告1例50歲女性,面部浮腫,脫眉,手足麻木2年,後診斷LL麻風。(才卓瑪.一傢庭發現麻風病人4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7):638)李紅毅等報告1例52歲男性大學教師,雙下肢浮腫5年,全身結節2年,1995年開始雙側膝關節腫痛,下肢浮腫,診斷腎炎,2年後出現手臂等處紅色結節樣損害,後鼻腔堵塞感,反復在各大醫院誤診,最後確診組織樣麻風瘤。(李紅毅,范瑞強,石靈春.組織樣麻風瘤誤診為組織細胞增生病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2,18(3):289-290)一般面部浮腫如果不是反應性的,很可能是早期皮膚淺在性彌漫性浸潤表現,註意仔細觀察可以避免。

  (3)關節疼痛麻風不少見

  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麻風關節炎的報告,但對於其臨床類型研究很少,Singh I 等認為無麻風反應的病人,其炎癥性關節病變對於以後的關節破壞可能有重要作用。(Singh I et al.Intern J Lepr,1994,62(3):428)麻風在早期可以有非特異性的關節酸痛或肢體乏力癥狀。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或者麻風反應時關節癥狀也不少見。診斷為麻風的病例中,有1-70%的患者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Haroon N稱:“表現為關節炎的純神經炎型麻風:風濕病學傢的難題”(Haroon N, Agarwal V, Aggarwal A, Kumari N, Krishnani N, Misra R. Arthritis as presenting manifestation of pure neuritic leprosy--a rheumatologist's dilemma. Rheumatology (Oxford). 2006 Oct 31.)國內莫氏曾經報告2例伴發關節痛的LL麻風。(莫桂蓮.麻風伴發關節痛2例。中國麻風雜志.1994,10(3):179)唐永瓊曾經報告3例麻風別人,起始都是雙手指關節酸脹,進而出現皮膚麻木,關節疼痛,肌肉萎縮,有些向手腕關節,肘關節擴展,都是被長期診斷為風濕病進行治療,後來查到麻風菌及神經粗大後才診斷為麻風。(唐永瓊,馬德建.純神經炎麻風3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3,19(6):619-620)關節疼痛是麻風易誤診為風濕性疾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基礎之一。

  (4)鼻塞鼻出血請考慮瘤型麻風

  瘤型麻風早期易損害鼻枯膜,常見的癥狀多為鼻孔發幹或鼻塞,鼻涕中帶血,尤其是前下鼻中隔處於麻風桿菌的親和部位。鼻尖凹陷是麻風病的特征。劉氏報告1例32歲患者面部四肢多發性結節伴疼痛,4個月,同時有角膜炎與胬肉,患者左側賽鼻塞,鼻出血,眉毛脫落,明顯乏力,食欲差,否認麻風接觸史,檢查見鼻腔黏膜充血明顯,左側鼻腔見一黃豆大小紅色結節,右眼角膜部分渾濁,見胬肉增生。診斷組織樣麻風瘤LL(劉振峰,廖文俊.組織樣麻風瘤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6):512)高氏也報告1例瘤型麻風誤診慢性鼻炎,患 者女,38歲,農民。自95年開始鼻孔發幹,流涕中偶爾帶血,未求醫。2年後,上述癥狀加重,到某市醫院就診,以慢性鼻炎住院治療21天,鼻孔發幹、鼻涕帶血癥狀未減輕,不久而部出現紅潤,輕微的浮腫,鼻尖略有凹陷,多次到醫院診治,均未做出明確診斷。近一年來,眉毛逐漸稀疏,面部、四肢及臀部皮膚麻木,千燥無汗,並呈淺紅色,邊緣不清,後來至專業機構根據癥狀、體征、實驗室、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瘤型麻風病。(高寶春,邢楚萍 瘤型麻風誤診慢性鼻炎一例[J] 現代預防醫學 2002,29(2):271)對於一些鼻塞鼻出血病人臨床醫務工作者要註意排除早期瘤型麻風的可能。

  (5)嗅覺障礙可能就是早期麻風

  麻風桿菌具有親神經性,鼻黏膜受到麻風菌侵犯,鼻黏膜內神經末梢受到損害,亦可因阻塞,粘連等機械原因而導致嗅覺減退。有學者報告55例麻風,其中有3例表現為嗅覺障礙,以後才確診為麻風,2例多菌型1例少菌型。顧昌林等曾經測試93例麻風,有8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嗅覺障礙。因此,對於一些嗅覺障礙者要查找其它部位麻風證據。

  (6)當心“紅眼病”是麻風

  傳染性麻風患者,在面部淺層彌漫性浸潤出現之前,眼結合膜常充血發紅,患者以為是紅眼病到眼科就診,多數經過年餘或數年後,面部出現潮紅,眉毛外側開始稀疏,脫落,始疑及麻風。因此,有些麻風患者的眼結膜充血,較全身其它癥狀出現更為早期而且明顯。這種征象在早期瘤型麻風不在少數,有一些病人就是據此得以確診麻風。也有不少人因此在眼科長期誤診。

  (7)聲帶嘶啞、嗆咳,請考慮麻風菌侵犯咽喉部的可能

  咽喉部是麻風常損害的部位之一。在多菌型晚期麻風多見,文獻報告不同人種和地區的患者喉部病變不一。會厭受損最早、最多,繼之再侵蝕喉的其他部位,如會厭部皺壁、軟骨,室帶和聲帶等處。表現為充血、浸潤、結節、潰瘍與疤痕形成。患者發音嘶啞、喉幹;有異物感、咳嗽與疼痛等。麻風反應時可發生急性喉頭水腫窒息。喉上神經麻痹在吞咽時常伴有嗆咳。喉返神經麻痹除聲音嘶啞外也會有嗆咳、呼吸急促等表現。筆者曾經收治一長期住院瘤型麻風病人,其最主要主訴就是面部浮腫和咽喉部不適,而且咽喉部癥狀是其要求住院的主要原因。因此臨床診斷時要註意此種情況。

  (8)病人聲稱自己有或沒有麻風者要小心鑒別

  因為麻風會帶來社會的歧視,一些麻風病人為瞭否定自己麻風的診斷,在經過治療後則找單位重新鑒定而千方百計說自己不是麻風,還有一些人因為有麻風恐懼癥,為瞭獲得治療麻風的藥物而千方百計要誇大病情,說自己是麻風,勞氏曾經報告瞭15例麻風恐懼癥(勞尚德.麻風恐懼癥15例.中國麻風雜志.1995,11(1):30-31)現在國傢出臺麻風免費救助政策,也有一些社會弱勢人群,為瞭達到得麻風可以住進麻風村療養的目的,千方百計要讓自己得麻風。這些在臨床都不時會遇到,要有火眼金睛加以鑒別。

  (9)麻風並發其他疾病

  臨床上麻風誤診的一個原因就是麻風伴隨有其它疾病,結果誤導瞭醫生。如胡氏報告1例農民反復低熱,顏面腫脹,四肢神經痛,左足背表皮察上傷後黑色增生物,最後診斷LL麻風並發黑素瘤1例。(胡慶福,胡飛.LL麻風並發黑素瘤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3):256-257)關氏報告瘤型麻風伴運動神經元疾病1例.(關學兵,韓應光. 瘤型麻風伴運動神經元疾病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1999,15(3):121)熊氏報告麻風並發體癬1例(熊代興。麻風並發體癬1例.1997,13(1):48-19)王氏報告1例BL麻風伴發獲得性冷尋麻診(王景權,李紅星.麻風伴發獲得性冷尋麻疹1例.中國麻風雜志.1995,11(2):94)田氏報告MB麻風伴發肺結核1例(田春生,於政蘭,王勝志等. MB麻風伴發肺結核1例.中國麻風雜志.1997,13(2):107)避免誤診最重要的是醫生要有全面思維與整體觀,不能遺漏主要的疾病,導致診斷不完全。

  (10)傢族多人發病請當心麻風診斷

  盡管麻風是一個傳染病,但其發病的幾率還是不高的,如果你發現傢族好幾人都是麻風,請仔細考慮你的診斷是否正確,在防治初期常出現把一些遺傳性疾病診斷為麻風的情況。如何氏等曾經報告5例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病誤診為麻風,其中例1 ,男,17 歲,10 年前開始雙下肢遠端感覺遲鈍至喪失,右拇趾反復發生水皰,形成不痛性潰瘍,以後大拇趾脫落,繼續潰爛。4 年前右足底第一趾趾骨發生同樣潰爛,長期不愈,當地診斷為麻風病。最後結合病史為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病。(何益華. 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病誤診為麻風5 例報告.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01 年12 月第17 卷第4 期:307-308)其它一些傢族性遺傳性疾病被誤診為麻風者也可見到,因此,對於傢族聚集性病例要排除遺傳性疾病可能。

  (11)妊娠,分娩,月經期間異常並不都是免疫或內分泌相關性疾病

  麻風發生與機體抵抗力密切相關,一些女性在月經前後出現皮疹,部分女性分娩後突然出現面部癱瘓或者皮膚水腫,如果患者有麻風傢族史或者來自流行區,請考慮是否是麻風或者發生麻風反應。因為此時正是機體虛弱麻風易感的時期。筆者曾經遇到1例女性妊娠後出現面部小腿紅色斑塊,單側面癱,婦產科考慮妊娠相關性皮膚病,後來查菌診斷一型麻風反應,BB麻風。

  (12)查到抗酸菌不一定是麻風

  臨床上在脂溢性皮炎時可以查到一些顆粒狀的抗酸菌,這是一些馬拉色細頸瓶狀桿菌等細菌,此外,一些流行區患者皮膚抗酸菌陽性,也的確是麻風菌增殖,但如果沒有皮損等陽性體征,還不能診斷為麻風。在硬皮病的組織切片中也可查見一些抗酸菌,也不應誤認為是麻風菌。陜西寧福元曾經報告1例47歲男子脫眉脫發就診,查菌發現少數散在的短棒狀抗酸菌,有的呈顆粒狀,診斷為麻風收住入院,後來復查菌陰性,全身脫毛,診斷為普脫。(寧福元.1例普脫誤診為麻風.中國麻風雜志.1998,14(3):192)因此,抗酸菌陽性結果也須結合臨床。

  (13)麻風也可以梅毒血清試驗陽性

  據文獻報道,40%的瘤型麻風RPR陽性,而且有時梅毒和麻風可以並發,二期梅毒疹又特別類似麻風,因此,在臨床上要千萬註意不要錯誤診斷。陳永秀等曾經報告1例包工頭因為左大腿後部出現紅斑,不痛不癢,不久左上肢,背部出現同樣性質皮損,有冶遊史,查RPR陽性,結果被診斷二期梅毒,後來反復治療,最後病情加重,出現晚期麻風表現,確診LL麻風。(陳永秀,符惠冰.瘤型麻風誤診為梅毒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1999,15(2):62)因此實驗室結果也要科學分析。

  (14)抗核抗體陽性也不一定是結締組織病

  麻風也可以出現多種自身抗體陽性,周暉等曾經報告1例香港工人,顏面部紅腫,四肢色素斑,肢端腫冷麻木2年,曾經就診香港各地大小醫院,檢測:dsDNA1:40,抗DNP1:2,抗心磷脂抗體IGM可疑。結果被長期診斷為結締組織病,最後病情發展後皮膚病理證實為LL麻風。(周暉,韓建德.瘤型麻風誤診為結締組織病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1,17(3):205-206)

  (15)炎癥最激烈部位麻風查菌陰性

  在麻風反應的病人,在反應皮損部位查菌或者做病理也是陰性,這是由於劇烈免疫反應清除瞭麻風菌所致,所以臨床上不少反應病人最容易被誤診也與這有一定關系。不少綜合性醫院皮膚科以脂膜炎等疾病住院的病人不少之所以誤診實際上與病理取材部位很有關系,在反應部位取材職能得到急性水腫或血管炎的一些征象,麻風菌查到機會也很少,這是應該註意避免的。

  (16)麻風不一定出現肉芽腫病理變化

  麻風會導致肉芽腫損害,這已為大傢熟知,而且麻風肉芽腫病變是麻風光譜免疫分類的基礎。可是在麻風的早期,並不會出現肉芽腫的病變,而且,有的病人即使病程很長,它還是沒有肉芽腫病變,隻有非特異性浸潤或者查抗酸菌陽性或者有神經小分支周圍浸潤。出現這樣情況也不可否定麻風診斷。吳敬英等曾經報告一病例, 男, 75 歲, 退休工人。因右大腿起皮疹4年, 近2 個月蔓延全身,病理活檢提示為非特異性炎癥。曾在多傢醫院按“皮炎”治療未見明顯好轉。皮膚科情況: 四肢、軀幹可見多個類圓形紅斑, 上有少許鱗屑, 邊界清, 中央可見萎縮, 毛細血管擴張及皺紋形成, 中央區顏色較淡, 面部彌漫性潮紅, 尺神經、橈神經未觸及腫大及疼痛, 眉毛未見脫落, 耳垂未見肥大。臨床擬診: 激素依賴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而行皮膚組織活檢。病理檢查: 表皮萎縮, 真皮淺層輕度水腫,血管擴張、充血, 汗腺、毛囊、皮脂腺、神經周圍見少許散在的上皮樣細胞、淋巴細胞浸潤; 抗酸染色: 神經內見桿狀抗酸桿菌( 圖2B) 。病理診斷: 麻風病。(吳敬英,張萬鵬,何偉峰等. 麻風病誤診2 例及臨床病理資料復習. 實用醫學雜志2008,24(8 ):1440)唐氏曾經報告5例未經治療的初診麻風病人病程很長,皮損中卻無肉芽腫,病理檢查正常或僅為非特異性炎癥,但抗酸染色陽性。(唐晨示.初診麻風病人的病理分型.中國麻風雜志.1995,11(2):96-97)病理畢竟隻是反映局部的征象,有其不足之處,這點在分析病理結果時要註意。

  (17)瘙癢也可以見於麻風

  一般沒有瘙癢的皮膚慢性疾病要考慮麻風,但是其實麻風出現瘙癢癥狀也不少見,而且這方面的報告也占誤診報告的相當部分。顧祖興曾經報告3例搔癢為突出表現麻風,其中1例57歲女性,以全身奇癢就診,按瘙癢癥處理,1年後在股後面發現麻木區,面部浸潤紅斑而確診BL麻風。(顧祖興.三例MB麻風被誤診為瘙癢癥.中國麻風雜志,1998,14(2):113)

  (18)麻風皮損也可以滲出

  一般麻風很難見到滲出性皮損,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曾經報道1例20歲男性左側頜下部皮損明顯糜爛,滲出,以濕疹收住入院,後來確診為結核樣型麻風。(呂俊元.有濕疹樣表現的麻風1例.中國麻風雜志.1998,14(3):193)上海王宏偉等也曾經報告1例麻風伴發天皰瘡疾病。在麻風反應時可以出現水腫糜爛損害。

  (19)皮損疼痛請考慮麻風反應

  在發生麻風反應時皮損會伴疼痛,在臨床上遇到疼痛性皮損病人,除瞭考慮帶狀皰疹,紅斑性肢痛癥,雷諾氏病等以外,也要考慮麻風反應性皮損。國內沈建平曾經報告過露西奧麻風,患者,女,40 歲,面部、雙小腿出現腫脹疼痛4天,2 天後四肢出現瘀斑,水皰和血皰,雙足背皮膚發黑。(沈建平,宋琳毅,馮素英等. 露西奧麻風伴露西奧現象誤診為藥疹1 例.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05,21(2 ):135-136)王金友等也曾經報告1例31歲男子四肢發生破潰性疼痛紅色結節,結果診斷為BL麻風伴二型麻風反應。(王金友,沈培根.1例BL麻風誤診5年.中國麻風雜志.1995,11(3):152)

  (20)“麻風免疫區”及特殊部位出現皮損不一定不是麻風

  腋窩,腹股溝,國窩及骶尾區被稱為麻風的免疫區,頭皮 ,手掌,足底等麻風皮損也相當少見,不過在這些部位出現皮損時也不要隨便放過。一些伴有柯興綜合癥的病人或者麻風復發病人已經瘤型麻風病人這個也不少見。

  (21)麻風皮損也可以消退

  在臨床上也可以看到麻風病人在身體免疫力強時消退,在體質差時又出現。有相當一部分麻風還可以自愈。在臨床上不要因為患者有皮損的動態變化而放棄麻風的診斷。我們在幾例年輕麻風患者及個別老年麻風患者中曾經見到這樣的現象。

  (22)水皰也可是麻風原發皮疹

  麻風水皰正常都是繼發於神經損害麻木的後果,一般不會是原發性損害。筆者曾經在一個膝部水皰病人處病理取材發現麻風特征性病理變化,證實一些水皰也可是麻風的原發損害。王氏曾報告以水泡為首發癥狀的麻風誤診1例,患者52歲,雙手足起水泡麻木蟻行感4年,無明顯誘因出現水泡,稍疼痛,後來,足跟,足趾及小腿亦出現水泡或大泡,豆粒至雞蛋大。診斷為接觸性皮炎,血管炎,一直未好,最後診斷BL麻風。(王傳珍,周迎,周瀧.以水泡為首發癥狀的麻風誤診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22(12):995)吳敬英等報告一42 歲女農民。因雙手反復發生黃豆大小水皰而來就診。患者於4 年前開始在雙手掌及手指背面發生小水皰, 開始為米粒大小, 逐漸增大為黃豆大的小水皰, 水皰可自行破潰, 有少量液體滲出, 愈後留有色素沉著, 自覺輕度瘙癢和疼痛, 曾在當地醫院按感染性疾病治療( 用藥不詳) , 皮疹可好轉, 但不久又復發, 且逐漸向雙前臂蔓延。體格檢查: 心、肺、腎、肝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情況: 雙手背及前臂可見6~8 個0.5 cm×1 cm 大小的陳舊性小水泡, 部分結痂,部分表面糜爛, 可見抓痕, 水皰基底部紅潤, 雙手掌掌間見多處萎縮性瘢痕, 尺神經、橈神經未觸及腫大及疼痛, 眉毛未見脫落, 耳垂未見肥大, 雙手未見畸形,身體其餘部位未見皮疹, 臨床擬診大皰性皮膚病( 天皰瘡? ) 而行組織病理活檢。病理檢查: 表皮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 表皮內見陳舊性皰, 皰內見個別嗜中性粒細胞浸潤, 棘細胞間、細胞內水腫, 真皮淺層血管擴張及彌漫性組織細胞浸潤, 部分組織細胞呈泡沫化傾向, 淋巴細胞較少且散在, 抗酸染色:組織細胞胞漿內見較多桿狀抗酸菌( +++++) ;病理診斷瘤型麻風( LL 型) 。(吳敬英,張萬鵬,何偉峰等. 麻風病誤診2 例及臨床病理資料復習. 實用醫學雜志2008,24(8 ):1440)看來臨床上對於一些水皰性皮損也不可忽視麻風可能。

  (23)色素沉著可能是早期原發損害

  Mehta曾經報告1例表現為外踝部色素沉著的早期麻風患者,皮損呈黑褐色並向足背,小腿前外側擴展,局部有閃痛與感覺遲鈍,後經病理檢查證實為麻風病。色素沉著的原因與局部神經功能,血管營養障礙有關。

  (24)丘疹在麻風並不少見

  在組織樣麻風瘤的病人,其結節在早期就表現為丘疹,一般概念麻風丘疹損害很少,這時要註意發現。對疑似早期瘤型麻風檢查時,要註意檢查芝麻或綠豆大小的丘疹損害,這些損害在數月後將發展為結節。

  (25)當心皮膚的淺色斑

  未定類麻風最常見表現就是1-2塊淺色斑,尤其是病人及傳染區的兒童,不過對於未定類麻風的診斷要慎重,最好有麻木或者查菌或者病理切片的支持,否則極易造成誤診,實在難以判斷,可以定期觀察。此外,在早期瘤型麻風在軀幹部表現為淺色斑,如指甲或銀圓大小,數量多,如同白色糠疹或汗斑,皮膚損害感覺正常。這類皮損一定要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才能觀察到淺色斑損害,要避免陽光直射下檢查。

  (26)多發性皮膚腫瘤請考慮組織樣麻風瘤的可能

  近20-30年來,一種變異的麻風不斷被誤診報告,這就是組織樣麻風瘤。可能為DDS耐藥所導致的一種瘤型麻風的變異形態。它的臨床與組織有時象很象皮膚纖維瘤,纖維肉瘤疤痕疙瘩,黃色瘤,纖維化組織等,在遇到這類病理片時要作抗酸染色檢查。國內李健等曾經報告過此類病例。(李健,張升偉.組織樣麻風瘤3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3,19(6):619)

  (27)皮損知覺減退也不一定是麻風

  在類脂質漸進性壞死或硬皮病,慢性濕疹等皮膚病,皮損處知覺有所減退,這時要當心不要將其錯誤診斷為麻風。同時在檢查知覺時要仔細客觀,嚴格檢查程序,避免主觀判定。

  (28)淋巴結腫大不單純是腫瘤或感染

  多菌型麻風腹股溝,股部及腋下淋巴結最易受累,如果發現這些部位淋巴結腫大時不要考慮腫瘤或者感染等疾病,它可能是麻風,此外,在麻風反應時,淋巴結也會腫大,疼痛。這是很常見的。臨床上不少病人因此被誤診為淋巴結核,血液系統腫瘤,惡性腫瘤者並不少見。筆者就曾見到幾例,有1例老年女性LL麻風因出現單側腹股溝手掌大淋巴結腫大疼痛反復誤診結果最後在麻風病院確診住院治療。

  (29)診斷結節病患者請常規查菌

  麻風與結節病在臨床表現與病理特點上均十分類似,除瞭進行麻風查菌外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手段予以鑒別診斷。此外可以考慮S-100染色確認存在神經受損。劉氏曾經報告1例麻風誤診為結節病,該患者無周圍神經及皮神經粗大,無閉汗,皮疹多發,類似結節病。(劉輝峰,周飛紅,曾志良等.麻風誤診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5,21(2):142-143)

  (30)感染性潰瘍或骨髓炎請查感覺

  外科經常會出現一些病人因為足底潰瘍感染住院的情況,這時請註意檢查下是否是由於麻木所導致的潰瘍,然後再繼發感染或骨髓炎。患者因此在外科住院的不在少數。有作者報告患者男性,56歲,因左前臂潰瘍來本院就診。神志清,精神好,面部潮紅並輕度水腫;左前臂外側有一(6×12)cm無痛性潰瘍1年餘,色暗紅,有少量膿性分泌物。曾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差。經皮膚科診斷以“難愈性潰瘍”轉入外科治療。外科給予全身應用抗生素及局部換藥等治療3天,無明顯效果。護士為病人輸液時發現其雙手“虎口”處肌肉萎縮,病人似“醉酒貌”,經有關醫師會診,經皮膚組織液塗片查菌及潰瘍處查麻風菌,結果均呈強陽性。遂轉入麻風病區給予治療,其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31)用藥治療有效的病例也要考慮麻風

  麻風患者誤診時不少病人會用藥,如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癥狀可能暫時好轉,或者癥狀變得不典型,這時一定要細心尋找麻風證據,不放過一點疑問。如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李彥報告1例 女,34歲,農民,已婚。河南尉氏縣人。兩側眉毛脫落8年,面、胸背部發展為暗紅色浸潤性斑塊、結節伴雙上肢麻木2月餘。8年前兩側眉毛無明原因脫落,2月餘前自面部出現數個甲蓋大小的紅色浸潤性斑塊,皮損很快向胸背部發展演變為葡萄大小的結節,並伴有兩上肢麻木。曾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皮肌炎”,“光敏性皮炎”,按“皮肌炎”治療有效(用藥情況不祥)。患者自幼生長在河南,否認麻風病人接觸史。查體:系統檢查無異常。皮膚科情況:面及胸背部暗紅色蠶豆及核桃大小斑塊、結節,雙側眉毛脫落,溫覺及觸覺減弱,雙側耳大神經及尺神經無明顯粗大。背部皮損處活檢病理報告:常規HE:表皮萎縮,表皮下較窄“無浸潤帶”,真皮全層(包括皮膚附屬器、細小神經分支周圍)彌漫性大量泡沫細胞、組織細胞,上皮樣細胞聚集的肉芽腫性炎癥,並可見細胞內吞噬成團、成束的麻風桿菌,抗酸染色陽性。診斷:瘤型麻風。

  (32)神經粗大也不一定是麻風

  神經粗大有時可見於腓總神經麻痹,腓總神經鞘內多發性囊腫,慢性肘後尺神經炎等疾病。有時一個人兩側神經大小不一,有生理性差異。如男性,體力勞動者及肥胖的人。陳氏等曾經報告肥大性神經炎,急性損傷性腓總神經炎,進行性脊肌萎縮癥,腓總神經鞘內多發性囊腫,神經纖維瘤病等5種周圍神經粗大的疾病被誤診為麻風(陳傢琨,董立聞,張嘉麟等.五種周圍神經粗大性疾病誤診或疑診為純神經炎麻風.中國麻風雜志.1999,15(1):40-42)

  (33)麻風神經功能障礙可以以運動障礙為主

  周圍神經感覺纖維量最多,神經受侵以感覺障礙為突出表現,麻風也是如此。可是有些情況下也不然。粱氏等曾經報告2例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純神經掩麻風,1例右足下垂,肌肉萎縮,但是小腿外側等腓總神經支配區域卻無感覺障礙。1例歪嘴,聽力下降,左耳流膿病人診斷為中耳炎伴面神經麻痹後切取面神經組織做病理診斷為BT麻風。也為發現口腔,外耳殼和外耳道外/3處感覺障礙,估計造成這種情況可能與其它神經纖維交叉分佈有關。(梁中原,張嘉麟,陳傢琨等.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純神經炎麻風2例報告.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0,16(1):56-57)

  (34)註意神經受壓疾病的鑒別

  現在電腦普及,對手的勞動加重,一些紗廠女工手腕經常運動,一些體力較重建築工人等經常會反映手部麻木,仔細檢查會有手部大魚際輕度萎縮現象,這時與麻風鑒別較困難,其實這是神經在腕管受壓表現,尺神經,脛神經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管道綜合癥,必要時可以神經探查排除麻風純神經炎。

  (35)末梢神經炎的病人莫輕易排除麻風

  神經末梢是麻風菌侵犯人體組織的重要通道,也是麻風最早出現的癥狀。世界上有隻有 神經損害的純神經炎麻風,但是絕對沒有隻有皮膚損害的麻風。在臨床上相當一部分病人都是先出現手足麻木或者肌肉癱瘓等表現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皮膚損害,因此我們在臨床上對於單純出現周圍神經損害的病人,不要匆忙排除麻風。如尤艷明等報告1例38歲女性 ,5年前洗澡時把左下肢燙傷,發現知覺遲鈍,2年後出現雙手,雙下肢,足麻木,再兩年後出現下肢結節損害,最後診斷為組織樣麻風瘤(尤艷明,劉廣仁,雷鵬程等.組織樣麻風瘤1例.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6):524)如王佳惠等也報告1例男性36歲,4年前出現小腿麻木,2年後才出現皮損,最後診斷BL麻風(王佳惠,李萍,韓傑等.2例麻風病誤診分析.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8):724-725)初同勝等報告1例24歲女性,右側面癱8年,3年後全身方出現皮損,最後診斷LL麻風。(初同勝,宋繼勇.麻風圖譜.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9,25(3):157)有作者報告1例男性27歲,1993年出現雙手麻木,肌力減退,繼而出現肌肉萎縮,曾經多次在省級及各三甲醫院治療,診斷為脊髓空洞癥及周圍神經系統疾患,對癥治療多年,病情未見好轉且加重。2000年7月開始患者胸腹部出現淡紅斑且右足底出現潰瘍,確診為BL麻風。對於一時難以確定病因的神經炎病例,建議予以觀察或轉往上級醫院進行神經探查。約2/3麻風患者最早出現神經癥狀,請不要因為僅有神經癥狀而放棄診斷責任,最少要觀察。

  (36)神經膿腫(冷膿腫)請考慮麻風的可能性。

  在麻風患者的神經幹或分支內可發生神經膿腫,臨床上表現為任一周圍神經及其任一部位呈持續性腫脹的結節,單個或多個,圓形或梭形。大多數病例為“冷膿腫”,系由於麻風患者神經內幹酪樣壞死所致。神經膿腫多有神經內的急性炎癥反應,亦可呈潛進性狀態,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手術切開可見神經內幹酪樣變,有明顯的幹酪樣物質和液化後的膿腔。有學者報道(1996年)116例神經膿腫患者中,1l~19歲和20~29歲年齡組分別占38.8%和32.8%,最小的為7歲。總共對145條神經作膿腫切開,其中79個為BT(54.5%),29個為LL(20.0%)。17例患者有不同神經的多發性膿腫,23例患者為同一神經的多發性膿腫。發生膿腫的神經以尺神經最多,占57.9%,其次為前臂的皮神經(25%),腓淺神經(8.2%)及正中神經(6.9%),成年男性發生率明顯高於女性(2.3:1)。

  (37)神情冷漠的病人請註意

  從臨床感覺看麻風是個貧窮病,患者一般身體比較虛弱,營養也比較差,不少病人都是處於社會的底層如礦工,漁民,偏遠山區居民等,這些人群如果再出現四肢套型麻木等癥狀會顯現比較笨拙冷漠之象,這時會把他們誤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病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李可等報告1例瘤型麻風誤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患者男性,年齡28歲,因面部、軀幹紅斑3年,伴四肢無力、麻木感6月餘入院。患者於2004年起無明顯誘因於左側顴骨處皮膚出現一錢幣大小的紅斑,軀幹部亦有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無明顯自覺癥狀。漸面部紅斑面積擴大,累積整個顏面部,偶覺瘙癢,軀幹部丘疹、紅斑漸多,彌漫分佈,部分丘疹可自行消褪,留下指甲蓋大小、圓形或橢圓形的暗紅斑片,皮疹不消褪。逐漸出現手、足麻木感,2006年4月雙側眉毛、睫毛脫落。近半年來,自覺四肢無力,易疲勞,雙手、足麻木感較前加重,累及整個四肢遠端,且雙手不能握緊及提取重物。曾多次在外院就診,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簡稱甲低)”及外周神經炎,並予相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07年烤火後發現雙足後跟起水皰,皰破後創面一直未結痂愈合。最後確診麻風。

  (38)兒童麻風請特別留意

  兒童因為其不太註意其不適癥狀,各種可疑癥狀常被傢長或醫務人員主動發現,其病情常處於麻風的早期階段,神經功能障礙不明顯,在感覺檢查中的配合也不太理想,因此常不能得到確切的診斷,容易造成麻風誤診。兒童麻風的兒童患者在新發病人中的比例為3%~7%,有的地方可能還要高一些。兒童麻風的初發皮損以暴露部位多見。Duncan(1993年)報道19名兒童未定類或BT麻風,其中l塊皮損者7人,2塊皮損者6人,3塊皮損者3人,7塊、10塊和11塊皮損者分別為1人。大多數皮損為邊緣不清楚的淺色斑或紅斑,直徑大多在20mm以下,大部分皮損位於軀幹和臀部。19例患者的皮損中有14塊皮損感覺完全喪失,19塊皮損有感覺減退,18塊皮損感覺正常,4塊皮損感覺不能確定。神經粗大為1條者8例,2條者6例,3條者1例,4條和5條者各1例。印度Seghal(1993年)報道的3184例麻風中,兒童麻風為161例,占5.06%。皮損為斑疹或斑塊,以單一損害為主,位於身體暴露部位,多為未定類、BT、BB,反應及畸殘較少。

  麻風誤診與其癥狀的特殊性密切相關,臨床醫生在醫療實踐過程中除瞭牢記麻風診斷的四條標準外,多想想麻風的特殊性,多考慮麻風的一些個性特征,勤於實踐,積累經驗,那麼,你的麻風知識水平會越來越高,麻風的誤診也會越來越少。


飲食保健

麻風病吃什麼好?

  暫無相關資料。


護理

麻風病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麻風病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預防: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鑒於目前對麻風病的預防,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理想的預防藥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應用各種方法早期發現病人,對發現的病人,應及時給予規則的聯合化學藥物治療。對流行地區的兒童、患者傢屬以及麻風菌素及結核菌素反應均為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可給予卡介苗接種,或給予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2,其他註意事項:

  懷疑自己患瞭麻風病怎麼辦?現在麻風的分類是:查到有菌或未查到菌,但皮損超過5塊的屬於多菌型(MB);未查到菌,皮損少於5塊的歸屬少菌型(PB)。如果你懷疑自己的癥狀象麻風,主要及早去當地的皮防站(所)或防疫站就診,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以免貽誤病情,失去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機會。麻風病一般不致命,但它會損害神經而且是不可逆的。如果耽誤瞭治療會給自己留下終身的殘疾!

保健品查詢麻風病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

  1)治療方法:

  捕大烏蛇一條,打死,待爛後,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

  取米曬幹,喂白雞一隻(令雞先餓一日);

  等到羽毛脫落,即殺雞煮吃,適量飲酒,雞吃盡後,再用熱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2)治療方法:

  用烏蛇三條蒸熟;

  取肉焙幹,研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烏雞,待食盡即殺雞烹熟。取雞肉焙幹,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

  或加蒸餅用丸服亦可

  吃過三、五隻烏雞,即愈。

  3)治療方法:

  熱湯淋取汁洗頭,再用大豆磨漿洗,用綠豆粉泡熟水洗;

  三日一洗頭,一日一洗臉。

  功效:

  不過十次見效。

  4)治療方法:

  有側柏葉九蒸九曬後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至十丸。白天服三次,晚間服一次

  功效:

  百日之後 ,眉中可再生。

中藥材查詢麻風病西醫治療方法

  麻風病能治愈嗎?麻風病是“不治之癥”的年代早已成為歷史,麻風和其它慢性病一樣,完全能治好。隨科學的發展,治療麻風病的藥物越來越多。四十年代,氨苯砜治療麻風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繼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種強殺傷和抑制麻風桿菌的藥物。現使用聯合化療,療效更為顯著,隻要服上一個星期的藥,體內的細菌就可殺死95%以上。隻要堅持服藥,少菌型麻風服半年的藥,多菌型服兩年的藥,麻風病就治愈瞭,就是一個健康的人。聯合化療就是用兩種以上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聯合使用治療麻風。對聯合化療的效果,目前各國麻風專傢及有關學者一致認為治療麻風的最佳方案。聯合化療的藥物現在使用的是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

  麻風病人需要隔離治療嗎?麻風病人不應與傢人和社會隔離,治療就在傢進行,病人隻要服一周藥後,基本上就失去傳染性。病人在傢治療不但可和傢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從事他應從事的工作。

  那些醫療部門負責麻風防治?當懷疑患有麻風病時,首先和當地皮防機構取得聯系,在我國各地情況不同有的縣市有麻風防治專業機構(通常稱皮膚病防治站或皮防所),沒有專業機構的地區,可與當地衛生防疫站或衛生局聯,基層衛生所與鄉鎮醫院聯系。也可以同各省的皮膚病研究所聯系或與我協會直接取得聯系。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

  要早期、及時、足量、足程、規則治療,可使健康恢復較快,減少畸形殘廢及出現復發。為瞭減少耐藥性的產生,現在主張數種有效的抗麻風化學藥物聯合治療。

  1、化學藥物

  (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開始劑量每天50mg,4周每天100mg,連續服用。每周服藥6天,停藥1天,連服3個月後停藥2周。副作用有貧血、藥疹、粒性

  細胞減少及肝腎功能障礙等。近年來,由於耐氨苯砜麻風菌株的出現,多主張采用聯合療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風桿菌,且可抗Ⅱ型麻風反應。100 --200mg/日,口服。每周服藥6天,停藥1天。長期服用可出現皮膚紅染及色素沉著。

  (3)利神平(RFP)對麻風桿菌有快速殺滅作用。450~600mg/日,口服。

  聯合化療方案如下:

  多菌型(包括LL、BL、BB及少數BT),初診時有一個以上部位皮膚塗片細菌指數BI≥2:

  藥物>15歲10~14歲服法

  利福平 600mg×1/月450mg× 1/月看服

  氯苯吩嗪300mg× 1/月

  或50mg/日200mg× 1/月

  50mg/隔日

  氨苯砜100mg/日50mg/日看服

  連續用藥2年以上,或細菌轉移為止。

  少菌型(包括TT、部分BT及未定類),BI>2:

  藥物>15歲10 ~14歲服法

  利福平600mg×1/月450mg×1/月著服

  氨苯砜100mg/日 50mg/日自服

  連續用藥6個月。

  2、免疫療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於這一疫苗是由兩位法國學者卡邁爾與介蘭發明的,為瞭紀念發明者,將這一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定名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傢都已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接種後可預防發生兒童結核病,特別是能防止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合化療同時進行。其他如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為輔助治療。

  3、麻風反應的治療

  酌情選用反應停(酞咪哌酮)、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物物等。

  蝮蛇粉治療麻風反應(試用旅順小竜島蝮蛇粉治療麻風反應的初步報告 旅大麻風療養所-金鞏)

  緒言

  旅大麻風療養所鄰居旅順小竜島,小竜島是世界上的奇島,在我國遼寧省旅大市西北方,隔離陸地約50海裡一個無人遊閑的毒蛇島,該島之蝮蛇經本人於1934年起考查至今,可有拾萬條蝮蛇占居於島上,本人幾年來將旅順小竜島產有之蝮蛇運用於治療麻風病,收到顯著效果,今將試用蝮蛇粉治療麻風反應的經驗,作以介紹,以供同道們的參考。

  用法及用量

  將活蝮蛇殺死,用幹燥箱幹燥後,研成粉末,每次5克至10克,入睡前用本地產之12度黃酒,適量作引頓服送下入睡發汗,連服三至四日即可。在服藥期間大量補充液體(大量飲水或靜脈皮下點滴輸液500至1500毫升)解毒。

  療效觀察

  共試用15例各型各類之桔食性反應當中,亞急性反應5名,急性反應5名,慢性反應5名。反應癥狀消沒者12例,反應癥狀進步好轉者2名,無效者1名,詳見下表。

  討論

  麻風反應是麻風病惡化的基礎,如使麻風病得到治癒收效,必須抑制麻風反應之發生,在從事麻風治療工作上,頗感袖手無策的是麻風反應的治療,麻風反應之處置不當,終後形成殘廢和死亡,同時也是病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寧願自殺,幾年來筆者試用過,封閉療法,針灸療法,補液療法或運用多種多樣的對癥藥物治療,如鏈黴素,青黴素,金黴素,酒石酸銻鉀,氯化鈣,葡萄糖,硫酸鎂各種止痛藥物,皆不能得到滿意的收效,關於神經性反應的處置,本院試用維生素B12得到超出於封閉療法的收效,對結節性反應則收效不大,但試用瞭蝮蛇粉抑制結節性反應,得到顯著效果。

  蝮蛇屬一種毒蛇,旅順小竜島蝮蛇毒液,經本人培 養結果,屬一種神經性出血毒,該蛇之毒液0.1克齧咬人體可致死亡,以1克之毒液可毒死一千隻兔子或三萬隻鴿子,蝮蛇每次可分泌毒液0.02至0.04毫克左右。關於蝮蛇毒液結晶體之毒性作用,本人正在以動物試驗中,根據筆者在臨床上試用蝮蛇粉抑制麻風結節性反應收效是顯著迅速,服用簡便,從未發生惡化和不良反應。

  蝮蛇粉的作用與機轉,是否由於毒液結晶體之毒素而抑制瞭組織內麻風菌分泌的毒素或與組織壞死毒素的抑制作用,另可考慮Taurin結晶體的作用,日人勝呂清一氏,曾在剝皮風幹之蝮蛇,一一試驗其成份於脂肪中發現,拍爾迷真及斯臺亞林之混合物,叉用酒精浸後,發現有Taurin結晶體(C2H7NSO2)是否由於蝮蛇粉中之Taurin結晶體有抑制組織毒素反應,尚須進一步探討。

  蝮蛇粉治療麻風病之文獻頗少見,溫習中醫文獻中可探討蛇粉在各種制菌方劑中皆屬主藥,根據旅順小竜島居有拾萬條以上的蝮蛇,必須進一步大量利用於治療麻風病,是我們從事麻風病工作者的當前研究任務,關於運用蝮蛇粉抑制麻風結節性反應15例當中,反應癥狀消失者12名,進步好轉者2名,無效者1名,根據這個療效經驗,茲將5個病例不配合任何制菌藥物,以單純蝮蛇粉定期口服試用,並在臨床檢菌病理方面進一步做3療效觀察,以總結蝮蛇粉的制菌作用,待後次追補報告。

  總結

  本文介紹試用旅順小竜島蝮蛇粉抑制結節性麻風反應,收到顯著治療效果。(完畢)

  4、並發癥的處理

  足底慢性潰瘍者,註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適當休息,必要時須擴創或植皮。畸形者,加強鍛煉、理療、針灸,必要時作矯形手術。足心部受壓和摩擦較少,其瘢痕切除後可用中厚皮片修復。但足跟及足掌部則因受壓大、摩擦多,其深在的瘢痕或慢性潰瘍切除後的創面,如用不耐壓的遠位皮瓣或皮管修復,術後容易形成慢性潰瘍,因此宜盡量應用足底的局部旋轉皮瓣修復。由於足底皮膚血運較差,彈力又小,在設計皮瓣時要註意大小適宜,長、寬比例不要大於1∶1,否則皮瓣容易發生壞死。為預止愈者後復發,常采用氨苯砜作鞏固治療,LL及BB,需長期甚至終身用藥;對TT,需3年以上。

  【治愈標準】

  臨床治愈標準LL及BB:皮損消失,近一年內神經幹無壓痛和一年內無麻風反應連續12個月查菌陽性,組織病理無麻風性改變,抗酸染色陰性。TT:皮損消退,近一年內神經幹無壓痛,感覺恢復或部分恢復。一年內無麻風反應,3個月查菌一次,連繼4次陰性,組織病理無麻風性改變。未定類:查菌陽性者與LL同,查菌陰性者與TT同。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麻風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麻風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麻風桿菌檢查

  取活動性皮損組織液印片進行抗酸染色,TT多呈陰性,LL多呈陽性。主要從皮膚和粘膜上取材,必要時可作淋巴結穿刺查菌。皮膚查菌取材:選擇有活動性,皮膚損害,消毒皮膚。檢查時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兩指將患者皮膚捏緊提起,使局部皮膚變白,然後右手持脫刀切開一個5毫米長,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組織液,塗在載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鏡檢。切口棉球貼壓,取材部位的多少視需要而定。

  二、組織病理檢查

  組織病理 TT主要表現為真皮小血管及神經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浸潤,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桿菌;LL表現為真皮內含有泡沫細胞(即麻風細胞)肉芽腫,抗酸染色顯示泡沫細胞內有大量的麻風桿菌,因不侵犯真皮淺層,故表皮與真皮間有一無浸潤帶。

  麻風菌素試驗:麻風菌素試驗 用於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的遲發型變態反應,TT多呈強陽性,而LL多呈陰性。是一種簡易的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機體對麻風桿菌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弱和有無。麻風菌素的種類有粗制麻風菌素、純桿菌麻風菌素和純蛋白麻風菌素,目前通用者為粗制麻風菌素(又稱完整麻風菌素)。

  試驗方法和結果判斷:在前臂屈側皮內註射粗制麻風菌素 0.1 毫升,形成一個直徑約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後觀察反應結果。早期反應:註射後48小時觀察判斷結果,註射處有浸潤性紅斑直徑大於20毫米者為強陽性(卅),15~20毫米者為中等陽性(廿),10~15毫米者為弱陽性(+),5~10毫米者為可疑(±),5毫米以下或無反應者為陰性(-);晚期反應:註射21天觀察判斷結果,註射處發生紅色浸潤性結節並有破潰者為強陽性(卅),結節浸潤直徑大於5毫米者為中等陽性,結節浸潤直徑3~5毫米者為弱陽性(+),輕度結節浸潤或在3毫米以下者為可疑(±),局部無反應者為陰性(-)。

  三、體格檢查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檢查神經時既要註意周圍神經幹的變化,又要註意感覺和運動功能的變化。周圍神經幹檢查:一般註意耳大神經、尺神經和腓神經,其他如眶上神經、頸前神經、鎖骨上神經、中神經、橈神經、腓淺神經、脛後神經和皮損周圍及其下面的皮神經。檢查時應註意其硬度、粗細、結節、有無膿瘍以及壓痛等。神經功能檢查,是測定神經未稍受累的情況,分為主觀檢查和客觀檢查法。

  1、客觀試驗方法

  ①組胺試驗: 用1/1000的磷酸組胺水溶液0.1毫升,分別註入健康皮膚和皮損處皮內,經過20秒鐘左右,正常是局部先出現一個直徑10毫米的紅斑,再經40秒鐘,又在原紅斑的周圍出現一個直徑30~40 毫米的紅斑,紅斑的邊緣彌漫不整,稱為繼發性紅斑,最後在紅斑的中央形成一個風團,如不出現繼發性紅斑即為異常,此法用於淺色斑和白色斑的檢查。

  ②毛果蕓香堿試驗(出汗試驗):選擇正常皮膚和皮損,分別塗上碘酒,待幹後,在兩處皮內註射1/1000毛果蕓香堿液0.1毫升,立即在上面撒上薄層淀粉,約經3~5分鐘後,正常皮膚出汗,淀粉立即變為藍紫色,如不出汗,淀粉不變色。

  ③立毛肌功能試驗:用1:100000的苦味酸菸堿液0.1毫升,分別註射於皮損及健康皮膚的皮內,如神經末稍正常,則立毛肌收縮出現雞皮現象,否則,不出現雞皮現象。

  2.主觀感覺檢查法

  皮膚感覺障礙的順序,一般先失溫覺(冷熱覺),次失痛覺,最後失觸覺。檢查時應先將檢查方法告訴病人,進行示教性檢查,然後依次檢查:冷熱覺檢查,可用兩個大小相同試管,分裝冷水和熱水(50℃)。分別先在健康皮膚上試驗,然後在皮損處兩管交替,無一定順序接觸皮膚,讓病人回答冷熱是否正確。痛覺檢查可用大頭針或縫衣針先在健康皮膚上紮刺,然後再刺皮損,測試痛覺消失或遲鈍;觸覺檢查可用毛或棉簽的棉毛輕輕劃觸皮膚,讓病人立即用手指出劃觸的部位,測試觸覺喪失或遲鈍。

  3、運動功能障礙檢查

  檢查時讓病人抬額、皺眉、鼓腮、吹哨、露齒等動作,觀察面部神經是否麻痹。讓病人作屈伸手腕 ,內外展指、對指、握掌等動作,觀察上肢的神經功能。讓病人作足的背伸、蹠屈、內翻、外翻等動作。觀察腓神經是否麻痹。


鑑別

麻風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在鑒別診斷時必須掌握麻風病的皮損特點,皮損常伴有感覺障礙,周圍神經幹常呈粗大,瘤型麻風的損害中常檢查出麻風菌。用這些特點與其它疾病鑒別時,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鑒別的。

  需要鑒別的皮膚病:瘤型麻風應與皮膚黑熱病(皮損好發於頭面部,也可侵犯軀幹、四肢及舌唇粘膜。  損害初為浸潤性紅斑,以後變為黃紅色斑塊,其上伴有密集的米粒至黃豆大的結節,呈紅色或棕色,半球形,表面光滑,柔軟,常互相融合,另一種常見的損害為花斑癬樣淺色斑,可融合成片,邊界清楚.組織病理示表皮萎縮,真皮內有致密、彌漫的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漿細胞的浸潤。組織細胞胞漿內可見LD小體,HE染色呈灰藍色的圓形小體。姬姆薩染色更清楚,小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4μm, 核圓形並附有一桿狀副核。)、神經纖維瘤、斑禿、結節性黃色瘤、魚鱗病、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結節性紅斑、皮肌炎等鑒別:結核樣型麻風應與肉樣瘤、環狀紅斑、持久隆起性紅斑、皮膚黑熱病淺色斑型、環狀肉芽腫、尋常性狼瘡、體癬、遠心性紅斑等鑒別;未定類麻風應與白癜風、貧血痣、皮膚黑熱病淺色斑型淺色斑型和花斑癬等鑒別:界線類麻風應與紅斑性狼瘡、皮膚黑熱病、蕈樣肉芽腫(浸潤期)等鑒別。

  需要鑒別的神經病:如脊髓空洞癥(由於多種原因的影響使脊髓內形成管狀空腔,稱為脊髓空洞癥,在空洞周圍常有神經膠質增生。本癥發病較為緩慢,臨床表現為受累的脊髓節段神經損害癥狀,以痛、溫覺減退與消失、而深感覺保存的分離性感覺障礙為特點,兼有脊髓長束損害的運動障礙與神經營養障礙。),其它原因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各種病因均可影響周圍神經如同時發生周圍神經的廣泛損害,稱為多發性神經炎。主要表現為四肢遠端對稱性的感覺、活動、皮膚色澤、出汗等改變。任何年齡的男女兩性均可發病。)、外傷性周圍神經損傷、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進行性增殖性間質性神經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股外側皮神經炎、面神經麻痹等。


並發症

麻風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導致畸形或者殘廢。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麻風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