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堿類引起的反應大致相似。
1.灼傷 多因接觸高濃度的溶液所致,常發生於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由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所引起的灼傷,常形成比較廣泛的邊緣不整的潰瘍,覆以痂皮及壞死組織,極易遭受感染。由碳酸鈉引起的潰瘍,典型的呈鳥眼狀,可保持1~2個月以上,一旦停止接觸,即可迅速愈合。氟化鈉引起的,先呈大片紅腫,起皰,繼而出現組織壞死,形成潰瘍。各種堿類所引起的灼傷,照例伴有灼熱、疼痛感,愈後留有瘢痕。
2.皮炎 接觸粉狀物或低濃度液體,可引起急性皮炎,按受累程度的輕重可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損害,主觀伴瘙癢感。停止接觸3~5天後可消退,但也有經久不愈而呈濕疹樣皮炎者。
3.手部皮膚幹燥、粗糙、皸裂 筆者等在印染廠蒸堿室所見的工人,幾乎均有此表現。表現為皮膚幹燥、開裂,尤以掌面為甚。這在冬季,尤為普遍。
4.指甲、毛發損害 長期接觸者可引起指甲灰暗、變脆、變薄、失去光澤、裂開,甚至與甲床分離而毀損。此外,碳酸鈉還可使毛發變為紅黃色。
5.上呼吸道及眼部癥狀 堿粉或堿液蒸氣皆可引起鼻、咽等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反應。有人報道碳酸鈉、氟化鈉可引起鼻中隔潰瘍、穿孔。眼部可有畏關、流淚、視力模糊和異物感等,並可充血、紅腫。若濺入濃堿,特別是氫氧化鈉,可致角膜損傷,甚至失明。
堿液濺到皮膚或眼內的病史主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