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化膿性骨髓炎介紹

  化膿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種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癥。以病程長短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骨髓炎以骨質吸收、破壞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為主。


原因

  (一)血源性:化膿性細菌通過循環在局部骨質發生病變,即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為扁桃腺炎、中耳炎、癤、癰等。

  (二)外傷性:系直接感染,由火器傷或其它外傷引起的開放性骨折,傷口污染,未經及時徹底清創而發生感染,即為外傷性骨髓炎。骨與關節手主時,無菌操作不嚴,也可引起化膿性感染。

  (三)骨骼附近軟組織感染擴散引起,如膿性指頭炎,若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


症狀

化膿性骨髓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臨床表現

  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期病人往往有發冷、發熱,體溫有時可高達40度左右。有病的部位出現疼痛,且逐步加劇,呈持續性劇痛,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炎癥癥狀,和肢體活動障礙。如果此時治療不徹底,即可轉變成慢性骨髓炎。

  慢性期病人,表現為“傷口多年來時發時愈”,這種傷口常常膿液不多,也沒有明顯疼痛,有時可能自己愈合,但間隔一定時期傷口又會紅腫、疼痛,破潰後癥狀消失,反復發作,形成經久不愈的瘺管,有時會有小的碎骨片從傷口流出。X線攝片檢查,需在發病10日後才能發現膿腫或骨質破壞的陰影,遲者發病四周後才能見到骨質破壞的表現,慢性期進行X線拍片檢查,可以瞭解有無“死骨”和病變范圍。

  二、診斷

  化膿性骨髓炎的診斷要點

  1、急性期(附骨疽)

  (1)起病急驟,全身不適,高熱寒戰,汗出而熱不退,食欲不振,尿赤便秘,甚則惡心嘔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2)患肢局部疼痛,皮紅掀熱,呈環形腫脹,活動受限。

  (3)局部壓痛明顯,附近肌肉痙攣,關節屈曲,開放骨折則傷口化膿。

  (4)X線照片檢查:早期無骨質改變,發病2周後才出現輕度骨膜反應,3周後出現骨膜增厚,以後出現骨破壞、死骨和新生骨。

  2、慢性期(附骨疽)

  (1)有急性骨髓炎或開放性骨折合並感染的病史。

  (2)常有一個或多個瘺管,反復排出膿液或死骨。膿出不暢時,局部疼痛、腫脹、焮熱。

  (3)形體消瘦,面色自光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自汗或盜汗,舌淡苔白,脈細弱。

  (4)X線照片檢查可見死骨、空洞和新生骨的包殼。


飲食保健

化膿性骨髓炎吃什麼好?

護理

化膿性骨髓炎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化膿性骨髓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化膿性骨髓炎的預防主要是重視個人衛生,勤洗澡,防止皮膚瘡癤的發生。

保健品查詢化膿性骨髓炎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化膿性骨髓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急性血源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

  1、全身支持療法:包括充分休息與良好護理,註意水、電解質平衡,少量多次輸血,預防發生褥瘡及口腔感染等,給予易消化的富於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使用鎮痛劑,使患者得到較好的休息。

  2、藥物治療:及時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藥物,開始可選用廣譜抗菌素,常二種以上聯合應用,以後再依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調整。如經治療後體溫不退,或已形成膿腫,則藥物應用需與手術治療配合進行。

  3、局部治療:用適當夾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動,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減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膿腫不明顯,癥狀嚴重,藥物在24~48小時內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顯壓痛,應及早切開引流,以免膿液自行擴散,造成廣泛骨質破壞。

  (二)火器傷化膿性骨髓炎的防治。

  火器傷使軟組織和骨質受到損傷和污染,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傷後,要及時進行清創預防感染,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使開放性骨折變為閉合性骨折。傷口換藥,保持引流,增強機體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藥預防感染。對炸傷引起的開放性骨折,必須徹底清創,不縫合傷口,以利引流。

  對非火器傷骨折,如能及時進行清創,應縫合傷口,放置引流條48小時,爭取傷口一期愈合,使骨折轉為閉合性。若感染已發生,應盡早擴大傷口,以利引流,並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及抗感染治療。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化膿性骨髓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化膿性骨髓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1、X線檢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無明顯變化,發病後3周左右可有骨質脫鈣、破壞,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軟組織腫脹陰影等。

  2、化驗檢查: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養陽性率較高,局部膿液培養有化膿性細菌,應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以便及時選用有效藥物。血化驗中白血球及中性多核白血球均增高,一般有貧血。應盡早診斷血源性骨髓炎,以便及時治療。早期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血培養。必要時,局部穿刺抽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外傷所引起骨髓炎,根據外傷病史及局部癥狀即可診斷。


鑑別

化膿性骨髓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需與關節結核和其他非感染性關節炎鑒別。關節結核發病較緩慢、病程長、局部癥狀和功能障礙不如化膿明顯,患病關節骨破壞常呈邊緣性小缺損,且常上下對稱,有較明顯的骨疏松,關節間隙呈緩慢狹窄,骨增生不如化膿嚴重。晚期骨端可破壞嚴重,關節半脫位或全脫位,且很少發生骨性強直。

  其他非感染性關節炎(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以成年人或青年人多見,也大都缺乏急性病程和嚴重的骨破壞,有關實驗室檢查可協助鑒別,關節內穿刺抽液檢查,可快速作出正確診斷。


並發症

化膿性骨髓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化膿性骨髓炎的並發癥包括全身性並發癥和局部並發癥。

  一 、全身並發癥

  (一)貧血、低蛋白血癥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病程遷延,長期反復急性發作,低熱和竇道內膿性分泌物的排出,對全身將產生慢性消耗性損害。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是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常見並發癥。這些並發癥的存在,進不步降低瞭全身及局部的抗病能力。對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更增添瞭不利因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中糾正貧血及治療低蛋白癥甚為重要。

  (二)全身性淀粉樣變 淀粉樣變是病理學上組織變性的一種,分全身性與局限性兩種。全身性淀粉樣變並發於象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這樣的長期反復化膿性炎癥。病理學表現為全身臟器的細胞間隙、血管基底膜上淀粉樣物質的沉積。沉積物實際上是一種蛋白類物質,但具有遇碘變藍的性質。病變的臟器常發生嚴重的功能損害。幸運的是,該病在我國罕見。

  二 、局部並發癥

  (一)病理骨折 當骨的破壞嚴重且廣泛,而骨包殼尚未形成,或者骨包殼不牢固時,在外力作用下,即便是比較輕微的外力,也可造成骨折——即病理骨折。因此,在此期間患肢應予以制動,用石膏固定或牽引治療,以預防病理骨折的發生。待骨包殼完全形成且牢固以後,可拆除固定。

  (二)骨不連 病理骨折發生後未進行及時正確的治療,可發生骨不連。另外,在骨包殼尚未完全形成之前進行手術治療,摘除大塊死骨,亦可造成骨缺損或骨不連。由於局部血循環差,病骨的破壞仍在繼續進行,這種骨折愈合十分困難,日久將形成假關節,使整個治療更加復雜和困難。假關節分兩種,一種為接觸型,另一種為大塊骨缺損型,後者治療更為困難。

  (三)化膿性關節炎 幹骺端化膿性骨髓炎,膿腫可通過兩個途徑進入關節腔合並化膿性關節炎。一是通過骺板血管交通支,膿腫穿破關節軟骨直接進入關節,形成化膿性關節炎。這種情況多見於嬰幼兒及成人化膿性骨髓炎。另一種情況是幹骺端位於關節囊內時(如股骨頸位於髖關節囊內),則膿腫可穿破幹骺斷骨皮質而進入關節。關節內膿液破壞關節軟骨,侵犯軟骨下骨質,嚴重影響關節功能,甚至完全強直。

  (四)脊髓或馬尾神經受壓 化膿性脊椎炎尤其是椎弓、椎板破壞後,膿腫、壞死組織及新生的纖維組織可壓迫脊髓或馬尾神經引起截癱或神經根受壓。這種情況多見於頸段及胸段脊椎。感染亦可波及蛛網膜引起蛛網膜炎。

  (五)惡性變 化膿性骨髓炎發生惡變多見於病程長者。常見於病程在10年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化膿性骨髓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