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諸多,除特發性外,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感染 細菌(鏈球菌、結核桿菌、麻風桿菌等)、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Epstein-Barr病毒)、真菌(念珠菌)、原蟲(瘧原蟲、錐蟲)、蠕蟲(血吸蟲)等。
2.藥物 青黴素、磺胺類藥物、阿司匹林等的應用可誘發本病的發生。萘普生及甲氨蝶呤也有引起本病的報道。此外,異種蛋白血清、殺蟲劑也可為本病的病因。
3.免疫異常 患者體內可有冷球蛋白、高丙種球蛋白血癥,遺傳性Q缺乏癥等。
(二)發病機制
主要為免疫復合物型變態反應。抗原與抗體結合後沉積在小血管壁、激活補體,導致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同時釋放白細胞趨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細胞聚集在局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白細胞破壞、溶解釋放出膠原酶和強力蛋白酶類也可破壞血管壁造成血管炎。患者常伴有低補體血癥。早期病損處可見毛細血管及毛細血管後靜脈有中性粒細胞浸潤、核碎裂,內皮細胞腫脹、管壁壞死、纖維蛋白沉積等。血管周圍有紅細胞外溢,有時有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浸潤。血管壁上可見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的沉積,此種改變一般出現在中性粒細胞浸潤及血管壁破壞之前。晚期損害缺乏特征性,有時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
可有不規則發熱、肌痛和關節痛等。皮膚損害多分佈於下肢,以小腿、足背多見。有時大腿、臀部、軀幹和上肢也可出現。皮損呈多樣性,急性期可成批出現。紫癜性淤斑最常見,具特征性,常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可有風團樣紅斑,嚴重時有水皰、血皰。中性粒細胞滲出到周圍組織時還可以出現膿皰。有時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結節。若血管內皮損傷,導致管腔狹窄可出現局部潰瘍和壞死。偶見網狀青斑。皮疹有時伴有瘙癢或疼痛,一般持續2~4周,吸收後可有色素沉著或遺留萎縮性瘢痕。本病有時可與系統性血管炎重疊,應註意分別做出診斷。
根據青壯年好發的特點,發現小腿及足背的多形皮損,尤其是可觸及性紫癜樣皮疹,應考慮本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