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許多化學品及藥物進入體內,由於其毒性作用而引起血小板減少,或對骨髓的直接抑制,或由於毛細血管的損傷,或由於凝血缺陷而引起。亦可由於變應性機制引起上述的病變。
(二)發病機制
1.毛細血管損傷 引起毛細血管損傷而產生紫癜,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減少。這些物質有:卡波麻(carbromal)、氯黴素、氯噻嗪(克尿塞)、氯丙嗪、己烯雌酚、金鹽、異煙肼、對氨水楊酸、苯巴比妥、哌嗪(驅蛔靈)、奎尼丁、奎寧、利舍平(利血平)、蛇毒、水楊酸鈉、硫脲、甲苯磺丁脲(甲糖寧)、硝酸甘油、非那西丁等。
2.血小板減少 是中毒性紫癜的常見原因,其作用方式有:
(1)產生骨髓廣泛抑制的物質:有苯、無機砷、金制劑、細胞毒藥物(烷化劑、代謝拮抗劑、長春堿類等)、氯黴素、鏈黴素、磺胺異惡唑、磺胺甲氧嗪、異煙肼、氯丙嗪、地西泮安定、氯氮(利眠寧)、苯妥英鈉、美沙酮、三甲雙酮、米帕林(阿的平)、保泰松等。可伴貧血或白細胞減少。
(2)選擇性抑制骨髓巨核細胞作用的藥物:有紅黴素、青黴素,四環素、磺胺嘧啶、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吲哚美辛(消炎痛)、氨基比林(匹拉米洞)、阿司匹林、可待因、秋水仙素、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洋地黃、氫氯噻嗪類利尿藥、利舍平、肼屈嗪(肼苯噠嗪)、苯丙胺、乙酰唑胺、雌激素以及乙醇等。
(3)通過免疫機制使血小板減少的藥物:有青黴素、鏈黴素、新黴素、頭孢菌素類、磺胺類、硫氧嘧啶、奎尼丁、奎寧、安替比林、阿司匹林、保太松、水楊酸鈉、砷劑、金鹽、鉍劑、異煙肼、銻波芬、氯喹、戊巴比妥、苯巴比妥、洋地黃、氯磺丙脲、乙酰唑胺、氯噻嗪類等。
3.血小板功能紊亂 引起血小板功能紊亂但其數目正常的藥物有: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黏附性和凝聚性,從而造成血小板病。其他抗血小板凝聚藥物有利舍平、苯乙雙胍(降糖靈)、保泰松、抗組胺類、馬西林寶(ethyloestranol)和磺吡酮(sulphinpyrazone)等。
4.藥物幹擾凝血因子的合成 雙香豆素和有關化合物能幹擾凝血因子的合成。
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進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誘發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維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時,更應註意飲食調節,要根據情況給予禁食,或進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況好轉,方可逐步改為少渣半流、軟飯、普食等。同時要禁酒。
1.發病較急,出血嚴重者需絕對臥床。緩解期應註意休息,避免過勞,避免外傷。
2.慢性紫癲者,則可根據體力情況,適當進行鍛煉。
3.飲食宜軟而細。如有消化道出血,應給予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宜涼不宜熱。
4.脾虛可稍多進肉、蛋、禽等滋補品,但亦要註意不要過於溫補。
5.有熱可給蔬菜水果、綠豆湯、蓮子粥,忌用發物如魚、蝦、蟹、腥味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