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巖藻糖苷貯積癥介紹

  巖藻糖苷貯積癥(fucosidosis)是一種因α巖藻糖苷酶缺陷而引起的類黏多糖貯積癥。臨床上以神經系統異常、反復呼吸道感染、智力低下及心臟病變為特征,無黏多糖尿。


原因

  (一)發病原因

  遺傳基因缺陷,病人體內α-巖藻糖苷酶缺陷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基本生化缺陷是缺乏一種溶酶體水解酶,即α-巖藻糖苷酶,該基因定位在2q24~q32。病人的腦、肝、腎、肺、尿內都有酶缺乏。腦、肝等組織的沉積物是一種含有巖藻糖的糖脂(以巖藻糖為終末部分的四己糖基及五己糖基神經酰胺),特別是腦內最為明顯。是本病的發病機制。

  本病分幼兒型和成人型。幼兒型的病理改變為肝細胞內有特征性細胞質包涵體及許多直徑為0.5~5µm的空泡,空泡外包有一層膜,一些空泡內含有透明的碳水化合物,必須用過碘酸染色才能顯示出空泡內容物。還有一些空泡內充以親水性圓形結構,這種結構是由復合性脂質特異的板層所組成。細胞質包涵體也可見於庫普弗細胞、組織細胞、巨噬細胞、腎小體上皮細胞、膽管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和心肌細胞。大多數細胞含有許多透明空泡,也可見親水性致密包涵體和成層結構物質沉積。在腦組織內,白質顯示有大量巨噬細胞和髓磷脂明顯損失,血管周圍間隙存在顆粒狀脂質。在灰質內,有神經元喪失,殘存的神經元均含有外面包有一層膜的透明空泡,直徑為0.8~2.4µm,其內含有小顆粒網狀及少量平行的成層結構。星形細胞、少突神經細胞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也含有透明空泡或致密親水網狀物質。在組織化學上,包涵體呈PAS染色弱陽性,堿性染色無異染性。

  成人型組織學特征為皮膚呈血管角質瘤樣改變,成纖維細胞內有空泡。神經Schwann細胞、肌上皮細胞、汗腺分泌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內均可見空泡。由於內皮細胞有空泡,真皮血管腫脹,可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


症狀

巖藻糖苷貯積癥早期癥狀有哪些?

  Schoonderwaldt等(1980)根據癥狀出現的年齡將該病分為Ⅰ、Ⅱ、Ⅲ型。Ⅰ、Ⅱ型多於嬰幼兒期發病,癥狀重,故也稱幼兒型。Ⅲ型在成人發病,癥狀輕,又稱成人型。幼兒型在一歲左右就可出現明顯的臨床特征,常表現有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全身肌張力低下,出汗過多和體態短小。進行性智力和運動發育遲緩可以是其最早的表現。自2歲開始,患兒神經癥狀進行性加重,伴以頻發的抽風。有些患兒呈現輕度黏多糖貯積癥Ⅰ型面容,肝脾腫大,心臟擴大,皮膚增厚,腰背側彎。另一些患兒的面容更像黏多糖貯積癥Ⅰ型,表現有前額突出,眼間距過寬,鼻梁塌陷,厚嘴唇和伸舌等醜陋面容。神經癥狀不明顯,角膜一般清晰。神經系統癥狀惡化始於出生後6個月,多死於10歲以內。

  成人型臨床表現與幼兒型相似,但也有所不同。成人型除可出現進行性智力和運動發育障礙、生長遲緩、肌無力和肌張力低下、面容粗笨、無肝脾腫大、無角膜渾濁之外,其最特征性表現為皮膚有彌漫性血管角質瘤,表現為針尖大小藍褐色隆起的皮損。起初分佈於腹背部,以後可擴展至上、下肢。有時可出現皮膚無汗癥。一旦感染,就可出現高熱和抽風。

  根據臨床特征、彌漫性血管角質瘤皮損、實驗室檢查及特異性酶測定,可以獲得診斷。


飲食保健

巖藻糖苷貯積癥吃什麼好?

護理

巖藻糖苷貯積癥應該如何護理?

  如給垂體性侏儒患者以生長激素,給血友病患者以抗血友病蛋白(凝血因子),給遺傳性免疫缺陷病人以相應的免疫球蛋白。


治療

巖藻糖苷貯積癥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開展婚姻和生育指導、努力降低人群中遺傳病發生率、提高人口素質。通常的措施包括:婚前檢查、遺傳咨詢、產前檢查和遺傳病的早期治療。

保健品查詢巖藻糖苷貯積癥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巖藻糖苷貯積癥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無特效療法,可用手術矯正骨骼畸形和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二)預後

  幼兒型預後較差,多在4~6歲死亡。成人型預後較好,可活到成年期。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巖藻糖苷貯積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巖藻糖苷貯積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在周圍血液淋巴細胞內可見有PAS染色弱陽性的空泡。在汗液中,氯化物和鈉的含量較正常人高3~9倍。尿中無過多黏多糖排出,但有過多含巖藻糖的低聚糖和雙糖排出。肝組織活檢組織細胞生化分析顯示有α-巖藻糖苷酶缺陷。

  X線檢查:有多發性骨發育不良,骨骺成熟延遲,顱骨增厚,腰背部側彎,伴以椎體雙凸畸形,椎體發育不全,椎體前上部呈鳥嘴狀。


鑑別

巖藻糖苷貯積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在鑒別診斷方面需註意與其他幾種黏脂貯積癥相鑒別。


並發症

巖藻糖苷貯積癥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本病可並發神經系統癥狀,呼吸道感染,全身肌張力低下。成人型除可並發進行性智力和運動發育障礙。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巖藻糖苷貯積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