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80%的LCDD患者致病輕鏈為κ鏈,而淀粉樣變性則以λ鏈為主,原因何在?Alert等對6例LCDD患者輕鏈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均存在普通人群少見的ⅤκⅣ可變區。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類輕鏈ⅤκⅣ可變區與老鼠輕鏈連接後,在組織中可檢測到該輕鏈的沉積,提示ⅤκⅣ可變區參與LCDD發病。與之相反,ⅤλⅣ可變區被認為與淀粉樣變性發病有關。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何LCDD及淀粉樣變性致病輕鏈不同。人們同時發現LCDD患者κ輕鏈可變區(ⅤκⅣ及ⅤκⅠ)的第27和(或)31位氨基酸均為亮氨酸、異亮氨酸或酪氨酸,其確切意義仍不明確,推測可能與輕鏈易於形成顆粒狀電子致密物有關。與之類似,淀粉樣變性患者的輕鏈蛋白抗原決定簇上常出現特殊的酸性基團,被認為可能與輕鏈纖維樣沉積有關。15%~30% LCDD患者血、尿輕鏈濃度不高,但組織中仍有輕鏈蛋白的沉積。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輕鏈均經過糖基化修飾。因此有人推測糖基化可促進輕鏈蛋白在組織中的沉積。
(二)發病機制
其發病機制類似於原發性淀粉樣變,隻是沉積的輕鏈片段主要是κ鏈,而且以輕鏈的恒區為主,並不具有形成淀粉樣變纖維所必備的生化特性。LCDD引起腎小球硬化的機制亦未完全清楚,有研究發現LCDD病人的腎小球系膜細胞通過自分泌機制產生TGF-β,反過來又促進系膜細胞過度產生基質蛋白,如膠原Ⅳ、層黏蛋白和纖維連接蛋白等。
本病起病多緩慢。臨床可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貧血、發熱、周身無力、出血傾向,淺表淋巴結及肝、脾大,繼而出現局限性或多發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局部腫瘤。X線檢查:骨骼局限性骨質破壞或缺損。易合並反復呼吸及消化系統感染。不少LCDD病人會發展為明顯的骨髓瘤;有些LCDD病人存在明確的淋巴漿細胞性B細胞病變如淋巴瘤或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即使這樣的病人不存在明顯的漿細胞異常,也可見異常單克隆輕鏈的過度產生。正如原發性淀粉樣變一樣,LCDD的臨床表現會隨著單克隆蛋白在器官沉積的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大多數典型病例存在心臟、神經、肝、和腎臟受累,而且諸如皮膚、脾臟、甲狀腺、腎上腺和胃腸道等也可能受累。腎臟受累時常有明顯的腎小球病變,半數以上病人表現為腎病綜合征,伴有高血壓和腎功能不全,伴或不伴有鏡下血尿,其特點是腎功能不全明顯且出現早,並呈快速進展趨勢。有些患者可以出現嚴重的小管間質病變,伴有腎功能不全,但尿蛋白較少。晚期可能由於遊離輕鏈沉積於腎單位而引起腎小管退化、萎縮,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
近20年來,國內各地均有少數病例報告LCDD導致腎損害,主要表現有腎病綜合征、慢性間質性腎炎和急、慢性腎功能衰竭,預後均不良。
根據以上臨床表現以及具有典型LCDD腎活檢組織病理特點可以確診本病。但應與原發性淀粉樣變、重鏈病及糖尿病腎病等相鑒別。
輕鏈病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才能確定診斷:
1.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不變或下降。
2.血中或尿中的輕鏈經電泳後出現超常帶。
3.伴有臨床多發性骨髓瘤癥狀。
4.尿中的本-周蛋白陽性,且屬於Kappa或Lamdba型。
本病病因不明,當引起腎臟病變有明顯腎功能不全時,治療常常無效。預防的目的是延緩病情發展,延長病人生存期。主要措施為積極抗感染治療,加強原發病及對癥治療,對有急性腎功能衰竭者,除透析外,應同時進行血漿置換療法。
保健品查詢輕鏈病與輕鏈沉積病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輕鏈病與輕鏈沉積病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LCDD與多發性骨髓瘤相似,一般對化療較敏感,使用潑尼松加氧芬胂(馬法蘭)聯合化療可使LCDD所致腎功能不全得以穩定或得到改善,但已有明顯腎功能不全(血清Cr>4mg/dl)時才開始治療是無效的。另外患者應攝入充足水分,防止脫水,以減少遊離輕鏈在腎內沉積而引起腎小管損害。
(二)預後
LCDD病人預後一般較差,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臟病、心力衰竭身功能衰竭或並發感染。一般其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90%和70%;而1年和5年的腎存活率分別為67%和37%。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輕鏈病與輕鏈沉積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血液檢查 可見程度輕重不一的貧血,晚期常見嚴重貧血。白細胞計數可以正常、增多或減少。血小板計數大多減低。並發骨髓瘤的患者,可出現少數骨髓瘤細胞。患者可出現巨球蛋白血癥,多數骨髓瘤患者本-周蛋白可陽性。
2.其他 由於骨質廣泛破壞可出現高鈣血癥。血磷主要由腎臟排出,故腎功能正常時血磷正常,但晚期尤其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血磷可顯著升高。由於骨髓瘤主要是骨質破壞,而無新骨形成,血清堿性磷酸酶大多正常或輕度增高,此與骨轉移癌有顯著區別。
3.慢性腎功能不全時可出現腎功能異常,BUN>10.71mmol/L(30mg/dl),血清Cr>176.8μmol/L(2mg/dl)。
4.尿液檢查 伴或不伴有鏡下血尿,但尿蛋白較少,但病人尿中可排出單克隆輕鏈蛋白,尿蛋白電泳上白蛋白較少而球蛋白顯著增多。
腎活檢病理改變可有以下三個特點。
1.光鏡 腎小球可有多種表現,從正常腎小球到不同程度系膜增寬硬化以及系膜結節狀改變等都可在LCDD患者中見到,其中系膜結節狀改變較為特異,與糖尿病腎病患者典型的Kimmelstiel-Wilson系膜結節硬化類似,不同在於LCDD的系膜結節PAS染色更強,而銀染較弱,剛果紅染色陰性。後者結節不均一,有糖尿病史及與抗輕鏈κ/λ抗血清反應陰性,以及有人球微動脈管壁透明變性等。另外與糖尿病腎病不同之處還表現在於光鏡下LCDD的腎小球基底膜無增厚,其他腎小球可以完全正常或隻有輕度系膜硬化。腎小球尚可有毛細血管微血管瘤改變。有些腎小球可有膜增生性特征。腎小管表現基膜增厚,值得註意的是MM合並LCDD時骨髓瘤管型很少見到。
2.免疫熒光 免疫組化單克隆輕鏈抗體染色 可見κ/λ輕鏈(80%為κ輕鏈)沉積於腎小球系膜區(結節內)、腎小管基底膜和血管壁,補體成分染色常陰性κ/λ輕鏈彌漫性地沿腎小管基底膜呈點狀或顆粒狀沉積是LCDD)的特點。
3.電鏡 腎小球基底膜內稀疏層和系膜區有顆粒狀物質沉積,系膜基質增寬和腎小球基底膜增厚;腎小管基底膜和腎間質血管基底膜可見密集顆粒電子致密物。
4.X線檢查 常見骨骼局限性骨質疏松,溶骨破壞和病理性骨折。
輕鏈病與輕鏈沉積病應與原發性淀粉樣變、重鏈病及糖尿病腎病等相鑒別。
1.LCDD與原發性淀粉樣變鑒別要點
(1)LCDD其沉積輕鏈中約80%為κ鏈,而後者沉積輕鏈中約75%為λ輕鏈。
(2)典型LCDD中輕鏈片段是免疫球蛋白的恒區,其典型的單克隆輕鏈免疫熒光呈強陽性;而後者沉積的輕鏈片段是免疫球蛋白的可變區,所以其抗κ和λ輕鏈抗體免疫熒光隻呈現弱陽性。
(3)LCDD的輕鏈沉積呈顆粒狀而非纖維樣或β片層結構,不能結合剛果紅(Congo red)和硫黃素(thioflavine);而後者的輕鏈沉積在電鏡下呈纖維樣或β片層結構,能與剛果紅結合,在偏光顯微鏡下呈現綠色雙折光,與硫黃素結合產生黃綠色熒光。
(4)LCDD常並發於多發性骨髓瘤或其他疾病如淋巴瘤或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等,導致單克隆輕鏈過度產生。
2.LCDD與糖尿病腎病鑒別 根據糖尿病腎病典型的病史及上述腎活檢病理特點不難鑒別。
約2/3 LCDD患者合並多發性骨髓瘤,在組織中沉積的輕鏈類型與骨髓中異常漿細胞產生相一致。腎臟損害並發癥主要有腎病綜合征、慢性間質性腎炎和急慢性腎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