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冷性抗體型溶血性貧血,按其病因均可分為原發性(原因不明性)和繼發性兩大類。繼發性冷抗體型AIHA的原發病也以淋巴增殖性疾病占首位,其次是各種感染性疾病。由於診斷技術日趨完善,繼發性病例逐漸增多。
(二)發病機制
抗紅細胞自身抗體的產生機制尚未闡明,可能的因素有以下諸方面。
1.病毒感染可激活多克隆B細胞或化學物與紅細胞膜相結合,改變其抗原性等均可能導致自身抗體的產生。
2.淋巴組織因感染、腫瘤以及免疫缺陷等因素可使機體失去免疫監視功能 無法識別自身細胞,有利於自身抗體的產生。
3.T輔助細胞(Th)平衡失調,Th2功能亢進,主要產生IL-4、IL-6和IL-10,激活B淋巴細胞使其功能異常亢進,產生自身紅細胞抗體。
原發性CAS的發病高峰年齡在70歲左右,女性病人數略多。原發性CAS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引起的CAS表現為慢性經過,主要為慢性溶血引起的蒼白和乏力。通常病情穩定,寒冷環境下病情可加重,因此急性溶血引起的血紅蛋白血癥和血紅蛋白尿多發生於冬季,多不伴有寒戰、發熱和腎功能不全,大多數患者在寒冷環境中表現有耳廓、鼻尖、手指及足趾發紺癥,一經加溫即見消失。隨著環境溫度降低,流向皮膚及皮下組織血液中的冷抗體(IgM)作用活躍,致使紅細胞凝集並與補體相結合。紅細胞凝集導致局部血流滯緩,這是手足發紺的主要原因。與Raynaud征不同,所有的手指都可受累,先轉為暗灰色,低溫暴露時間較久者可變為白色。在罕見情況下,凝集紅細胞堵塞小血管而致指端發生壞疽。患者體征很少,除貧血和黃疸外,肝、脾、淋巴結腫大都不明顯。
感染引起的CAS病程經過短暫,常在感染發生後2~3周出現癥狀(此時冷凝集素滴度達峰值),經過2~3周後可自發緩解。典型癥狀有蒼白和黃疸,寒冷環境下可有手足發紺。
冷抗體型AIHA的診斷依據:①有充足的臨床和實驗室證據表明患者受冷後發生血管內溶血;②冷型自身紅細胞抗體檢測陽性(CAS需冷凝集素試驗陽性,PCH需D-L抗體試驗陽性)且效價高或活性強;③直接Coombs試驗可陽性,呈C3型。另外,若能找到明確的繼發病因,應診斷繼發性冷抗體型AIHA;排除瞭繼發性,方可診斷原發性。
積極治療原發病並保暖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保健品查詢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治療原則:
1.對急性繼發性CAS 例如繼發於肺炎支原體肺炎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及急性PCH大多呈自限性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保暖最為重要。一般患者病程較短,均能自行痊愈。可以補充葉酸。
2.對慢性冷抗體型AIHA患者 糖皮質激素和脾切除效果都不佳。對貧血不重的慢性患者最重要的治療也是保暖,即使中度溶血患者,隻要環境溫度超過冷抗體反應的最高溫度均有效。
3.對冷抗體型AIHA患者 免疫抑制治療有效。苯丁酸氮芥(瘤可寧)可獲得滿意效果,劑量為2~4mg/d,至少不少於3個月才能決定療效。該藥可使癥狀減輕,冷性抗體效價降低及血紅蛋白上升。環磷酰胺也可應用,每天口服100mg。個別有用青黴胺而獲得較好效果,它也可使冷凝集素及溶血素的濃度降低。CD20 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產生的單克隆性IgM型冷抗體,已有用CD20單克隆抗體治療成功的報道。
4.輸血 應嚴格限制輸血,因為冷凝集素的存在使配血發生困難,而且輸血可能激發溶血。輸血包括輸液都必須預熱至37℃方可輸入。
5.血漿置換 由於冷抗體在正常體溫下遊離在血漿內,故血漿置換能在短時間內清除部分冷抗體,適用於重癥患者,但僅有暫時效果,應與免疫抑制劑合用。
(二)預後
本癥絕大多數呈自限性,不致成為慢性嚴重貧血的致死原因。雖然急性發作時癥狀嚴重,但幾天或幾周後自發緩解,但D-L抗體可持續多年,一般在2~3個月後即消失。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冷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