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但也有少數顯性遺傳類型的報道。
(二)發病機制
FⅤ是由肝臟和巨核細胞合成的單鏈糖蛋白,血漿濃度7μg/ml,半衰期約12~15h。除存在於血漿外,巨核細胞和血小板α-顆粒中也存在。血小板FⅤ約占血液FⅤ的20%。成熟FⅤ為219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單鏈糖蛋白,分子量33萬。其結構與因子Ⅷ相似,排列方式也為A1-A2-B-A3-C1-C2。A和C區氨基酸順序約40%與FⅧ相應的區同源。B區與FⅧ的B區不同源,在FⅤ激活過程中,B區丟失。FⅤ基因位於第1對染色體的長臂(1q21~25),基因長80kb,mRNA為6.8kb,有24個內含子和25個外顯子。在凝血過程中,FⅤa,和鈣離子和磷脂一起作為輔因子大大加速FⅩa對凝血酶原的酶作用,生成凝血酶。作為輔因子FⅤ需由凝血酶裂解成為以鈣橋聯結的雙鏈分子FⅤa。其裂解位點為精氨酸709-絲氨酸710,精氨酸1018-絲氨酸1019,和精氨酸1545-絲氨酸1546共3個位點。輕鏈(A3-C1-C2)有磷脂、凝血酶原和APC結合位點;重鏈(A1-A2)和輕鏈在連接FⅩa上均是必須的。FⅤa被APC滅活(存在蛋白S、Ca2 和磷脂時)。FⅤ抗原測定表明大多數純合子缺乏FⅤ,僅少數有功能異常的FⅤ。一些突變引起FⅤ缺乏。錯義突變丙221-纈使FⅤ活性降低。外顯子16中nt5509G→A產生的丙1779-蘇替代導致FⅤ的部分缺乏。另一種突變為外顯子13中4個堿基的缺失導致停止密碼的出現,使合成的FⅤ缺失部分B區、A3、C1和C2區。FⅤ精506谷(FⅤ Leiden)突變,遺傳性APC抵抗大部分與這種分子缺陷的雜合子有關。其雙重雜合子盡管FⅤ活性降低,但止血正常,由於為APC抵抗的表型,可能出現血栓形成。
本病僅純合子患者有出血癥狀。其FⅤ:C常小於10%。表現為皮膚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創傷或拔牙後出血,手術後可出現嚴重出血,血尿和消化道出血也有發生。肌肉和關節出血少見,但也有發生,腦出血罕見。由於血小板FⅤ缺乏,血小板凝血質功能減弱。有些患者血漿FⅤ很低,僅有輕微出血癥狀。出血癥狀與血小板FⅤ的含量的相關性好於與血漿FⅤ水平的相關性。FⅤ Quebec常染色體遺傳,出血癥狀嚴重。血小板FⅤ活性為正常的2%~4%,是繼發於血小板缺陷的FⅤ活性缺陷。FⅤ水平在正常2%~14%的患者出現靜脈或動脈血栓已有報道。雜合子病例FⅤ活性為正常的26%~60%,無出血癥狀。
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診斷本病。FⅤ:C測定具有診斷意義。
建立遺傳咨詢,嚴格婚前檢查,加強產前診斷減少患兒的出生。
保健品查詢遺傳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癥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遺傳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癥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出血嚴重的病例需替代治療。目前尚不明確血漿FⅤ水平需多少才能維持正常止血機制。一般認為FⅤ達到25%可進行手術。FⅤ在4℃不穩定,應輸註新鮮血漿或新鮮冰凍血漿,也可輸註濃縮血小板,其FⅤ約占總量的20%。冷沉淀中FⅤ不能濃縮,效果不如FⅧ。一般輸註新鮮血漿15~25ml/kg,可提高FⅤ水平15%~30%,可根據FⅤ:C測定水平和止血效果調整。FⅤ半衰期約12~14 h,每天用藥1~2次。除進行手術外,預防治療一般不需要。輸註濃縮血小板一般用於急性出血時,需註意血小板同種抗體的產生。鼻出血、牙齦出血等輕微出血可用氨基己酸和局部止血,效果良好。
存在FⅤ抑制物的患者,有報道輸註血小板止血成功的病例。有用免疫抑制藥和血漿置換成功去除抑制物的病例,也有失敗死亡的病例。
(二)預後
患者預後與出血的嚴重性有關,嚴重病例與血友病相似。由於嚴重病例很少,多數病例可能很少有感染血行傳播病毒的危險。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遺傳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