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溢飲介紹

  溢飲是飲病之一(屬《金匱要略》四飲之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肝脈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此病之飲邪主要泛溢於體表肌膚和四肢。臨床兼見身體痛重,支節煩疼;亦可兼見咳喘、胸悶、乏力等癥。宜溫肺化飲,發汗驅邪。用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桂苓神術湯等方。參見四飲、痰飲。


原因

  溢飲是因飲食不節,或情志失調,年高體弱,陽氣素虛等,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氣機阻滯,水濕內停。以頭面、下肢或全身浮腫,畏冷,乏力等為主要表現的水腫類疾病。


症狀

溢飲早期癥狀有哪些?

  [診斷依據]

  1.幾乎隻發生於婦女,水腫往往與月經有關,呈周期性,中年占多數。

  2.晨起眼瞼浮腫,鼻梁變厚,面和手指發緊,隨後乳房發脹不適,腹部膨脹,繼而移行到下身,足、踝和小腿明顯水腫,至傍晚或夜間活動終瞭時最明顯。

  3.可有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甚至錯亂,月經紊亂,天氣炎熱可加重水腫,可有頭痛,惡心,指端麻木等癥。

  4.實驗室檢查可無特殊異常。有的病人立臥位水試驗失常,立位尿量低於臥位尿量50%以上(特發性水腫)。


飲食保健

溢飲吃什麼好?

 


護理

溢飲應該如何護理?

  在中醫裡,“水飲”是一個並列關系的復合詞,稀而清者為“水”,比如汗液、小便等;稀而粘者為“飲”,比如痰、鼻涕等。水和飲出現某些異常瞭,就成為“飲證”,也叫水飲病。我們在這裡說的水飲,指的就是所有不正常的水,包括瞭平時所說的痰、濕、水、飲等。

  痰和鼻涕是重要信號,其實健康的人也會有痰或鼻涕,但痰和鼻涕到瞭一定程度就是病,往往是由於體內有水飲,所以這些人在感冒時才更多的容易表現為鼻塞、流清涕等等表現。

  上面說到的汗液、小便、痰和鼻涕,都是人的排泄物,人隻有排泄正常,才能健康,如果排泄出現問題,該排泄出來的留在體內瞭,就是水飲,就必有病。


治療

溢飲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暫無相關資料.

保健品查詢溢飲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

  1.氣滯水停證:肢體或全身水腫,脅肋滿痛,脘腹痞滿,納食減少,噯氣不舒,小便短少,舌淡,脈弦。理氣消腫。

  2.脾腎陽虛水停證:周身浮腫,腰膝酸軟,食少腹脹,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夜尿清長,舌質淡苔白,兩尺脈弱。溫補脾腎、利水消腫。

  3.肝腎陰虛證:兩目微腫,頭暈耳鳴,少寐健忘,手足心熱,脅肋隱痛,面色潮紅,口咽幹燥,舌紅少苔,脈弦細。滋補肝腎;

  4.水濕浸漬證: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沉緩。利水消腫。

  5..血瘀水停證:面目或肢體微腫,面色黧黑,唇舌肌膚有瘀點,舌苔薄膩,脈弦或濡。化瘀利水。

  6.氣血兩虛證:肢體浮腫,小便短少,神疲乏力,頭暈眼花,食少腹脹,面色無華,月經量少色淡,唇舌色淡,脈細無力。補益氣血。

中藥材查詢溢飲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溢飲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溢飲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溢飲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鑒別診斷]

  1.心衰:水腫從下肢開始,心悸怔忡明顯,不能幹臥,唇指紫紺。

  2.腎水:水腫多從眼瞼開始,逐漸延及全身,小便常見蛋白尿、管型尿等。

  3.脾水:肢體水腫,全身消瘦,腹脹疲乏等癥明顯,血漿白蛋白低,多有長期營養不良史。


並發症

溢飲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肢體腫脹,精神錯亂,神疲乏力,腰膝酸軟。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溢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