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郁證介紹

  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臨床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脅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復雜癥狀。西醫中的神經衰弱、癔病、精神抑鬱證及更年期綜合癥等,有以上表現者,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原因

  【病因病機】

  主要與情志內傷和臟氣素弱有關。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肝氣鬱結,而成氣鬱;氣鬱日久化火,則肝火上炎,而成火鬱;思慮過度,精神緊張,或肝鬱橫犯脾土,使脾失健運,水濕停聚,而成痰鬱;情志過極,損傷心神,心神失守,而成精神惑亂;病變日久,損及肝腎心脾,使心脾兩虛,或肝腎不足,心失所養;總之,當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使心神失養或被擾,氣機運行失暢,均可出現鬱證。


症狀

鬱證早期癥狀有哪些?

  診斷要點

  1.以憂鬱不暢,情緒不寧,胸脅脹滿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臠,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癥狀。

  2.患者大多數有憂愁,焦慮、悲哀、恐懼、憤懣等情志內傷的病史。並且鬱證病情的反復常與情志因素密切相關。

  3.多發於青中年女性。無其它病證的癥狀及體征。


飲食保健

鬱證吃什麼好?

護理

鬱證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鬱證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辨證論治

  肝氣鬱結型

  【證見】 精神抑鬱,善嘆息,噯氣,胸脅脹痛,腹脹納呆。苔薄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解鬱。

  【方藥】

  1.主方逍遙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柴胡12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佛手9克,鬱金10克,枳殼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肝鬱化火者,可加牡丹皮10克、梔子10克、龍膽草6克。

  2.中成藥逍遙丸,每次10-15克,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蘇梗合劑(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蘇梗25克,柴胡、陳皮、青皮、枳實、薤白、升麻、旋覆花、瓜蔞各10克,厚樸、香附各15克。水煎服。

  (2)解抑清心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柴胡、制香附各10克,龍骨、牡蠣、石菖蒲各20克,廣鬱金、生地黃各15克,黃連8克,淡竹葉6克,朱砂2克。水煎服。

  氣滯痰鬱型

  【證見】 咽中不適,如有異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飲食自如,並隨情志變化或輕或重,胸脅脹悶。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 化痰利氣解鬱。

  【方藥】

  1.主方半夏厚樸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樸lO克,蘇葉9克,茯苓12克,柴胡10克,枳殼6克,香附9克,生薑6克。水煎服。

  若痰鬱化熱者,加黃芩10克、瓜蔞皮9克、川貝母10克。

  2.單方驗方

  (1)牛豆半樸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半夏、茯苓、蘇葉、牛蒡子、山豆根各9克,厚樸6克,生薑3片。水煎服。

  (2)暢舒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旋覆花(包)、黨參、法半夏、炙甘草、酸棗仁、柏子仁各10克,代赭石(先煎)、大棗各30克,生薑3片。水煎服。

  憂鬱傷神型

  【證見】 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善哭,時時欠伸,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 養心安神。

  【方藥】

  1.主方甘麥大棗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浮小麥30克,甘草10克,大棗15克,茯神12克,熟棗仁15克,合歡花12克。水煎服。

  2.中成藥安神補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

  3.單方驗方柔意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炙甘草、大棗、白芍各6克,淮小麥、牡蠣各30克,百合、生地黃、龍齒、黑芝麻各12克,麥冬、柏子仁、竹茹各9克,陳皮2.4克。水煎服。

  心脾兩虛型

  【證見】 多思善慮,心悸膽怯,面色不華,頭暈神疲,納呆。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 健脾養心,益氣養血。

  【方藥】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黃芪20克,黨參18克,白術12克,茯神12克,遠志6克,酸棗仁15克,當歸12克,龍眼肉10克,鬱金12克,大棗5枚。水煎服。

  2.中成藥

  (1)補血寧神片,每次5片,每日3次。

  (2)歸脾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健脾養心湯(彭文傑等《中醫雜志》1986.7)

  處方:朱茯神、黃芪、人參、遠志、甘草、酸棗仁、當歸、龍眼肉、制附子、龍骨、白術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陰虛火旺型

  【證見】 眩暈,心悸,少寐,心煩易怒,或遺精腰酸。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 滋陰清熱,安神。

  【方藥】

  1.主方滋水清肝飲(高鼓峰《醫宗已任篇》)加減

  處方:山茱萸12克,生地黃15克,山藥15克,茯苓10克,牡丹皮9克,白芍12克,梔子9克,黃柏6克,熟棗仁15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

  2.中成藥知柏地黃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養陰安神湯(徐勤治等《遼寧中醫雜志》1980.6)

  處方:酸棗仁、浮小麥、珍珠母各30克,白芍、麥冬各15克,黃芩、牡丹皮、生地黃各10克,黃連、阿膠各6克。水煎服。

保健品查詢鬱證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鬱證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鬱證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鬱證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鬱證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鬱證梅核氣與虛火喉痹

  梅核氣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邰而起病, 自覺咽中有物梗塞,但無咽痛及吞咽困難,咽中梗塞的感覺與情緒波動有關,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時,癥狀可減輕或消失,而當心情抑鬱或註意力集中於咽部時,則梗塞感覺加重。虛火喉痹則以青中年男性發病較多,多因感冒,長期吸煙飲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發,咽部除有異物感外,尚覺咽幹、灼熱、咽癢,咽部癥狀與情緒無關,但過度辛勞或感受外邪則易加劇。

  2.鬱證梅核氣與噎膈

  梅核氣應當與噎膈相鑒別。梅核氣的診斷要點如上所述。噎膈多見於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梗塞的感覺主要在胸骨後的部位,吞咽因難的程度日漸加重,作食管檢查常有異常發現。

  3.鬱證臟躁與癲證

  臟躁多發於青中年婦女,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間歇性發作,在不發作時可如常人。而癲證則多發於青壯年,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別,病程遷延,心神失常的癥狀極少自行緩解。


並發症

鬱證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心煩易怒,精神不振,虛煩不寐,神疲乏力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郁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