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氣是肝之積,生在左脅下,腫塊狀如“復杯”一樣,邊緣清楚,按之不移;經久不愈,病人出現咳嗽氣逆,發瘧疾,連年不斷本病類似西醫學所說巨脾癥、門脈高壓癥。
伏梁是心之積,生在胃脘臍上,腸胃之外,腫塊狀如“臂”,起於臍上,上至胃脘,固定不移,腫塊內裹膿血,經久不愈,使病人出現胃脘煩悶,腹痛吐血浮腫等癥,每多積破膿血流溢而死,故予後不良。當於西醫某些良性或惡性腫瘤。
痞氣是脾之積,生在肖脘部,腫塊狀如“復盤”祥;經久不愈,病人出現四肢無力,黃疸,形體消瘦。
息賁是肺之積,位於右脅下,腫塊狀如“復杯”樣,經久不愈,病人出現凜寒發熱喘息咳嗽,致肺氣壅塞,息賁上氣。相當於西醫的肺癌。
奔豚是腎之積,發作時,從少腹至心下,如豚之奔走,或上逆或下行,無固定時間,日久不愈,可見氣逆喘息,骨痿少氣等癥。從證候表現看,類於現代醫學的胃腸神經官能癥,而出現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
肥氣[辨證論治]
1.肝脾瘀滯證:左脅下及腹部積塊明顯腫大,硬痛不移,腹部青筋暴露,可見齒衄、鼻衄或紫斑,時有寒熱,女子可有月事不下,舌質紫暗或見瘀斑,脈弦澀。疏肝通絡、化瘀消積。
2.血虛挾瘀證:左脅下及腹部積塊堅硬壓痛,飲食大減,神疲,氣短、乏力,面色萎黃,唇甲無華,消瘦脫形,舌質淡紫少苔,脈細弱或弦細。補益氣血、活血化瘀。
伏梁治宜化瘀消積,用伏梁丸等方。
痞氣治宜痞氣丸、烏頭丸,或大七氣湯下紅丸子等方。
息賁治宜清降肺氣,滌痰泄熱為主。
息賁湯:半夏、桂心、人參、吳茱萸、桑白皮、葶藶、甘草。
五靈丸:五靈脂、川烏、沒藥、乳香。
賁豚治宜補氣健脾,辛溫散結,選用奔豚丸或增損五積丸。
中藥材查詢五積西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五積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