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現健康帶病毒者。患者在發病前6~8小時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顯的病毒血癥,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間,輕型患者數量為典型患者的10倍,隱性感染者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傳染源,叢林山區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傢畜雖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學證據,但作為傳染源,尚未能確定。
傳播媒介:伊蚊,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廣東、廣西多為白紋伊蚊傳播,而雷州半島、廣西沿海、海南省和東南亞地區以埃及伊蚊為主。伊蚊隻要與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在蚊體內復制8--14天後即具有傳染性,傳染期長者可達174日。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因在捕獲伊蚊的卵巢中檢出登革病毒顆粒,推測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儲存宿主。
易感人群:在新疫區普遍易感。1980年在廣東流行中,最小年齡3個月,最大86歲,但以青壯年發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區,20歲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檢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體,因而發病者多為兒童。
(二)發病機制
登革病毒經伊蚊叮咬進入人體後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復制,然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定位於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中的登革病毒繼續進行復制,再次釋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並引起臨床癥狀與體征。機體產生的抗登革病毒抗體與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系統,導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導致血管水腫和破裂。登革病毒的復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導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出血傾向。
病理改變表現為肝、腎、心和腦等器官的退行性變,出現心內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腸黏膜、肌肉、皮膚及中樞神經系統不同程度的水腫和出血。皮疹活檢可見小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管周圍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瘀斑中有廣泛性血管外溢血。腦膜腦炎型患者可見蛛網膜下腔和腦實質灶性出血、腦水腫及腦軟化。重型患者可有肝小葉中央灶性壞死及淤膽,小葉性肺炎和間質性肺炎等。
【臨床表現】
登革熱臨床表現主要以出血傾向和皮疹為其特點,除此之外,還有全身疼痛、發熱、乏力癥狀。根據臨床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不同,一般分為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三型。臨床上將登革熱分為典型、輕型與重型。登革出血熱分為無休克的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綜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潛伏期通常為5~8天。
1.典型(普通型)登革熱
(1)發熱: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戰癥狀,高熱,24~36h內體溫升高達39~40℃,多數患者表現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大部分患者經治療5~7天後,體溫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少數患者於發熱3~5天後體溫降至正常,1天後再度上升,稱為雙峰熱或馬鞍熱(saddle fever)。發熱時常伴較劇烈眼眶痛,肌肉、頭痛、骨及關節疼痛,極度乏力,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胃腸道癥狀。患者於發熱期的呼吸、脈搏加快。早期體征有顏面、頸、胸皮膚潮紅,眼結合膜充血及淺表淋巴結腫大。恢復期常因顯著衰弱而需數周後才能完全恢復正常。兒童病例起病可較緩慢,毒血癥狀較輕,恢復亦常較快。
(2)出血:出血多發生於病程的第5~8天。25%~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如牙齦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皮膚、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圍的大小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關系。皮膚或黏膜下出血范圍的直徑不超過2mm者稱為出血點,直徑為3~5mm者稱為紫癜,直徑為5mm以上者稱為瘀斑。當出血灶的皮膚明顯隆起時稱為血腫,可見於嚴重出血的病例。束臂試驗亦稱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可用於疑似本病病例檢查。檢查方法是在前臂屈側面肘彎下4cm處畫一直徑為5cm的圓圈,仔細觀察圓圈皮膚有無出血點,如果發現出血點則用墨水筆標出。然後用血壓計的袖帶束於該側上臂,先測定血壓,再使其保持於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維持8min後解除壓力。待皮膚顏色恢復正常(約2min)後,計算圓圈內皮膚出血點的數目,減去原有出血點的數目。若兩者之差大於10則為陽性。登革熱患者的束臂試驗常呈陽性。由於束臂試驗有可能使存在嚴重出血傾向患者的試驗前臂出現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試驗不宜過多施行。
(3)皮疹:常於病程的第3~6天出現,多為斑丘疹,可呈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點)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時出現兩種或多種皮疹。皮疹多先見於軀幹,然後逐漸向四肢、頭面部蔓延,最後分佈於全身皮膚。皮疹多有癢感,大部分不脫屑,持續3~5天後逐漸消退。
(4)其他:約1/4病例有輕度肝大,個別病例可有黃疸,但脾大少見。
2.輕型登革熱 癥狀和體征較典型登革熱輕,表現為發熱較低,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不出疹,無出血傾向,但淺表淋巴結亦常腫大,病程常短於5天。流行期間輕型病例較多,由於其臨床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與急性上呼吸道炎,癥狀較輕,故較易被忽視而漏診。
3.重型登革熱 早期臨床表現類似典型登革熱,但發熱3~5天後病情突然加重。表現為腦膜腦炎,出現劇烈頭痛、嘔吐、譫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縮小等。此型病情兇險,進展迅速,可於24h內死於中樞性呼吸衰竭。
4.登革出血熱
分為兩型即較輕的登革出血熱和較重的登革休克綜合征 。
1)登革出血熱
開始表現為典型登革熱。但其肌痛、腰痛、發熱、但骨、關節痛不明顯,而鼻衄、嘔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癥狀嚴重。常有兩個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於100ml、血濃縮,紅細胞壓積增加20%以上,血小板計數<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雖小,但出血部位位於腦、心臟、腎上腺等重要臟器而危及生命。
2)登革休克綜合征
具有典型登革熱癥狀;在病程中或退熱後,病情會突然加重,有明顯出血傾向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皮膚濕冷,脈快而弱,脈壓差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煩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搶險,可於4~6小時內死亡。
【實驗診斷】
血清學試驗的病毒學分離,是確診本病的最可靠手段,也能為流行病學分析、指導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血清學試驗標本的采集與送檢:病例初診時,在發病3日內者應盡快用無菌手段和器材采取到靜脈血2~3ml,分離血清後密封編號,低溫保存,待3~4周(恢復期)取血清後,冷凍下連同送檢單一起上送,作雙相血清學試驗。
(2)常用血清學試驗結果判斷: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和雙相血清滴度,呈四倍或四倍以上增長者,可判為陽性;單項血清補體結合試驗滴度≥1/32、血凝抑制試驗滴度≥1/1280、中和試驗的中和指數≥50可判為陽性。
(3)病毒分離:目前采用白紋伊蚊細胞純系c6/36株或1~3日齡乳鼠分離的方法。乳鼠接種最好在病人床前進行,可提高病毒分離陽性率。上送血清或全血標本必須冷藏,有條件時,用液氮罐保存更好。
【診斷依據】
1.流行病學資料 生活在登革熱流行區或發病前15天內去過登革熱流行區,發病於本病流行季節,發病前3~15天曾有被伊蟲叮咬史。特別是當某地於短期間內出現大量發高熱的病例時,更應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2.臨床特征 突然起病,畏寒、發熱,伴全身疼痛、明顯乏力、惡心、嘔吐,出皮疹,皮下出血,淺表淋巴結腫大,束臂試驗陽性。
3.實驗室檢查若患者隻有符合登革熱診斷的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表現,而無實驗室病原特異性檢查的依據,則隻可作為疑似病例。若患者在符合“疑似病例”的基礎上,再有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G抗體陽性,則可作為臨床診斷病例。若患者有符合登革熱診斷的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表現,再加上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M抗體陽性,或雙份血清,恢復期特異性Ig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更高增長,或在血清中分離出登革病毒,則可明確診斷,成為確診病例。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以發病前1d至發病後5d傳染性最強,輕型和隱性感染者可能是重要的傳染源。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伊蚊,其次為白紋伊蚊。蚊蟲吸血受染後8-14d才有傳染性,再次叮人即可傳播疾病。伊蚊受染後終身具傳染性,登革熱病毒在白紋伊蚊的唾液腺及神經細胞中可大量復制。病毒在蚊體內可經卵傳代,故伊蚊又是本病毒的儲存宿主。感染後對同型病毒有鞏固的免疫力,並可維持多年,對異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的免疫力。流行季節與各地氣候、蚊蟲繁殖情況有關,廣東省為5-10月,海南省為3-10月。
預防:
一、預防登革熱要處理孳生地、消滅蚊蚴:
1、疏通溝渠、下水道,防止積水,填平窪地、翻盆倒罐清除積水。
2、盡量避免用清水養植植物,對於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把所有用過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摧毀白紋伊蚊孳生地。
二、預防登革熱要殺滅成蚊:在住宅、辦公室、醫院等及其他公共場所可采用藥物殺滅成蚊。目前可采用下列幾種:
1、敵敵畏: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及煙薰,特點是速效,迅速殺死成蚊。對人畜有毒性。使用時須小心,註意安全。
2、三氯殺蟲酯(7504):對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及煙薰,特點是見效慢,但保持時間長,7~10天仍有效。可與敵敵畏混合使用,比例為4:1或3:1,其優點是速效且持續時間長。
3、人工合成除蟲菊酯類:其制劑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特點是殺蟲效果強,對人畜毒性低。
4、溴氰菊酯:屬於觸殺藥(即接觸中毒)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殺蟲作用強,對人畜毒性低。
三、預防登革熱要認真做好個人防護
1、養成睡覺時放蚊帳的習慣。亦可用防蚊油塗搽暴露皮膚,室內可點燃蚊香。
2、到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或生活,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蚊蟲驅避藥物;
3、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四、預防登革熱要隔斷人為傳染:一旦有病人發生,要早就診,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避免向周圍健康人群傳播,病人在起病日算起應隔離防蚊叮咬5天。
保健品查詢登革熱中醫治療方法1.中醫療法:
一、發熱期。癥狀:惡寒高熱、頭身疼痛、嘔吐腹瀉、舌紅苔黃膩、脈浮數。治法:解表清氣、化濕清熱。常用中藥:銀花、連翹、淡竹葉、板藍根、石膏、藿香、牛蒡子、薄荷、黃芩、麥冬、玄參等。
二、出疹期及出血。癥狀:高熱煩渴、斑疹外發、皮膚淤斑淤疹、便血、嘔吐、腹瀉、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常用中藥: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梔子、黃連、黃芩、玄參、紫草、生地榆等。
三、休克期。癥狀:面白肢冷、煩躁不安、體溫下降、血壓下降、脈細弱。治法:益氣固脫、回陽救逆。常用中藥:人參、五味子、麥冬、熟附子等。
四、恢復期。癥狀:少氣無力、食欲不振、懶言、舌淡、脈細。治法:健脾和胃、益氣養陰。常用中藥:太子參、茯苓、白術、石斛、扁豆、麥冬、麥芽、知母等。
中藥材查詢登革熱西醫治療方法應盡可能做到及早發現、早隔離、早就地治療患者。目前對本病尚無確切有效的病原治療藥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對癥治療措施。
治療宜采用綜合治療措施,目前尚無特效療法。高熱病人可酌情靜脈輸液,每日1000-l500ml,但需註意防止輸液反應,有輸液反應時立即給地塞米松10mg靜脈推註,並觀察病情變化。登革出血熱,有休克、出血等嚴重癥狀,需積極處理。休克者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可選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鹽液、葡萄糖鹽水等,首次液體300-500ml快速靜脈輸入,必要時可輸血漿或加用血管活性藥。大出血病人應輸新鮮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氫氧化鋁凝膠、雲南白藥、西咪替丁(甲氰咪胍)等。對子宮出血者,可用宮縮劑。有腦水腫者,用20%甘露醇250mI和地塞米松10mg靜脈推註。抽搐者可用地西泮(安定)緩慢靜脈註射。
1.一般及支持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給予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防蚊隔離至病程的第7天。對典型和重型病例應加強護理,註意口腔和皮膚清潔,保持每日有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暢。
2.對癥治療
(1) 高熱應以物理降溫為主。對出血癥狀明顯的患者,應避免酒精擦浴。解熱鎮痛劑對本病退熱不理想,且可誘發G-6PD缺乏的患者發生溶血,應謹慎使用。對中毒癥狀嚴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口服強的松5mg3次/日。
(2) 維持水電平衡 對於大汗或腹瀉者應鼓勵患者口服補液,對頻繁嘔吐、不能進食或有脫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應及時靜脈輸液,但應高度警惕輸液反應致使病情加重,及導致腦膜腦炎型病例發生。
(3) 有出血傾向者可選用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C及K等止血藥物。對大出血病例,應輸入新鮮全血或血小板,大劑量維生素K1靜脈滴註,口服雲南白藥等,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4) 休克病例應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並加用血漿和代血漿,合並DIC的患者,不宜輸全血,避免血液濃縮。
(5) 腦型病例應及時選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靜脈註入,同時靜脈滴註地塞米松,以降低顱內壓,防止腦疝發生。
(6)降低顱內壓:對劇烈頭痛、出現顱內高壓癥的病例應及時應用20%甘露醇註射液250~500ml快速靜脈滴註,必要時於6~8h後重復應用。同時靜脈滴註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於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對呼吸中樞受抑制的患者,應及時應用人工呼吸機治療,並作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和血液酸堿度監測。
預後
登革熱是一種具自限性傾向的傳染病,無並發癥患者的病程約為10天。本病通常預後良好,病死率約為3/10萬。死亡病例多為重型患者,主要致死原因為中樞性呼吸衰竭。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登革熱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一般常規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病後白細胞即減少,第4~5d降至低點(2×109/L),退熱後1周恢復正常,分類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高。可見中毒顆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減少,最低可達13×109/L。
2.尿常規 可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有時有管型。
3.周圍血象 登革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起病時即有減少,至出疹期尤為明顯;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也見降低,並有明顯核左移現象,有異常淋巴細胞,退熱後1周血象恢復正常。
登革出血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增多,後者見於嚴重病例及有繼發感染者,一般在1萬/mm3以上。血小板減少,最低可達1萬/mm3以下。
(二)病毒分離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種於白紋伊蚊細胞株(C6/36)、分離病毒後須經型特異性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加以鑒定。
(三)血清免疫學檢查 取雙份血清作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以血凝抑制試驗的靈敏性較高,而以補結合試驗最具特異性。恢復期單份標本補體結合抗體效價達到1∶32以上有診斷意義;雙份血清效價遞升4倍以上可確診。
(四)其他 在登革出血熱病例中尚可血液濃縮,出、凝血時間延長,血清谷草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電解質紊亂,血白蛋白降低,代謝性酸中毒等。各種凝血因子輕度降低,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降解物輕至中度增加。並數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表現。
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黃熱病、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瘧疾、傷寒、麻疹、猩紅熱、藥疹等鑒別。登革出血熱需與流行性出血熱、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癥、立克次體病等相區別。
1.流行性感冒 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癥狀較明顯,皮疹少見,無皮膚瘀點、瘀斑。
2.麻疹 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見。在病程的第2~3天,90%以上患者的口腔出現科氏斑。皮疹為斑丘疹,首先見於耳後發際,漸及前額、面、頸,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2~3天內遍及全身,最後見於手掌與足底。
3.猩紅熱 急性咽喉炎較明顯,表現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並可有膿性分泌物,頜下及頸淋巴結腫大、觸痛。發熱24h後開始出疹,始於耳後、頸部及上胸部,然後迅速蔓及全身。皮疹為彌漫充血性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退色,伴有癢感。面部充血而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形成口周蒼白圈。咽拭子培養可有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
4.流行性出血熱 亦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中毒癥狀、充血、出血、休克、少尿、高血容量綜合征。發熱,出血,休克與少尿依次出現很常見。休克常於退熱時發生。血液白細胞計數增高,異型淋巴細胞常超過10%,血小板減少。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質和膜狀物。血清中可檢出抗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IgG、IgM抗體。
5.鉤端螺旋體病 病前有疫水接觸史。急性發熱,眼結膜充血,結膜下出血,腓腸肌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患者走路時腓腸肌疼痛更為顯著。體檢時腓腸肌壓痛較明顯。血清中可檢出抗鉤端螺旋體的IgG、IgM抗體。
6.恙蟲病 發病前曾在灌木草叢中工作或坐臥。可於腫大、壓痛的淋巴結附近發現特征性焦痂或潰瘍。血清變形桿菌凝集試驗(外-斐反應)檢查,OXK凝集抗體效價達1∶160或以上有診斷意義。血液接種於小鼠腹腔,經飼養7~10天後可分離出恙蟲病立克次體。
7.敗血癥 常有原發性感染灶,如外傷化膿性病灶、肺炎、腸炎等。可出現遷徙性感染病灶,如肺膿腫、肝膿腫、腦膿腫等。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血液培養或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若血液培養與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有相同的細菌生長則更具明確診斷意義。
8.傷寒 持續發熱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癥狀,如表情淡漠、食欲缺乏、腹脹、便秘、相對緩脈,肝、脾大,右下腹壓痛等。病程的第2周可於胸腹部皮膚發現顏色淡紅、直徑為2~5mm、壓之退色、數目常在10個以下的玫瑰疹。外周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反應(傷寒桿菌血清凝集反應)中“O”抗體效價可在1∶80以上,“H”抗體效價可在1∶160以上。血液和骨髓培養可有傷寒桿菌生長。
9.瘧疾 間歇發作性寒戰、高熱、大量出汗,貧血和脾大。每次發作過程持續4~8h。間歇發作的周期有一定規律性,間日瘧、卵形瘧為每隔天發作1次,三日瘧為每隔2天發作一次。血液的厚、薄塗片經吉姆薩染色(Giemsa’s stain)後用顯微鏡油鏡檢查,發現瘧原蟲有明確診斷意義。
10.流行性乙型腦炎 高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搐,病理反射征與腦膜刺激征陽性。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腦脊液細胞數輕度增加,壓力和蛋白質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血清免疫學檢查,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有明確診斷意義。
1.急性血管內溶血 最為常見,發生率約為1%,多發生於紅細胞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排醬油樣小便、貧血、氣促、心率加快,尿標本檢查無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而潛血試驗呈強陽性。值得註意的是當發生急性血管內溶血時,血液中G6PD含量可在正常范圍,而於1個月後才出現含量缺陷。這是因為發生急性血管內溶血時,血液中G6PD缺陷的成熟、衰老紅細胞已裂解,剩下的是G6PD含量相對較多的年幼紅細胞,當其發育成熟、衰老時才逐漸出現G6PD缺陷所致。
2.精神異常 個別患者可並發感染性精神異常,尤其多見於有精神病傢族史的患者。
3.心肌炎 嚴重病例可發生心肌炎,主要表現為心跳、氣促、心率增快,可出現心律失常。
4.肝功能損害 輕度肝功能損害常見,主要表現為肝輕度腫大、邊緣銳利,質軟,肝功能檢查出現ALT、AST 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等升高。嚴重病例可發生總膽紅素(TBIL)升高,甚至出現肝腎綜合征。
5.尿毒癥 多見於登革出血熱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內溶血可促進尿毒癥的發生。
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可見於重型及登革出血熱患者,表現為呼吸急促、窘迫,煩躁,發紺,雙肺可聞幹、濕性囉音。動脈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Pa02)<8.0kPa(60mmHg),早期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02)常<4.7kPa(35mmHg),晚期PaCO2則可>6.0kPa(45mmHg)。
7.其他 其他可能發生的並發癥包括顱內高壓癥、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infectious polyradiculitis)和眼葡萄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