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蛇的分類: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類
1、以神經毒為主的毒蛇:有金環蛇,銀環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為主的毒蛇:有竹葉青、蝰蛇和龜殼花蛇等,毒液主要影響血液及循環系統,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臟衰竭。
3、兼有神經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大眼鏡蛇和眼鏡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經毒和血液毒的兩種特性。
(二)蛇毒的有效成份:
1、神經毒: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
2、心臟毒:主要作用於心臟引起心衰。
3、溶細胞毒:可使血細胞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發生壞死。
4、凝血素: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種酶:可引起溶血和組織破壞。
(三)蛇毒的毒性強度:各種毒蛇毒液的毒性強度是不同的,有的毒蛇傷人後死亡率高;有的僅引起癥狀,下表列出幾種毒蛇一次放毒量和致命的幹毒量的比較。
(二)發病機制
蛇毒可分為神經毒素和血液毒素。前者對中樞、周圍神經、神經肌肉傳導功能等產生損害作用,可引起驚厥、癱瘓和呼吸麻痹;後者對心血管和血液系統造成損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環衰竭、溶血和出血。由於蛇毒中的磷脂酶A和極體釋放的組胺、5-羥色胺、緩激肽等引起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產生明顯的水腫。
診斷蛇毒咬傷時要考慮並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否為蛇咬傷:道先必須明確除外蛇咬傷的可能性,其它動物也能使人致傷,如娛蚣咬傷、黃蜂螯傷,但後者致傷的局部均無典型的蛇傷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點:如蜈蚣咬傷後局部有橫行排列的兩個點狀牙痕,黃蜂或蠍子螯傷後局部為單個散在的傷痕。一般情況下,蜈蚣等致傷後,傷口較小,且無明顯的全身癥狀。
(二)是否為毒蛇咬傷: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傷情及全身表現來區別。毒蛇咬傷後,傷口局部常留有一對或3~4毒牙痕跡。且傷口周圍明顯腫脹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癥狀也較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後,局部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
(三)是哪一種毒蛇咬傷:準確判斷何種毒蛇致傷比較困難,從局部傷口的特點,可初步將神經毒的蛇傷和血液毒的蛇傷區別開來。再根據特有的臨床表現和參考牙距及牙痕形態,可進一步判斷毒蛇的種類。如眼鏡蛇咬傷病人瞳孔常常縮小,蝰蛇咬傷後半小時內可出現血尿,蝮蛇咬傷後可出現復視。
毒蛇頭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鮮明的花紋,上頜長有成對的毒牙,可與無毒蛇相區別。毒牙呈溝狀或管狀與毒腺相通,當包在腺體外的肌肉收縮時,將蛇毒經導管排於毒牙,註入被咬傷的人和動物體內。
被毒蛇咬傷後,病人出現癥狀的快慢及輕重與毒蛇種類、蛇毒的劑量與性質有明顯的關系。當然咬傷的部位、傷口的深淺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毒蛇在饑餓狀態下主動傷人時,排毒量大,後果嚴重。
(一)神經毒致傷的表現:傷口局部出現麻木,知覺喪失,或僅有輕微癢感。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約在傷後半小時後,,覺頭昏、嗜睡、惡心、嘔吐及乏力。重者出現吞咽困難、聲嘶、失語、眼瞼下垂及復視。最後可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及休克,致使機體缺氧、發紺、全身癱瘓。如搶救不及時則最後出現呼吸及循環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經毒吸收快,危險性大,又因局部癥狀輕,常被人忽略。傷合的第1-2天為危險期,一旦渡此期,癥狀就能很快好轉,而且治愈後不留任何後遺癥。
(二)血液毒致傷的表現:咬傷的局部迅速腫脹,並不斷向近側發展,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皮膚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如結膜下瘀血、鼻衄、嘔血、咳血及尿血等。個別病人還會出現胸腔、腹腔出血及顱內出血,最後導致出血性休克。病人何伴頭尾、惡心、嘔吐及腹瀉,關節疼痛及高熱。由於癥狀出現較早,一般救治較為及時,故死亡率可低於神經毒致傷的病人。但由於發病急,病程較持久,所以危險期也較長,治療過晚則後果嚴重。治愈後常留有局部及內臟的後遺癥。
(三)混合毒致傷的表現:兼有神經毒及血液毒的癥狀。從局部傷口看類似血液毒致傷,如局部紅腫、瘀斑、血泡、組織壞死及淋巴結炎等。從全身來看,又類似神經毒致傷。此類傷員死亡原因仍以神經毒為主。
患者飲食宜少吃什麼?
少吃辛辣,熱毒食物,禁煙忌酒。
患者應多吃什麼?
四種解毒食物:
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利尿和清暑止渴的作用。所以,每到夏天,人們都習慣於熬綠豆湯喝。有人還用綠豆皮做枕頭芯,它有清火明目和降血壓的作用。
蜂蜜生用性涼能清熱,熟食性溫可補中氣,味道甜柔具潤肺解毒功能。(本草綱目)把蜂蜜的作用總結為清熱、補中氣、解毒、潤燥、止痛,頗為全面。因此,印度民間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藥”。
苦盡甘來——苦瓜、苦菜、苦茶
一般說來,苦味食品都具解毒功能,口感略苦,收效甘甜,苦瓜近年風靡餐桌便充分說明瞭這一點。營養保健專傢告訴我們,苦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之功用。近年來,各國科學傢對苦瓜進行瞭更加深入的研究。印度科學傢發現,苦瓜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的物質,這種名為多肽--P的物質具有降低血糖的顯著作用。經動物實驗證明,多肽一P 可使嚴重糖尿病動物的血糖下降,而且不論註射、口服,療效均相同,因而營養學傢和醫生推薦把苦瓜做為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蒜可殺菌——大蒜、野蒜
三辛殺菌,盡人皆知。尤其生蒜的消毒滅菌作用,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近代人們發現,大蒜對於預防痢疾,防治慢性活動性肝炎、肺結核均有稗益。1982年美國維斯康森大學科學傢經過4年的研究實驗,證明大蒜還具有降低人體內部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腦血管動脈硬化、高脂癥均有一定療效。
食療方:1.活泥鰍2000克,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凈腸內廢物。次日放幹燥箱內烘幹或焙幹,研末裝瓶。每日1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日為一療程。有溫中益氣,解毒功效。
2.茵陳、車前草各100克(或車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濕清熱功效。
3.茵陳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茵陳洗凈,煎汁,去渣,入粳米後,加水適量,煮粥欲熟時,加入適量白糖稍煮1~2分鐘即可。每日服2~3次,7~10日為一療程。有清利濕熱、退黃疸功效。適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4.酸棗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時,加白糖適量。每日服1次。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有降低轉氨酶作用。
5.枸杞子30克,母雞1隻,清湯1250克,料酒10克。將母雞在雞肛門部開膛,挖去內臟,洗凈;將枸杞洗凈裝入雞腹內,然後放入缽內(雞腹部向上),擺上蔥、薑,註入清湯,加鹽、料酒、胡椒面,隔水蒸2小時取出,揀去薑、蔥,調好咸淡即成。每日2次,吃肉喝湯,有保肝益精、養陰明目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變、貧血等患者。
6.鮮芹菜100~150克,洗凈,搗爛取汁,加蜂蜜燉服,每日1次。有清熱解毒、養肝功效。、
阻止毒液吸收
被咬傷後,蛇毒在3-5分鐘內就迅速進入體內,應盡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
1.綁紮法: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現場容易辦到的一種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即在被毒蛇咬傷後,立即用佈條類、手巾或繃帶等物,在傷肢近側5-10公分處或在傷指(趾)根部予以綁紮,以減少靜脈及淋巴液的回流,從而達到暫時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後送途中應每隔20分鐘松綁一次,每次1-2分鐘,以防止肢瘀血及組織壞死。待傷口得到徹底清創處理和服用蛇藥片3-4小時後,才能解除綁帶。
2.冰敷法:有條件時,在綁紮的同時用冰塊敷於傷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縮,減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將傷肢或傷指浸入4-7°C的冷水中,3-4小時後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續24-36小時即可,但局部降溫的同時要註意全身的保暖。
3.傷肢制動:受傷後走動要緩慢,不能奔跑,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將傷肢臨時制動後放於低位,送往醫療站。必要時可給適量 的鎮靜,使病人保持安靜。
毒蛇咬傷後現場急救很重要,應采取各種措施,迅速排出毒並防止毒液的吸收與擴散。到達有條件的醫療站後,應繼續采取綜合措施,如徹底清創,內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藥片,抗蛇毒血清的應用及全身的支持療法。
預防:
蛇咬傷嚴重的威脅著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應在危害最大的地區,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盡量減少蛇咬傷的發病率,降低死亡率。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蛇傷防治網,從組織上及人力上予以落實,做到任務明確,專人負責。其次要發動群眾搞好住宅周圍的環境衛生,徹底產除雜草,清理亂石,堵塞洞穴,消滅毒蛇的隱蔽場所,經常開展滅蛇及捕蛇工作。同時要搞好預防蛇傷的基本知識。在野外從事勞動生產的人員,進入草叢前,應先用棍棒驅趕毒蛇,在深山叢林中作業與執勤時,要隨時註意觀察周圍情況,及時排除隱患,應穿好長袖上衣,長褲及鞋襪,必要時戴好草帽。遇到毒蛇時不要驚慌失措,應采用左、右拐彎的走動來躲避追趕的毒蛇,或是站在原處,面向毒蛇,註意來勢左右避開,尋找機會拾起樹枝自衛。四肢塗擦防蛇藥液及口眼蛇傷解毒片,均能起到預防蛇傷的作用。
保健品查詢毒蛇咬傷中醫治療方法中醫辨證治療對毒蛇咬傷的治療,根據不同類型毒蛇咬傷後出現不同癥狀,進行辨證立法,處方用藥.風毒癥-活血通絡、祛風解毒-活血祛風解毒湯;火毒癥-清熱瀉火、涼血活血-龍膽瀉肝湯合五味 消毒飲加減;風火毒癥-清熱解毒、涼血熄風-黃連解毒湯合五 虎追風湯加減;蛇毒內陷癥-清營涼血解毒-清營湯加減.
治療應活血化瘀消腫為主,可煎服乳香、沒藥、當歸尾、各10g。外敷三七粉。
中藥材查詢毒蛇咬傷西醫治療方法毒蛇咬傷後的數日內病情較重,中毒癥狀有明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紊亂和休克,嚴重者會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溶血性貧血。因而積極的全身治療及糾正主要臟器的功能是重要的。血壓低時應及時給輸血和補液,抗休克治療,呼吸微弱時給以呼吸興奮劑和吸氧,必要時進行輔助性呼吸。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抗組織胺類藥物的應用,對中和毒素和減輕毒性癥狀有一定的作用。全身抗感染藥物,對防治局部組織的壞死是重要的,常規註射TAT以預防破傷風的發生。
1.抗蛇毒血清:2、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3、莨菪類藥:4、呼吸興奮劑的應用:5、抗生素和清熱解毒中藥:6、破傷風抗毒素:7、支持療法8、烏司他丁(天普洛安,Ulinastatin For Injection):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毒蛇咬傷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傷口可見到多個細而淺的齒痕,排列成橢圓形鋸齒狀,無明顯局部腫痛和淋巴系統炎癥反應,亦無全身癥狀,則多為無毒蛇。
毒蛇、無毒蛇咬傷後主要區別 | ||
項 目 |
毒 蛇 |
無 毒 蛇 |
牙 痕 |
大牙痕,深、紫黑(銀環蛇、海蛇除外) |
牙痕小、淺、色淡,呈鋸齒狀 |
疼 痛 |
灼燒、疼痛、范圍擴展快,(銀環蛇除外) |
痛,不擴展,不明顯加劇加劇 |
出 血 |
常出血、周圍瘀斑、水泡 |
少出血或不出血、無斑、水泡 |
腫 脹 |
紅、腫顯著、擴展快,(銀環蛇、海蛇除外) |
紅腫不顯著不擴展 |
淋巴結 |
近處淋巴結腫大、觸痛 |
不腫大、無觸痛 |
出 血 |
常出血、周圍瘀斑、水泡 |
少出血或不出血、無斑、水泡 |
全身癥狀 |
不同種類,癥狀不同 |
無 |
蜂毒毒液主要成分為蟻酸、神經毒素、組織胺。有些蜂毒可致溶血和出血。主要表現為螫傷後傷口局部紅、腫、痛。有時可有發熱、頭痛等。對蜂毒過敏時可出現全身蕁麻疹,過敏休克、喉頭痙攣等,但局部無牙痕可見。結合受傷環境或病史可與毒蛇咬傷鑒別。
(3)與蜈蚣咬傷鑒別
蜈蚣毒液含有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如組織胺樣物質、溶血蛋白質等,臨床表現有局部紅、腫、痛,或局部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全身可有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或有過敏休克等發生。無局部牙痕,可與毒蛇咬傷相區別。
(4)與蠍子螫傷鑒別
我國東北毒蠍其毒力近於眼鏡蛇毒,可致命.有毒成分主要為神經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等。螫傷後局部疼痛,無紅腫,被大蠍螫傷後,表現為呼吸加快、流涎、出汗。全身疼痛,口及舌肌強直,累及心肌則發生低血壓、肺水腫等,主要根據局部無牙痕和受傷環境,不難和毒蛇咬傷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