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骨血管瘤介紹

  骨血管瘤系錯構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可發生於骨內,但後者遠比發生於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少見。據國內資料統計,脊柱骨血管瘤約占原發性脊柱瘤的3%~8.1%,但臨床上檢出率較低,原因可能是:骨血管瘤為良性,生長緩慢,早期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患者不就醫,故不被發現。晚期患者溶骨性破壞改變顯著時,卻被誤診為轉移癌而放棄進一步檢查治療。本病好發於脊柱和顱骨。頸椎次於胸椎和腰椎。本病常見於40歲左右的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


原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不清,部分可能是腫瘤樣畸形或錯構瘤所致。骨血管瘤是一種呈瘤樣增生的血管組織,摻雜於骨小梁之間,不易將其單獨分離。從組織學上分為海綿狀血管瘤及毛細血管瘤,前者多見於脊柱和顱骨,後者多見於扁骨和長管骨幹骺部。

  (二)發病機制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由腫瘤樣增生的毛細血管、海綿狀血管或靜脈竇摻雜於骨小梁間組成的良性病損,其中一部分是腫瘤樣畸形或錯構瘤,而另一部分是真正的良性腫瘤。

  骨血管瘤有時與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時存在。

  大體上見腫瘤位於骨殼內,骨質普遍稀疏,呈蜂窩狀,內有粗大、硬化而分佈不均的縱向骨嵴,與正常骨分界明顯。腫瘤呈暗紅色或灰紅色,血管豐富。腫瘤組織為灰紅色或暗紅色,極易出血,腫瘤使骨質膨脹變薄,在腫瘤壁上常見到粗糙而硬化的不規則骨嵴。

  鏡下見腫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竇及扭曲的毛細血管構成。海綿狀血管瘤的組織,大多是密集的薄壁擴張血管,屬於毛血管或小靜脈,血管中充滿紅細胞,腫瘤邊緣可有殘存的正常骨小梁,在腫瘤組織間可見到脂肪性骨髓。血竇實際上為擴張的薄壁靜脈,隻有單層內皮細胞內覆。毛細血管大小不一,厚度不等,血管之間為脂肪性骨髓間質。


症狀

骨血管瘤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本病高發年齡為10~30歲,男女患者之比約2∶1。好發於脊椎與顱骨,其他骨中少見。國外屍檢脊椎骨血管瘤的發生率可以高達11%。因絕大多數無癥狀,故臨床上遇到的患者不多。據統計,15%的骨血管瘤發生於脊柱,占脊椎所有良性腫瘤的8%~11%,尤其多見於胸椎下段與腰椎上段,主要為椎體,附件的血管瘤很少見。

  癥狀及體征:主要癥狀是局部疼痛或並有患部腫脹,或產生腫塊。位於表淺部位的腫瘤,疼痛與腫塊常同時出現。腫塊為骨性硬度,表面皮膚沒有變化。位於顱骨時偶有多發性的,一般不產生神經癥狀。位於脊椎者可有局部酸脹疼痛,脊椎僵直,活動受限。脊椎血管瘤病變可侵入椎管壓迫脊髓呈現進行性截癱,如合並椎體病理骨折則可產生完全截癱。如血管瘤自椎體蔓延到椎板及棘突時,則可能觸到腫塊。

  大多數骨血管瘤無癥狀,多在無意中發現,少數有輕微的疼痛,發展慢,癥狀輕,緩慢加重,位於脊椎者可有神經癥狀與體征。多為單發,少數可多發,有時與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時存在。大多有較典型的影像學表現,術前多數可根據影像學表現作出臨床診斷,特別是位於脊椎時,如有特殊的X線改變,即可作出診斷。位於其他部位的骨血管瘤有時診斷困難,活檢可以明確診斷,但穿刺活檢難以成功。切開活檢時又可能遇到難以控制的大出血,需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以免造成手術時措手不及。

  1.患者一般疼痛輕,全身情況良好。因腫瘤的部位不同,所產生的癥狀和體征也不同。患者往往僅在局部輕度不適或輕度疼痛,偶爾攝X線片方才發現。本病重者可出現四肢、括約肌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礙。神經脊髓受壓的原因可能為:(1)腫瘤蔓延到硬膜外腔;(2)受累椎體膨大使椎管狹窄變形;(3)受累椎體發生骨折移位;(4)血管瘤出血而發生的硬膜外血腫。

  2.X線片表現:根據骨血管瘤侵犯的部位,可分為椎體型、椎弓型和混合型。

  椎體型:病變椎體略膨脹,有典型柵狀或網眼狀影像,密度減低的陰影中有許多致密而清晰的垂直粗糙的骨小梁。在腫瘤的發展過程中,早期形成的骨小梁粗大,晚期形成者則較細。

  椎弓型:X線片顯示椎弓根或椎板呈溶骨性改變,其影像模糊或消失。但是,椎體及椎間隙正常。

  混合型:指病變侵及椎體及椎弓者,除有以上兩者的X線表現外,亦可有病理性頸椎骨折脫位。

  【診斷】

  診斷根據患者的病史,尤其是X線片所示的特點:椎體骨紋理增粗、垂直走行而呈柵狀;部分骨紋理吸收形成網眼呈囊狀;椎體稍膨大或有不同程度的壓縮;椎間隙正常。有以上典型X線影像改變時,一般診斷多不難。


飲食保健

骨血管瘤吃什麼好?

  骨血管瘤的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一、鯽魚豆腐湯:

  材料:

  鯽魚1條、豆腐1盒、薑3片、蔥3段、油、鹽、胡椒、料酒、雞精

  做法:

  1、鯽魚開膛去內臟,去鱗去鰓(魚檔工作人員完成),洗凈,抹幹,用鹽和料酒稍醃待用。

  2、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塊

  3、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

  4、加入蔥薑

  5、加入足夠開水(5碗左右)

  6、加蓋,燒開後轉小火(如果想要湯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鐘),煲40分鐘

  7、加入豆腐,再煮5分鐘左右,加鹽和胡椒、雞精調味即可。

  二、海參當歸湯

  原料:

  幹刺海參100克、當歸30克、黃花100克、荷蘭豆100克、百合20克、薑絲10克。

  做法:

  1、泡發海參的方法:先用熱水將海參泡24小時,從腹下開口取出內臟;換上新水,上火煮50分鐘左右,用原湯泡起來,24小時後就可以做湯使用瞭;燒熱水,放入海參,1分鐘後撈起備用,這樣可以有效去掉海參的腥味。

  2、重新起鍋,燒熱油,爆響薑絲,下入泡好的黃花、荷蘭豆加入足量的清水和當歸煮沸。

  3、最後加入百合、海參,一起大火煮5分鐘。

  4、加入鹽、胡椒調味,鮮美的海參當歸湯就做好瞭。

  三、淮杞鱉甲湯

  〔原料〕鱉500克,淮山30克,杞子15克,雞500克,桂圓肉少許,鹽、雞精、薑適量。

  〔做法〕1、將鱉宰殺洗凈,鱉甲切成塊;雞宰殺洗凈切塊;淮山洗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杞子洗凈;薑切片。2、將全部材料放入燉鍋內,用武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煲3小時,加鹽、雞精調味目口成。

  四、老鴨子燉海帶

  材料:老鴨,新鮮海帶,薑,鹽,胡椒粉.

  做法: 1.鴨子切塊放水中焯一下,去除血沫備用.海帶切小塊備用. 2.鍋中放水,接著放入鴨塊,薑塊煮,水開後,改為小火燉2小時. 3.鴨肉軟後放入海帶,海帶煮熟後放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骨血管瘤患者吃什麼對身體好?

  1、 日常生活中要註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

  2、 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3、 多吃富有營養的食品,如大米、小麥、小米、大豆、雞、羊、牛肉、鴨子、烏龜、鱉、鯽魚、娼魚、海參、海蜇、鮑魚、海帶、荸薺、、木耳、猴頭蘑、香菇、金針菇等,能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力。

  4、 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蔬菜、瓜果、豆類等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黃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西紅柿、胡蘿卜、空心菜、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蒜苔、韭黃、菜花、包心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外,還含有可增高芳基烴羥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質,可抗禦化學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

  骨血管瘤患者吃什麼對身體不好?

  1、 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咸的食品。

  2、 忌煙酒。

  3、 忌食肥膩食物。

 


護理

骨血管瘤應該如何護理?

  骨血管瘤對放射線有相當的敏感性,故抬療時以利用放射線為主。腫瘤發生於不重要部位時,如尺骨下端、腓骨或肋骨等處,則可考慮手術切除。預後良好。


治療

骨血管瘤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骨血管瘤的預防措施:

  1、忌經常熬夜,思慮過多。

  2、忌過度飲酒,進食過多肥膩之品,高膽固醇食物,可造成下焦濕熱,痰濕內生,運化失調,即新生脂肪組織多,使體內過多的脂肪細胞異聚,變性。

  3、工作壓力過大,心情煩躁,經常生氣的人。因為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經脈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組織和淤血交織在一起,長時間可形成病變。

保健品查詢骨血管瘤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骨血管瘤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無癥狀的骨血管瘤可定期觀察,一般不需治療,血管組織可由纖維組織代替,血管自行愈合。有臨床癥狀者方需作如下治療。

  1.放射治療 一般認為骨血管瘤對放射療法為中度敏感。其適應證:(1)不適應手術治療者;(2)手術切除不徹底者,用放射治療消除殘餘的腫瘤組織。但是,放射療法會損害脊髓血管的內皮細胞,容易發生血栓,並能導致放射性脊髓炎,故在選擇治療時應慎重考慮。骨血管瘤對射線中度敏感,而手術出血多,危險性大,有時因出血不止而手術難以進行,故一般主張以放療為主,特別是脊椎血管瘤應首選放療,效果良好,有作者報道單純放療有效率達100%,照射劑量多小於脊髓耐受量40Gy/4周,一般為30Gy左右。脊椎血管瘤伴截癱也首選放療,無效者再手術減壓,不要過於熱衷進行手術,以免意外發生,有作者報道單純放療有效率可達85.7%。

  2.手術治療 脊柱骨血管瘤侵犯脊髓引起截癱時,若具備手術條件,在作好充分備血等準備工作後,可行椎體腫瘤切除脊髓前方減壓,或行椎弓腫瘤切除脊髓後方減壓,手術可迅速解除腫瘤對脊髓的壓迫,有利於脊髓功能的早期恢復。若手術條件不具備或術者手術經驗不足,在此情況下,一般都主張先放療,放療無效者再手術切除。實踐證明術前放療可減少出血,有利於手術的進行。對脊柱病理性骨折脫位,引起椎管狹窄,骨性壓迫脊髓引起截癱者,應盡早手術減壓,術後輔助放療。四肢骨血管瘤特別是引起病理性骨折或功能障礙者,在不進入腫瘤或止血帶控制下,盡可能切除腫瘤,骨折復位,大塊植骨內固定。病變廣泛者也可考慮作腫瘤段切除,再修復缺損,重建功能。顱骨血管瘤以手術切除為宜。因大劑量照射可能損傷腦組織。

  3.血管栓塞治療 國外應用比較多。此術是用選擇性動脈造影來識別治療的血管與脊髓的血管,通過選擇性動脈造影,確定腫瘤的供血動脈,插入導管,從導管中註射栓塞劑,使供應腫瘤的血管發生栓塞,阻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使腫瘤縮小,以緩解癥狀或使手術時出血減少,有利於手術徹底切除。此手術技術要求較高,關鍵是選擇哪一根動脈進行栓塞,否則,將有可能導致血管性脊髓損傷。

  (二)預後

  無相關資料。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骨血管瘤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骨血管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無相關實驗室檢查。

  骨血管瘤的X線片表現因腫瘤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現。

  1.柵欄狀或網絡狀 所有脊椎的骨血管瘤屬此型,受累椎體可見不同程度壓縮或扁平,橫向稍有膨大,骨小梁稀疏、增粗成縱向排列,或病灶內有不規則骨性間隔相互交叉呈柵欄狀或網絡狀,部分病例還可見椎旁軟組織腫塊。病變一般為單發,偶有累及2~3個椎體者。

  2.蜂窩狀或泡沫狀骨質改變 病變部骨質輕度膨脹,外形不規則,病灶內可見多個大小不等的囊樣骨質破壞區,在病灶邊緣也可出現放射狀骨針(呈膨脹性囊樣改變)。頜骨及長骨病例多數表現為此型。位於骶骨的血管瘤也常呈膨脹性囊性改變。

  3.單個較大囊樣骨質破壞與放射狀骨針 顱骨病變常呈卵圓形骨質破壞,累及顱骨內外板,周邊輕度骨質硬化,破壞區內見不規則排列骨小梁,切線位片上示粗大骨針與顱骨垂直。足部骨血管瘤亦多呈放射針狀。

  4.椎體血管瘤的CT和MRI的表現 CT掃描在診斷椎體血管瘤上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病椎呈“火柴束”樣斷面改變。與其他骨病變不同的是椎體血管瘤在MRI T1和T2加權像上均呈現信號增強。這些斑點的增強的信號與病變的骨的成分相對應,而骨外病灶擴展則在T1加權像不能顯示高強信號。椎體血管瘤運用旋轉回聲技術所進行的MRI檢查,發現病變的不同信號強度很大程度上是由變化的血流速度所決定的,如血管瘤侵入椎管內則CT和MRI均可顯示清楚。

  5、血管造影;

  6、組織活檢。


鑑別

骨血管瘤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文獻中脊椎骨血管瘤在術前可能診斷為脊柱結核、椎體骨髓瘤、骨質疏松癥、轉移瘤和惡性淋巴瘤。顱骨血管瘤診斷為腦膜瘤和骨肉瘤。長骨血管瘤診斷為巨細胞瘤、內生軟骨瘤、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非骨化性纖維瘤和纖維結構不良。如骨血管瘤合並皮膚、軟組織血管瘤,可有助於診斷。並且易被誤診為骨纖維結構不良、動脈瘤樣骨囊腫、骨巨細胞瘤、漿細胞瘤,晚期已被誤診為轉移癌。


並發症

骨血管瘤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椎體血管瘤侵入椎管壓迫脊髓,可致截癱。如合並椎體病理性骨折,可產生完全性截癱。肢體病變時亦可合並病理性骨折。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骨血管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