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念珠菌病介紹

  念珠菌病是由真菌念珠菌屬各菌種(Candida species)引起的多種臨床綜合征。通常按受累的部位分為,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和侵襲性或深部器官念珠菌病。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包括口咽念珠菌病或鵝口瘡、食管炎和陰道炎;侵襲性或深部器官念珠菌病有念珠菌血癥、慢性播散性或肝脾念珠菌病、心內膜炎和內眼炎。在大多數患者中,念珠菌病為機會感染性疾病。


原因

  (一)發病原因

  在已知的190多種念珠菌屬的菌種中,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為最常見的致病菌。其他具有臨床意義的菌種尚有熱帶念珠菌(C.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格拉佈勒他念珠菌(C.glabrata),克魯斯念珠菌(C.krusei),假熱帶念珠菌(C.pseudotropicalis),魯希特念珠菌(C.lusitaniae)和吉利蒙念珠菌(C.guilliermondii)等。念珠菌屬真菌具有雙態性特征:有以出芽方式繁殖的小球狀酵母菌型(4~6μm大小)和以中間有緊密分隔酵母菌呈鏈狀延伸的假菌絲(假菌絲體)型。在體液或組織中,出芽酵母菌型細胞和假菌絲斷兩者均可見及。念珠菌屬的微生物學實驗室鑒定和菌種分類(speciation),以形態學特征和代謝試驗的結果兩者為依據。白色念珠菌所具有產生胚芽管(germ tubes)的能力,可作為擬予確認的標志。白色念珠菌細胞呈卵圓形,外觀像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蘭氏染色陽性,但著色不均勻。在病灶材料中常見菌細胞出芽生成假菌絲,假菌絲長短不一,並不分枝,假菌絲收縮斷裂又成為芽生的菌細。采用念珠菌屬CHROM-瓊脂產色性培養基,有助於從單種培養標本(例如尿液或血液)識別多種不同酵母菌型念珠菌,並可迅速做出非白色念珠菌的結論。

  (二)發病機制

  念珠菌不僅廣泛存在於自然界裡,而且也可以寄生在正常人體皮膚,口腔、胃腸道、肛門和陰道粘膜上而不發生疾病,是一種典型的條件致病菌。當人體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喪失,念珠菌可通過組織不完整的皮膚黏膜缺口侵入皮膚。經皮插管、氣管內留置導管、嚴重燒傷或腹部手術等均可導致正常屏障破壞或功能喪失時,為引起念珠菌感染的常見誘因,特別是深部或播散性念珠菌病。另一方面,人體免疫功能受損,機體抵抗力下降也常是念珠菌病的誘因。多形核白細胞和單核細胞、組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細胞介導免疫有殺滅和清除體內念珠菌作用。當上述各種免疫細胞出現低下時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便會出現障礙,為念珠菌提供瞭感染的機會,容易引起深部念珠菌病或黏膜皮膚病變。白念珠菌孢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組成,後者能加強白念珠菌的粘附能力,引起感染。其次,白念珠菌在組織內常呈菌絲體,與孢子相比,不易被吞噬,因此其致病性增加,其他念珠菌形成菌絲能力弱,故致病力也弱。此外念珠菌還可能產生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毒素和一些水解酶,損傷機體組織,誘發感染。

  (三)病理改變

  皮膚黏膜念珠菌病常見組織出現紅腫、糜爛、潰瘍等病變;內臟念珠菌病則有臟器出現膿腫性或肉芽腫病變。膿腫內可見芽孢和菌絲。


症狀

念珠菌病早期癥狀有哪些?

  1.全身性念珠菌病

  是由以白念珠菌為主的念珠菌屬所致的侵襲性感染,其表現為真菌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和肝,脾,腎,骨,皮膚及皮下組織或其他組織的灶性病變。不同部位的感染導致的癥狀不同,既可侵犯皮膚和粘膜,又能累及內臟。

   2.黏膜念珠菌

  (1)口咽黏膜念珠菌病鵝口瘡 

    新生兒為好發人群。病發部位為舌部、頰黏膜、腭部或其他口腔黏膜表面,呈現奶油白色的凝乳狀滲出性假膜斑片。假膜斑片下可見黏膜糜爛出血的鮮肉狀紅斑。紅斑的出現表示黏膜已發生病變。口角炎發生於口角,單側,也可雙側罹患。發病部位皮膚黏膜糜爛或皸裂,常伴有滲液少許及結痂,張口或嘴部活動可有疼痛、出血。鵝口瘡擴散到食管可引起念珠菌食管炎,表現為吞咽疼痛,咽下困難,或胸骨後疼痛,而出血者則罕見。在無任何已知誘因的情況下,出現鵝口瘡或食管炎者,應高度懷疑為HIV感染。累及胃、大小腸黏膜的胃腸道念珠菌病,以癌腫患者為最常見,並為播散性感染的主要來源。

  (2)食管念珠菌感染

  食管的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最常見,其中又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見。其他少見的真菌感染有曲菌、組織胞質菌、隱球菌和芽生菌等。 輕癥病人可無癥狀,重者臨床上多表現吞咽疼痛、咽下異物感、咽下不適,部分病人出現吞咽困難。

  (3)皮膚念珠菌病

  損害的皮膚出現界限清楚的潮紅糜爛面,外周有綠豆大小扁平暗紅色丘疹、小水皰或小膿皰圍繞。指間常發生在中指和無名指之間,長期從事潮濕作業的人。皮損呈卵園形,表現為浸漬和糜爛,界限清楚。自覺有痛疼感或輕度瘙癢。腳趾犯病可呈糜爛型足癬。

  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病

  主要是細胞免疫缺陷,而體液免疫多數呈亢進表現。屬於原發性細胞免疫缺陷病。 患者可出現皮膚、黏膜和爪甲慢性復發性念珠菌感染,如鵝口瘡、陰道炎等,皮膚損害多見於面部和四肢,呈略隆起的境界清楚的紅斑,伴有角質增生、鱗屑及念珠菌性肉芽腫,顏面、前額和頭頂的皮損常覆角化性厚痂,指(趾)甲周圍顯著腫脹,甲板肥厚、扭曲及破壞。內臟多不受累。

   (4)生殖器念珠菌病

    以婦女外陰陰道炎最常見,一般健康婦女陰道帶有念珠菌但無臨床癥狀表現。當婦女處於妊娠期或有口服避孕藥、接受抗生素治療、糖尿病和HIV感染時可出現念珠菌外陰陰道炎,致病菌主要為白色念珠菌,臨床表現以陰道粘膜發紅、糜爛伴有白色或黃色凝乳狀分泌物、陰唇紅斑和奇癢為特征。男性可通過性交而感染出現龜頭炎,通常表現為龜頭部出現淺表性小水皰和滲出性斑片。

  (1.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是指婦女感染白念珠菌(白假絲酵母菌)引起外陰陰道炎,主要表現外陰瘙癢、灼痛,嚴重時坐臥不安、尿急、尿頻等,一般癥狀較輕或中等,多見於婦女,兒童也可發病,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見炎癥性疾病。目前該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成為白帶增多的最主要病因。

  (2.復發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是指婦女患單純性念珠菌外陰陰道炎,經治療後,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真菌學檢查陰性後,又出現癥狀,經真菌學檢查又為陽性,可稱為念珠菌外陰陰道炎復發。

  臨床表現:在月經來臨前一周加重,在月經過後有一定緩解。皮膚潮紅、腫脹,自覺劇烈瘙癢,可伴外陰、陰道燒灼感。環境溫暖時或穿緊身衣褲或合成織物時癥狀會加重。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表面有白色片狀薄膜或凝乳狀物覆蓋。大量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白帶。可有陰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難等。

  3.深部器官念珠菌病

  (1)念珠菌血癥 各種類型的插管為最主要的入侵門戶,占念珠菌血癥的50%以上,腸道念珠菌也可進入血循環引起念珠菌血癥。發病患者可出現畏寒發熱及皮膚病變或不出現臨床表現。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熱帶念珠菌,也有近平滑念珠菌、格拉佈勒他念珠菌和克魯斯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和克魯斯念珠菌感染好發於腫瘤患者,而白色念珠菌感染則顯然以非腫瘤患者居多。

  (2)播散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可通過血液系統傳播到腎、肝、脾、腦、心肌和眼等各個器官組織。

  ①念珠菌膀胱炎 膀胱鏡檢類似口腔鵝口瘡,為膀胱留置導管最常見的並發癥。

  ②腎臟念珠菌病 腎臟感染可能繼發於念珠菌膀胱炎的上行性蔓延,導致乳頭壞死,腎盞被侵襲,或者在輸尿管或腎盂形成真菌球。腎臟念珠菌病,以繼發於血源性播散者更為常見,表現為腎盂腎炎,病人有尿急、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或血尿等癥狀發生,伴有皮質和髓質彌漫性膿腫。念珠菌血癥、念珠菌尿和尿沉渣管型中見有念珠菌三聯征,可供作上泌尿道感染的擬診依據。

  ③肝脾念珠菌病 最常發生於惡性血液病患者,特別是經長期化療導致中性白細胞減少的緩解期白血病,患者出現持續性原因不明發熱,右上腹壓痛和疼痛,堿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腹部超聲檢查或CT掃描,肝脾可見散在多發性“公牛眼(bulls’eye)”樣病變。

  ④中樞神經系統念珠菌病 念珠菌腦膜炎和大腦微小膿腫或大型膿腫,多合並存在播散性念珠菌病,且經常屬於由頻繁靜脈吸毒或腦室分流感染所引起的並發癥。以腦膜刺激癥、腦脊液細胞數增加(多以淋巴細胞增加為主),葡萄糖量減少,蛋白增高為典型表現。白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均可引起念珠菌腦膜炎。

  ⑤心臟念珠菌病 念珠菌播散到心臟可引起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念珠菌屬是真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病因。由於心瓣膜真菌性贅生物大而易碎,因而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引起動脈栓塞。

  ⑥眼念珠菌病 是由血源性傳播引起的局限性念珠菌病,以爆發性內眼炎最常見,以單個或多發性絨毛白色棉球狀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並常擴延至玻璃體為特征。

    ⑦肺念珠菌病  是念珠菌屬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支氣管、肺部感染。在肺部真菌感染中較為常見,多為院內感染。病原主要為白念珠菌,其次為熱帶念珠菌、高裡氏念珠菌和星狀念珠菌。據報道,念珠菌感染占真菌感染的79%,尤其在重癥監護室、灼傷和腫瘤科發病率較高。

  ⑧其他 如肌肉骨骼念珠菌病。真正由念珠菌屬菌種引起的肺炎罕見,而由酵母菌型念珠菌寄生於氣管支氣管系統者則普遍存在。肌肉骨骼念珠菌病常表現為肌肉膿腫、肋軟骨炎、關節炎和骨髓炎。

  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診斷,以臨床表現和檢出念珠菌為依據。常用的檢查方法有:直接塗片鏡檢、活組織檢查、真菌培養、血清學檢測、DNA探針等。


飲食保健

念珠菌病吃什麼好?

  一、念珠菌病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拌鮮藕

  綠豆20克,鮮藕300克,鮮薄荷葉3片。鮮藕洗凈去皮,綠豆用水泡軟後,裝入藕孔,蒸熟切片,鮮薄荷切碎,撒於其上,調味後,涼拌食用。

  2.綠豆燉大腸

  豬大腸、綠豆、敗醬草各適量,將綠豆煮20分鐘,放入大腸內(兩端紮緊)和敗醬草共煮熟,加調味品食用。

  3.地膚子紅棗湯

  地膚子30克,紅棗5枚,水煎服,每日2次。

  4.海帶綠豆湯

  海帶(切碎)、綠豆、白糖各適量,加水共煮湯服食,每日1次,連服10日。

  二、念珠菌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選擇飲食宜清淡,宜食富含維生素A、B2、C等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卵、胡蘿卜等;禽蛋及新鮮蔬菜,如番茄、菠菜、莧菜、四季豆、毛豆、藕等;多食新鮮水果,如柑橘、橙、柚、檸檬、草莓、酸棗、山楂等

  2 瘙癢者應多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雞肉、牛奶、豆腐、豆類等。

  3 適當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2及葉酸,如魚肝油、胡蘿卜、動物肝臟、魚類、杏、全麥、南瓜等食物。可減輕瘙癢癥狀,但不宜過量。

  三、念珠菌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發物。如海魚、蝦、蟹、河魚、湖魚等,食後會加重外陰部瘙癢,故應忌食。

  (2)煙、酒。因其可加重炎癥充血,使陰癢加劇,故應禁忌。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洋蔥等,可使炎癥擴展,陰部瘙癢更重,故應忌食。

  (4)油炸、甜膩食物。如豬油、奶油、黃油、炸豬排、炸牛排、奶糖、巧克力等,有助濕作用,不利於治療,故應忌食。


護理

念珠菌病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念珠菌病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預防:

  念珠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可以寄生在正常人體皮膚,口腔、胃腸道、肛門和陰道粘膜上而不發生疾病,是一種典型的條件致病菌,當機體抵抗力減低或出現促使念珠菌生長繁殖條件時,則念珠菌可侵入組織而發病。故應保持皮膚黏膜完整、清潔、幹燥,註意口腔衛生;積極治療誘發念珠菌病的有關疾病;合理應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放射治療;註意飲食清潔,不吃變質的食物。加強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及時控制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的各類疾病。

保健品查詢念珠菌病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念珠菌病西醫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

  皮膚念珠菌病的治療 可選用外用藥物進行治療,如特比萘芬、克黴唑、萘替芬、佈替萘芬、制黴菌、咪康唑、酮康唑等霜劑和軟膏制劑。也可口服酮康唑、兩性黴素B。

  口咽、外生殖器念珠菌病 病情較輕這可局部應用制黴菌素、氟脲嘧啶軟膏,也可口服克黴唑、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片、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懸液與克黴唑錠劑(clotrimazole troches)對治療口腔鵝口瘡的療效相等,但後者的耐受性較好。對AIDS患者,制黴菌素懸液應用於口咽或食管念珠菌病的療效,不如克黴唑錠劑或其他口服咪唑類藥物。而氟康唑(片劑或懸液)和伊曲康唑(口服環糊精溶液劑),則療效比酮康唑更好。念珠菌陰道炎患者還可以應用咪康唑(1200mg)、克黴唑(500mg)、硼酸栓劑或兩性黴素B陰道泡騰片。

  深部念珠菌病 兩性黴素B是治療深部念珠菌病的首選藥,對播散性深部念珠菌感染最有效,但不良反應也最大。兩性黴素B對肝、腎有毒性,需嚴密監測腎功能和血鉀水平。當播散性深部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臟器病變時,可采用兩性黴素B(療程總量2.0~3.0g)聯合氟胞嘧啶100mg/(kg·d)進行治療。對於念珠菌膀胱炎,大多數病例於拔除膀胱導管後即可痊愈,若不愈可口服氟胞嘧啶75~100mg/(kg·d),連用7~14天;或者口服氟康唑100~200mg/d,連用7~14天。對念珠菌血癥患者,氟康唑和兩性黴素B均有效。劑量氟康唑治療,日量400~800mg,連用14天(首次由靜脈給藥,隨後改為口服)。兩性黴素B 0.5~1.0mg/(kg·d),連用7~14天。

  對於有兩性黴素B耐藥或出現腎毒性等不良反應的患者可改用兩性黴素B脂質體,開始劑量為1 mg/kg/d一,逐漸增加至3~5 mg/kg/d。對氟康唑耐藥患者可用伏立康唑代替,伏立康唑為三代三唑類廣譜抗真菌藥,活性為氟康唑10~500倍。口服用藥,成人200 mg/次,1次/12 h,兒童2~12歲50~150 mg/次。靜脈給藥首日6mg/kg,維持用量3~4 mg/kg,1次/12 h,2次/d。對多種耐氟康唑、兩性黴素B的真菌感染有顯著治療作用。

  二、非藥物治療

  口咽念珠菌病中,對增生性白斑可采用冷凍、放射和手術治療。大多數念珠菌心內膜炎患者需作心瓣膜置換手術,以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措施。處理眼念珠菌病時除應用抗真菌藥物治療還應結合眼科治療,采用玻璃體切除術去除膿腫玻璃體,預防失明的發生。

  預後

  由各種念珠菌所致念珠菌血癥的病死率較高,介於40%~60%不等。早期治療感染可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早期治療預後較好,如有並發癥預後差。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念珠菌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念珠菌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1.直接鏡檢

  采集病變部位標本以10%KOH制片或革蘭氏染色,鏡下觀察,見有大量的球狀出芽酵母菌型和假菌絲,為特征性發現。

  2.活組織檢查

  采取病變組織以進一步從組織病理學查找念珠菌侵襲的證據。如念珠菌食管炎的患者,在做內鏡刷取標本檢查後,加做做活檢,可以進一步確診,也可與其他病因(單純皰疹病毒或巨細胞病毒)引起的食管炎相鑒別。

  3.真菌培養

  痰液、氣管吸引液、傷口分泌物或尿液培養可見有大量念珠菌屬菌種生長。深部念珠菌病的患者都要進行血培養,用腦心浸膏瓊脂 (BHI)培養基。為提高敏感度可溶解離心沉淀(lysis centrifugation),雙相培養基(biphasic media),或采用自動化非放射計量方法(automated non.radiometfie methods,如 BACTEC,BacT/A1erd或ESP)。由於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血培養陰性者可高達50%,故診斷應結合塗片鏡檢、組織活檢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查結果為依據。

  4.血清學檢測

  采集患者血液標本做1,3—β—D葡聚糖試驗(G試驗)和半乳甘露聚糖試驗(GH試驗)。血清學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達到80%以上。但血清學診斷假陽性、假陰性結果普遍存在,故不能僅憑血清學試驗結果作為確診的依據。


鑑別

念珠菌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消化系統念珠菌病應與食管炎、胃炎、腸炎等鑒別。念珠菌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應與結核性、細菌性以及其他真菌性感染鑒別。做病原學檢查是與其他細菌疾病鑒別的有效方法。在念珠菌病病變部位采取標本,以10%KOH制片或革蘭氏染色,鏡下觀察,可找到念珠菌菌絲或孢子。或將采集到的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在進行細菌培養適應結合塗片鏡檢、組織活檢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查等結果對病菌做出判定。


並發症

念珠菌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並發癥多種多樣,呼吸系統可並發肺炎,消化道可並發腸出血、腸穿孔,泌尿系統可並發腎衰等。並發肺炎時呈急性肺炎,表現有畏寒、發熱、咳嗽、咳白色粘液膠凍樣痰或膿痰,帶血絲,甚至有咯血、呼吸困難等。有腸出血、腸穿孔這可表現出腹痛、黑便。念珠菌侵入腎臟可引起腎炎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腎衰。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念珠菌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