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上腺疾病因素引起的高血壓
腎上腺疾病因素引起的高血壓是通過其分泌的激素引起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由於大量固酮瀦鈉、排鉀,鈉瀦留導致細胞外血擴張個,血容量增多,血管壁內血鈉離子濃度增加,醛固酮還可以引起血管對去腎上腺素質的反應,從而引起患者出現高血壓的癥狀。
(2)皮質醇增多癥,主要致病機制是大量糖皮質激素引起水鈉瀦留並刺激血管緊張素的產生而致高血壓;
(3)嗜鉻細胞瘤,是因為瘤細胞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通過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率提高心排出量,而使收縮壓升高。去甲腎上腺素除上述作和外,更使外周血管強烈收縮,使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
2.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高血壓
患兒可能患有多發性神經根炎、小兒麻痹、顱內出血、腫瘤、腦炎等可致嚴重高血壓,其發病機制被認為由於疾病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穩定性,以致交感神經興奮所致,顱壓增高可能是誘發因素。
3.主動脈縮窄由於機械性梗阻引起上肢高血壓,但少數晚期病例手術緩解縮窄後血管並不下降,可能與腎素或周圍血管阻力增加有關。大動脈炎因引起腎動脈狹窄或腎動脈前降主動脈嚴重狹窄影響腎血流灌註產生高腎素性高血壓。
4.原發性高血壓發病機理尚不清楚。
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原發性高血壓與遺傳密切相關。父母一方患原發性高血壓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攝入食鹽過多有利於高血壓的發生。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性高血壓患者體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而且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否具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尚待證實。體重是影響兒童血壓的一項重要因素,高血壓患兒肥胖,降低體重常可使血壓下降。其他如交感神經興奮性過高、精神緊張、睡眠過少,由於產生過多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使血壓增高,但直接引起高血壓尚缺乏肯定證據。
1.小兒高血壓癥狀隨血壓增高程度、有無原發疾患及其嚴重程度而異。
(1)輕度高血壓患兒常無明顯癥狀,僅於體檢時發現。血壓明顯增高時可有眩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血壓升高的判斷,新生兒超過10.7/6.7kPa,嬰幼兒超過13.3/8.OkPa,學齡前兒童超過16.0/10.5kPa,學齡兒童超過17.3/12.OkPa,即可診斷高血壓。任何年齡組血壓超過20/13.3kPa即為重度高血壓。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短期內血壓快速升高,可出現高血壓危象,表現為劇烈頭痛,煩躁不安,視物模糊或失明,甚至驚厥,昏迷,如不積極治療,常危及生命,或留下嚴重後遺癥。
(2)腎損害癥狀常不明顯,至晚期可出現夜尿。腎上腺性征異常癥臨床特點為男性化與高血壓並存等;
(3)嗜鉻細胞瘤可有多汗、心悸、心動過速、體重減輕等癥狀,血中兒茶酚胺過多;
(4)皮質醇增多癥可有軟弱、肥胖、體型變化、多毛、瘀斑等;
(5)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則有周期性肌張力低下、軟弱、手足搐搦、多尿、煩渴等;
(6)眼底改變分4度。Ⅰ度:正常眼底;Ⅱ度:可見局灶性小動脈痙攣;Ⅲ度:伴滲出或有出血;Ⅳ度:伴視乳頭水腫。Ⅲ或Ⅳ度眼底改變提示惡性高血壓,並可迅速進展為高血壓腦病的可能,應積極降壓治療。
2.陽性體征因其原發病而不同。體檢時必須測量四肢血壓並觸頸動脈及四肢脈搏。主動脈縮窄患兒上肢血壓高於下肢血壓2.67kPa(20mmHg)以上,嚴重者股動脈搏動消失,下肢血壓測不到。同時必須註意腹、腰及頸部大血管雜音。在腎血管性疾患中約半數患兒可聞及血管雜音。還應註意腹部捫診。如發現腫塊時可能為腎盂積水、多囊腎、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或腎胚胎瘤等疾患。
1.預防:
具體的預防措施如下:
(1)重點預防對象
對血壓正常偏高兒童、有陽性傢族史者及肥胖兒應作為重點預防對象,定期測量血壓。從兒童開始就應加強血管保護,預防粥樣斑塊形成。若有高血壓傢族史、腎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歲以上兒童,經常頭昏、頭暈、心慌,傢長應提高警惕,盡早帶孩子到醫院測量血壓,以爭取早期發現問題,予以合理治療。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方面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避免超重,並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避免喂哺過量牛奶或總熱卡過多。日常飲食避免過多高脂高膽固醇飲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勵低鹽飲食,少吃肥肉、豬油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為膽固醇高,血管內皮會長斑塊,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現動脈硬化,造成高血壓病及冠心病。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起居要有規律,早睡早起。堅持體育鍛煉,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的刺激,如學習負擔過重、富於恐怖或驚駭性內容的電視及電影等,減輕環境中的噪音,保證足夠睡眠時間,不通宵熬夜,因為睡眠時血管放松,血壓可以下降。避免吸煙飲酒等。
保健品查詢小兒高血壓中醫治療方法一.中成藥治療
1.六味地黃丸
功能主治: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陰虛之證。
用法用量:3~6歲每服1/3丸,6~9歲每服1/2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2.天麻鉤藤沖劑
功能主治:清熱活血,益腎平肝熄風。用於肝陽上亢之證。
用法用量:3~6歲每服1/2包,6~9歲每服1包,9歲以上每服1 1/2包,每日3次。
3.復方杜仲片
功能主治:清肝降壓,活瘀補腎。適用於肝陽上亢見有熱象之證。
用法用量:3~6歲每服2片,6~9歲每服3片,9歲以上每服5片,每日3次。
4.菊明降壓丸
功能主治:清肝瀉火,降壓。用於肝火上炎之證。
用法用量:3~6歲每服10粒,6~9歲每服20粒,9歲以上每服30粒,每日3次。
二.辯證方劑
該病在中醫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肝腎陰虛、肝風、肝火、痰濁、血瘀等,中醫治療原則是在滋陰補虛,養肝益腎的基礎上,據病情不同而酌情配以瀉火、熄風、祛痰、化瘀等法。
1.祛痰方劑
功能主治:熄風化痰,開竅醒神。
方劑:羚羊角湯合溫膽湯加減。生石決明、代赫石、白芍各15g,鉤藤、菊花、丹皮各12g,半夏、竹茹、黃芩各10g。抽搐重加僵蠶、全蠍;頭痛甚加夏枯草、菖蒲。
2.瀉火滋陰方劑
治法:滋陰降火,平肝潛陽。
方劑:天麻鉤藤飲加減。生石決明15g,天麻、鉤藤、茯神、夜交藤各12g,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龍膽草各10g。筋惕肉run加白芍、僵蠶;煩躁易怒、口苦目眩加柴胡、丹皮。
3.肝腎陰虛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養肝益腎。
方劑:知柏地黃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萸肉各12g,茯苓、澤瀉、丹皮各10g,知母、黃柏各6g。目澀眼花加枸杞子、女貞子;失眠多夢加酸棗仁、五味子。
4.痰濕內阻
功能主治:化痰除濕,平肝潛陽。
方劑: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天麻、鉤藤、白術各12g,枳實、丹皮各10g,半夏、竹茹、陳皮各6g。痰多者加瓜蔞、遠志;食少便溏加薏苡仁、茯苓。
三.民間驗方
1.降壓茶
方劑組成:鉤藤、夏枯草、決明子、黃芩、茶葉各等量。
用法用量:每包1~2g,開水沖泡飲服,日2~3次,2周為1療程。
2.平肝化瘀湯
方劑組成:夏枯草、桑寄生、石決明、白芍、牛膝、草決明、柴胡、丹參、大黃。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20天為1療程。
3.遠菊二天散
方劑組成:遠志、菊花、天麻各0.28g,川芎、天竺黃各0.25g,柴胡、石菖蒲、僵蠶各0.22g。
用法用量:共為細末,裝入膠囊,每服1~2g,日服3次。
4.菊花、桑葉、葛根、苦丁茶各10g。以開水泡,代茶飲
四.針灸治療法
1.體針
主穴取風池、曲池、足三裡、內關穴。肝陽上亢加太沖、懸鐘;痰阻於內加豐隆;肝腎陰虛加三陰交、太溪。行瀉法或平補平瀉,留針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穴位註射
曲池、足三裡;內關、三陰交;合谷、太沖。每2穴為1組,三組穴輪流
使用,每日1組。每穴註射利血平0.03~0.05mg,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3.耳針
取腎上腺、心、神門、降壓溝、內分泌、肝、腎等。毫針輕至中度刺激,每次選3~4穴,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4.穴位放血
取太陽、印堂、百會、四神聰、風池等穴。每次選2~3穴,先行穴位消毒,再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約2mm深,令每穴出血5~6滴,隔日1次,7~10次為1療程。
中藥材查詢小兒高血壓西醫治療方法一、一般治療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一般情況下可適量活動,以防止體重增長過快,並使患兒情緒愉快;
2.低鹽飲食,必要時限制水份;
3.重度高血壓時應用降壓藥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應讓患兒臥床休息;
4.病因治療腎實質性疾病、腎血管性疾病、腎上腺病變、主動脈縮窄及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導致的高血壓,應針對不同的病因予以治療。
二、降壓藥物的應用
1.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胍乙啶:適用於各種腎性高血壓及其他繼發性高血壓,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
(2)酚妥拉明:為α受體阻滯劑,用於嗜鉻細胞瘤術前準備階段,尤其當患兒有高血壓危象時可靜脈緩慢推註,每次0.1~0.5mg/kg或靜點1~4mg/(kg·min),同時密切觀察血壓。副作用有心動過速。
(3)哌唑嗪:為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而降壓,無心動過速副作用。長期應用無耐藥性,與利尿藥及β阻滯劑合用時有協同作用。劑量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見副作用有眩暈、無力。為瞭減少反應性暈厥,應減少首次劑量並於睡前服用。
(4)柳胺芐心定(labetalol):兼有α和β受體阻滯作用。起郊迅速療效高、對心、腦、腎無不良影響。可用於輕、中、重度各型高血壓。靜註可用於高血壓危象的搶救,開始0.25mg/kg,無效時10分鐘後0.5mg/kg,緩慢靜註,必要時最後一次靜註1.0mg/kg,總劑量≤mg/kg。靜脈註後數分鐘內即起作用,降壓作用平穩,有效後改成口服。
(5)利血平每日0.02mg/kg,分1~2次口服,或每次0.07mg/kg(極量每次1.25mg)肌註;
(6)心得安: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高搏出量高腎素性高血壓病人。與利尿藥及血管擴張劑合同用可增強療效。副作用較小,對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者禁用,劑量為每日0.5~2mg/kg,自小劑量開始,3次分服。
2.血管擴張劑
作用機理為直接擴張小動脈平滑肌,降低總外周阻力,從而發揮降壓作用。由於擴張血管血壓下降,繼發性的交感神經興奮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臟收縮力增強及水鈉瀦留的副作用,故與心得安和/或利尿劑配合應用可增強療效。
(1)肼苯達嗪:適用於伴有腎功能衰竭的高血壓,常與利尿劑和β-阻滯劑合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每日0.75~1mg/kg,分2~3次口服;
(2)低壓唑(氯苯甲噻二嗪,diazoxide):為高血壓危象首選藥物。作用快,靜註後1~2分鐘即起作用,2~3分鐘作用最強,持續4~24小時。劑量為2~5mg(kg·次),靜脈快速註入。一次靜註無效時,30分鐘後可重復。副作用有惡心、鈉瀦留、高血糖。
(3)敏樂定:與β阻滯劑與利尿劑聯合應用適用於其他藥物無效的嚴重型高血壓,也可應用於腎功能衰竭患者。起始劑量為0.1~0.2mg/kg,每日1次口服,以後可遞增50%~100%,有效劑量常為每日0.25~1.0mg/kg,最大劑量為每日50mg。
(4)硝普鈉:用於高血壓危象,用5%葡萄糖液稀釋後用輸液泵以0.5~8μg(kg·min)的速度靜脈滴入給藥。點滴後數秒釧內起作用,停藥後1~2分鐘作用消失,可調整靜點速度,控制血壓下降速度,故治療高血壓危象較其他藥物安全。必須應用新鮮配制溶液,靜點時應避光。藥物副作用主要是硫氰酸鹽中毒,表現為乏力、惡心、嘔吐,繼而出現喪失定向力精神癥狀、肌肉痙攣、皮疹及骨髓抑制。用藥超過2天時需監測血硫氰酸濃度不得超過10mg/dl。
3.利尿劑
通過促進排鈉: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壓作用,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在嚴重高血壓病人與其他降低藥同用能增強其他藥物的降壓作用。應用過程中註意水和電解質平衡。
(1)安體舒通:為醛固酮拮抗劑,有排鈉瀦鉀作用,適用於腎上腺增生、腫瘤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劑量為每日1.5~3mg/kg,3次分服。
(2)雙氫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
(3)速尿:適用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兒。治療過程中如氮質血癥及尿少加重,則應停藥。劑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時可靜脈註射。
4.血管緊張素轉移酶抑制劑
(1)巰甲丙脯酸:適用於高腎素性高血壓,對正常腎素性及低腎素性高血壓也有效。因可增加腎血流量,也適用於腎功能衰竭患兒。降壓作用迅速,可用於高血壓急癥治療,與利尿劑合用效果更好。目前應用較廣泛,已成為常用的一線降壓藥。起始劑量為每次0.3mg/kg,逐漸加理至滿意療效,最大劑量為每次2mg/kg,8~12小時1次。停藥時逐漸減量,避免驟停。劑量過大可引起毒性副作用:蛋白尿、血白細胞下降及皮疹。
5.鈣通道阻滯劑
通過阻滯鈣離子進入細胞內達到擴張血管,降壓的目的。
(1)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用於兒科臨床,降壓效果較好,劑量為每次0.2~0.5mg/kg,每日3次。最大量1次10~20mg。舌下含服療效優於口服,也有應用肛門內給藥治療重癥高血壓。如無效可30~60分鐘重復一次。副作用有面部潮紅、心勸過速。
三、高血壓危象的藥物治療
1.降低顱內壓:可用甘露醇、速尿等。3.鎮靜劑:可用苯巴比妥鈉、安定、水合氯醛等。
2.降壓藥物:選用低壓唑、硝普鈉、硝苯吡啶、巰甲丙脯酸及肼苯噠嗪等。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高血壓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腎臟疾患的有關檢查
包括尿常規、腎功能測定、靜脈腎盂造影、腎臟B超檢查、同位素腎圖、腎動脈造影及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等項;
2.內分泌疾患的有關檢查
(1)若懷疑是皮質醇增多癥時,測24小時尿中17羥類固醇及17酮類固醇的含量;
(2)若懷疑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時,血漿腎素活性減低而血漿及尿醛固酮濃度增高;
(3)嗜鉻細胞瘤時尿香草苦杏仁酸 (VMA)增高;神經母細胞瘤時VMA增高,尿多巴胺增高;
(4)血漿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甲狀腺功能測定。如血壓治療未能控制,或有繼發性高血壓的相應特殊癥狀、體征,經綜合分析,可選擇性進行下列特殊檢查:心電圖、胸部正側位照片、腎臟超聲波檢查、靜脈腎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腎圖腎動脈造影、CT(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MRI(磁共振成像)檢查進行進一步確診;
3.中樞神經系統疾患的有關檢查
應進行腦脊液檢查、眼底檢查、頭顱B超及CT檢查。
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的常有頭痛、驚厥等癥狀,與高血壓危象有類似表現。但無引起高血壓的病因,血壓測量無明顯增高。
2.一次性血壓增高
小兒可能由於神經緊張、情緒激動、過度活動等可引起血壓一次性增高,重復測量,並盡量使小兒處於安靜、休息狀態,可獲正常血壓。
3.測量的技術誤差,如測得血壓增高,應註意是否存在技術誤差,血壓計所用氣帶對血壓影響很大,其寬度應為上臂長度的2/3。如氣帶過窄易致測值增高,而誤診為高血壓,應更換合適氣帶復查。
4.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
(1)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需根據患兒年齡、體重、血壓及傢族史,在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診斷。對於輕度高血壓應仔細詢問病史及傢族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及必要的尿常規檢查。如患兒肥胖,伴高血壓傢族史,經體檢未發現其他陽性體征,則以原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大;
(2)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包括腎實質性疾病(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發育不全等)、腎血管性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動脈縮窄、大動脈炎等)、內分泌疾病(皮質醇增多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鉛、汞中毒等。
嗜鉻細胞瘤患兒可有多汗、心悸、體重減輕等癥狀。皮質醇增多癥可有體型變化、軟弱無力、多毛。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常伴有周期性肌張力低下、多尿、煩渴、手足搐搦等。腎動脈狹窄患者腹部可聞血管雜音。腎實質病變常伴有水腫,少尿及尿常規異常。
隨病情發展可出現繼發的眼底、腦、腎臟及心血管的改變,表現為眩暈、視力障礙、驚厥、偏癱、失語等高血壓腦病癥狀或心力衰竭癥狀。眼底改變可能有局灶性小動脈痙攣,滲出或有出血,視乳頭水腫等眼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