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一般而言,繼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多見,原發性少見。誘發因素如下:
1.遺傳因素:在一些傢族中發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傾向。
2.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佈氏桿菌病,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癥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等。
3.理化損傷: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如鉛、苯、汞等;藥物,如氨基比林類藥物、抗癌藥、氯黴素等。
4.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Felty綜合征、慢性活動性肝炎、新生兒同種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純粒細胞再生障礙等。
6.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吸蟲病、黑熱病、原發性脾原性粒細胞減少癥等。
7.其他:如情緒變動、運動、體溫變化等都可以導致粒細胞的分佈異常。
【發病機制】
粒細胞在骨髓中生長,來自粒-單細胞祖細胞(CFU-GM)。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及中幼粒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屬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細胞不再分裂,發育成熟至分葉核後,積存於骨髓貯備池,等待釋放。周圍循環粒細胞分佈異常為進入血管內的中性粒細胞僅1/2在循環池內,即隨血流循環,另外1/2的中性粒細胞緊貼於毛細血管和毛細血管後小靜脈的內皮細胞(邊緣池),不隨血流循環,故不能在白細胞計數時被檢測到。循環池與邊緣池之間的粒細胞可相互轉換。註射腎上腺素或應激狀態下,粒細胞可由邊緣池迅速轉入循環池,使粒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如邊緣池內粒細胞量相對大量增加時可造成假性粒細胞減少,此時粒細胞的生成和利用均正常。全身感染及過敏反應時可引起反應性的獲得性假性粒細胞缺乏癥。發生感染時白細胞無論在趨化性或吞噬殺菌作用都比較緩慢,故對嚴重的化膿感染很難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
【治療】 治療原則是針對其病因治療原發病,防止繼發感染,適當輸新鮮血。 1.去除病因:治療原發病。如系藥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反復發生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2.防止繼發感染:在患者不發熱、無明顯感染時,不應住院治療,因在醫院接觸感染的機會要比在傢多。要采取預防感染措施,如不測肛門體溫,以免刺激直腸黏膜而致腸道細菌由局部進入血液循環。需要取血時,采用靜脈取血要比毛細血管取血安全,後者易造成局部感染。不發熱的患者切忌濫用抗生素,因不恰當的治療可造成耐藥現象和菌群紊亂。 當發生高熱及推測有感染可能時,應立即入院治療。一旦發生感染,不應等待培養結果,應盡快應用廣譜殺菌性抗生素。頭孢菌素類,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殺菌作用,且不受青黴素酶的影響,可先選擇應用。若粒細胞低於0.5×109/L以下,應嚴格地隔離,病室內定期紫外線照射,註意患兒口腔清潔。粒細胞低於0.2×109/L以下,要防止腸道感染,一切食物及用具都應消毒。對有發熱的患者,要積極尋找感染病灶;一般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3種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變形桿菌或銅綠假單胞菌)所引起的,應選用適當的抗生素,盡可能選用殺菌類抗生素。若體溫很快回復正常,臨床病情穩定,又無感染灶且細菌培養陰性,可於用藥72h後停藥觀察,若停藥後又復發熱,病情惡化,應再做細菌培養,同時應用抗生素。一般用藥至體溫正常,病情穩定,細菌培養陰性後可以停藥。 3.輸血:粒細胞急劇下降者,可輸新鮮血或輸分離的白細胞,以協助機體控制感染,但效果不肯定。因輸入的粒細胞在48h內約有半數破壞。 4.藥物治療:目前對於粒系祖細胞增生障礙的,可試用莫拉司亭(GM-CSF)、非格司亭(G-CSF)或IL-3,現莫拉司亭(GM-CSF)和非格司亭(G-CSF)已應用於化療藥物所致的粒細胞減少,取得較好的效果。此類患者多有免疫功能障礙,為瞭增強抵抗力,可註射γ球蛋白。 5.骨髓移植:對嚴重的粒細胞生成減少的應用骨髓移植,亦有較好療效。 【預後】 本病屬預後較好型,常可長期存活,一般病情較輕,不需特殊治療。呈間歇發作,粒細胞中度減少,過程良好,隨年齡增長,可自行緩解。
保健品查詢小兒假性粒細胞減少癥中醫治療方法a
中藥材查詢小兒假性粒細胞減少癥西醫治療方法a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假性粒細胞減少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