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目前認為,PNH的病因在於後天獲得性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其病理生理主要與細胞膜表面缺乏一組糖肌醇磷脂(GPI)連接蛋白有關;而GPI連接蛋白的缺乏又繼發於GPI錨合成缺陷。PNH病人外周血中,正常和異常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血小板同時存在,提示異常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一個克隆。早有研究發現,有G6PD變異的女性雜合子病人可見到異常的PNH紅細胞均具有一個同工酶。該酶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因而推測,這些異常細胞起源於具有上述同工酶的單一祖細胞。幾乎所有PNH病人都有pig/α基因(定位於Xp22)異常。該基因缺陷可引起N-乙酰葡萄糖胺不能加到磷脂酰肌醇上,因而最終不能形成完整的GPI錨。近年來有大量研究支持該論點。導致造血幹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臨床上PNH與再生障礙性貧血可相互轉化或同時存在,因而推測可能的發病機制是:某種致突變源使造血幹細胞發生突變,加上病毒、某些藥物等因素導致免疫功能失調,使正常的造血幹細胞受損而減少,突變的造血幹細胞有機會增殖而發病。這一學說尚需研究證實。目前發現,PNH病人異常細胞上至少有15種蛋白質發生不同程度的缺乏,此與異常細胞的功能有著密切關系。此類蛋白質可分為補體防禦蛋白、免疫分子、酶類、受體類及功能未知的粒細胞蛋白質類等。
【發病機制】
本病在睡眠時病情加重,其原因未明,目前認為可能因睡眠時血流緩慢,組織和器官內酸度升高,使血液趨於酸性而致溶血。此外,感染、特別是病毒性感染、藥物(如阿司匹林、氯丙嗪、氯化銨、呋喃坦啶、鐵劑等)、輸血、手術、勞累、精神創傷等均可誘發溶血。
目前認為,PNH病人的紅細胞對補體的溶血作用敏感性增強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缺乏CD55和CD59兩種膜蛋白,從而導致對膜表面補體活化的調控作用減弱。CD55又稱衰變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能增加轉化酶復合物解離或衰變的速度。異常PNH細胞膜上CD55的缺乏使轉化酶活性增高,因此導致更多的C3沉積於膜上。CD59又稱反應性溶血膜抑制物(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MIRL),能抑制補體活化過程中C8和C9之間的相互作用。PNH紅細胞上的CD59缺乏可導致紅細胞對補體溶血作用的敏感性增強;但PNH異常血小板上的CD59缺乏並不導致血小板破壞,而主要在PNH並發靜脈血栓形成中起作用。因為PNH血小板上多聚C9復合物的形成調節障礙,所以有更多的C9復合物插入膜中,產生更多的血栓素,而PNH的異常血小板又對血栓素的反應特別敏感,所以PNH病人易於並發血栓形成。 PNH病人粒細胞上Fcγ受體Ⅲα(CDl6a)缺乏可以使病人易於感染,特別是血源性感染。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降低是本病特征之一。PNH紅細胞乙酰膽堿酯酶活性降低程度與病情輕重相平行。目前認為,該酶活性降低可能繼發於紅細胞膜脂質異常,與溶血的發生無關。PNH細胞其他蛋白質,如CD58、CD14、CDw52、乙酰膽堿酯酶、白細胞堿性磷酸酶、尿激酶受體、葉酸受體等丟失的意義不明。
根據紅細胞對補體溶血的敏感性的不同,可將PNH紅細胞分為3種:
A)極敏感紅細胞:它對補體溶血的敏感性為正常紅細胞的25~30倍。
B)中度敏感紅細胞:它對補體的敏感性較正常紅細胞高3~5倍。
C)正常紅細胞。
臨床上,約78%PNK病人同時存在極敏感紅細胞和正常紅細胞兩種,約9%同時存在極敏感紅細胞和正常紅細胞兩種,其餘病人同時存在中度敏感紅細胞及正常紅細胞,極少數病人隻有中度敏感紅細胞。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與極敏感紅細胞群所占比例的多少有關。一般情況下,當極敏感紅細胞占20%~50%時即可發生血紅蛋白尿,但中度敏感紅細胞所占比例雖然高,其臨床表現則大多較輕,可不出現血紅蛋白尿。此外,敏感紅細胞所占比例可以隨病情發展而改變;當敏感紅細胞比例減少,病情也隨之減輕或緩解。
【治療】 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治療手段。 1.若病人無癥狀時不需要治療,但應註意避免過敏及蛋白尿的發作。 2.骨髓移植為根治本病提供瞭新手段。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3.溶血的治療 在急性溶血發作時用潑尼松1~2mg/(kg·d)治療,可減輕溶血,至少需服藥2周以上,療效出現後,可給小劑量0.3~0.5mg/(kg·d)維持。維生素E有穩定紅細胞膜和防止溶血作用,每天肌註100mg或口服100mg/次,3次/d,經3~4周後溶血現象減輕、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高。此外,每次用6%右旋糖酐10~20ml/kg靜脈滴註,有暫時減輕溶血作用。並發急性血栓形成時,可用溶栓劑(如鏈激酶、尿激酶等)治療。一旦轉安,可用肝素治療。之後,可用抗凝劑華法林衍生物或雙香豆素治療。 4.貧血的治療 A)補充治療:貧血明顯者可輸血,但不宜輸全血,這是因為全血中的白細胞能激活補體,促進溶血。此外,血漿中的ABO凝集素也可能破壞病人的補體敏感紅細胞。一般可輸入經生理鹽水洗滌3次的紅細胞,輸入紅細胞不僅可糾正貧血,而且還可間接抑制造血,使骨髓減少產生補體敏感的紅細胞,從而減輕溶血。如有缺鐵,可補鐵。但應註意,鐵劑可誘發溶血,這可能與鐵劑刺激骨髓產生對補體敏感的紅細胞而致溶血加速有關。補鐵宜用小劑量鐵劑。有人主張在給鐵劑治療前先輸血,以抑制紅細胞的生成,可防止溶血加重。 B)雄激素的使用:有刺激紅細胞生成作用,可用氟甲睪酮(氟羥甲基睪丸酮),劑量為1~2mg/(kg·d),產生療效後用小劑量維持(10~30mg/d)。也可用丙酸睪酮,但在治療前和治療中應檢查肝功能,本病可能有肝功能損害,應予註意。 5.基因治療 隨著對PNH異常基因的認識,使用基因治療PNH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療法。目前處於研究階段。 6.脾切除無效。 【預後】 PNH本身很少致死,死因常為並發感染或血栓栓塞。病程緩慢,中位生存期為10年,個別病人可存活40年以上。少數病人於發病經幾年後病情自然減輕或完全緩解,這些病人的實驗室檢查異常結果可持續存在或完全消失。總的說來,小兒PNH預後較成人差。Ware等報道的26例兒童及青少年PNH中,8例於初診後8個月~28.1年死亡(平均7.7年,中位數5.0年),4例死於感染,3例死於血栓形成,1例患兒轉化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並於骨髓移植後死亡。26例兒童及青少年PNH患者估算的5年生存率為80%,10年生存率為60%,20年生存率為28%,中位數生存期為13.5年。該組患兒隨訪時間最長為19年,26例中僅4例(15%)存活15年以上,僅1例臨床無癥狀,無一例有治愈的證據。
保健品查詢小兒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中醫治療方法a
中藥材查詢小兒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西醫治療方法a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