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為傳染性疾病。傳染源主要有:疫區綿羊、塔裡木兔、山羊、牛、馬、駱駝、野兔等動物,還有急性期病人。主要傳播媒介為:亞洲璃眼蜱(Hyatomma asiaticum,一種硬蜱),這種蜱主要存在於胡楊樹下的樹枝落葉內,通過叮咬傳播給人和動物,病毒可通過蜱卵傳給下一代,即也是本病毒的儲存宿主。還能通過傷口接觸帶病毒血液、食用帶病毒食物等感染。
本病毒與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病毒為同一病毒。病原體為蟲媒RNA病毒,呈圓形或橢圓形,外面有一層囊膜,直徑為85~105nm,歸類於佈尼亞病毒科(Bunyaviridae)、內羅病毒屬(Nairovirus)。對脂溶劑、乙醚、氯仿,去氧膽酸鈉等敏感。在pH3.0以下作用90分鐘,56℃30分鐘均可滅活。低濃度甲醛可使其滅活而保持其抗原性。真空幹燥後在4℃可保存數年。對新生的小白鼠,大白鼠,金黃色地鼠均有致病力,並可在乳鼠腦、雞胚體、地鼠腎、小白鼠腎、乳兔腎及Vero-E6細胞中繁殖和交叉傳代。
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能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根據病人的病理生理變化采用綜合療法,給發熱早期病人予靜脈輸液,補充足量液體和電解質,並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起一定療效。近年來應用被感染的羊血清制備成凍幹治療血清,早期治療獲得良好的效果。用法:皮膚過敏試驗陰性者,應用治療血清10~15ml,一次肌肉註射。病毒唑對本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應用於早期治療。重型病人出現休克,腔道出血,肺水腫等,可參照流行性出血熱治療。
保健品查詢新疆出血熱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新疆出血熱西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新疆出血熱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