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原因不詳,據文獻記載有胚胎殘留,外傷、感染、內分泌紊亂以及遺傳學說。但較多文獻支持傾向於胚胎殘留學說——並認為在發生學上,兩種不同組織的交接部位都可能發生腫瘤。顱骨各部,或為膜內成骨,或為軟骨內成骨(在發生學上,顱骨在發生骨化之前,須經過兩個階段的變化:①侵入腦泡的間充質增厚為膜;②繼轉化為軟骨。凡由軟骨發生骨化者,為軟骨內成骨,如除額骨眶部及蝶骨大翼外側部位的所有顱底各骨。凡未經軟骨階段,直接由膜發生骨化者為膜內成骨,例如除枕骨的一部分外的所有構成顱穹窿的顱骨。形成鼻腔各壁者基本屬軟骨內成骨,因而有稱之為鼻軟骨內成骨)。骨瘤好發於額骨與篩骨之間、蝶骨小翼與額骨眶板之間或上頜骨內。骨瘤來源於膜性組織者,發展成堅質型骨瘤,來源於軟骨組織者,發展為松質型骨瘤,同時來源於兩種組織者(如上頜骨),發展成為混合型骨瘤。
(二)發病機制
骨瘤(osteoma)是一種良性病損,多見於顱、面各骨,由生骨性纖維組織、成骨細胞及其所產生的新生骨所構成,含有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組織,並有明顯的板層結構,骨瘤伴隨人體的發育而逐漸生長,當人體發育成熟以後,大部分腫瘤亦停止生長。多發性骨瘤稱Gardner綜合征,同時有腸息肉和軟組織病損。
腫瘤骨呈黃白色,骨樣硬度,表面凹凸不平,覆以假包膜。顯微鏡下由纖維組織與新生骨構成,骨細胞肥大,基質染色不勻。成纖維細胞與成骨細胞均無惡性變現象。
發病率僅次於骨軟骨瘤,多在兒童發病,男性較多。生長慢,癥狀較輕。無惡變趨向。
多發生在顱骨,顏面骨及下頜骨偶有發生,分致密骨瘤及松質骨瘤兩類。顱骨中以額骨為最多,其次是頂骨、顳骨、枕骨,在面骨中多位於上頜骨、下頜骨、顴骨、鼻骨,其次是額竇、眼眶等處,以及脛骨的前側中1/3處。
腫瘤生長緩慢,癥狀輕,多在兒童時期出現,隨身體發育逐漸生長,到10~20歲時,經數年或數十年病程,多數因出現腫塊才引起註意。但有時也因腫瘤產生壓迫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如生於鼻骨者堵塞鼻腔,生於眶內者使眼球突出,位於下頜的骨腫瘤可使牙齒松動,顱腔內腫瘤因向顱內生長可使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癲癇發作等癥狀。腫塊堅硬如骨,無活動度,無明顯疼痛和壓痛。生長有自限,一般直徑小於10cm。
致密骨瘤發生在顱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發生在顱內板者,腫瘤如突入,可引起顱內壓近,引起暈眩、頭痛、甚至癲癇
骨松質瘤則常發生於長骨端骨幹與骨骺交界處的軟骨部,隨管狀骨長度的增長,骨瘤亦有變化,呈不同形狀
一般全身骨骼發育成熟後,即停止生長。但在發育過程中,如骨瘤引起骨骼受壓迫,仍可引致畸形生長(
骨瘤偶可發生在軟組織中,但多認為這是一種錯構瘤,而非真性骨瘤。
患者多為青少年,於顱面及脛前發現膨脹畸形或腫塊,癥狀輕,生長慢。X線顯示局限性骨質破壞,其中有不同程度骨化,應考慮為骨瘤。
骨瘤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一)原料:烏雞1隻,生地黃30g,飴糖50g。
制法:先將雞去毛、腸肚凈,細切地黃,將地黃與糖相和勻,入雞腹中,放於銅器中,復置甑中,將雞蒸到約1小時左右即可。不用鹽、醋。隻吃雞肉,吃完之後,再喝雞湯即可。
(二)原料:生川烏頭5g,粳米100g,薑汁5ml,蜂蜜適量。
制法:川烏頭搗碎,碾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為粥,煮沸後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1-2沸即可。
骨瘤吃什麼對身體好?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洋蔥。因為骨骼、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同時硫也有助於鈣的吸收。
2、多食含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麥和黑麥。組氨酸有利於清除機體過剩的金屬。多食用富含胡蘿卜素,黃酮類,維生素C和E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蔥、芽甘藍及卷心菜。
3、經常吃新鮮的菠蘿,可減少患部的感染。
4、保證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亞麻籽、稻米麩、燕麥麩等。
骨瘤最好別吃什麼食物?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肥膩食物。
(4)忌發物
[預防與調攝] 1.節制房事。 2.惡性骨瘤患者需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保健品查詢骨瘤中醫治療方法中醫療法
病名。腫瘤之發於骨者。見《洞天奧旨》卷十一。多因腎氣不足,寒濕挾痰侵襲骨骼,造成氣血凝聚於骨所致。好發於長管骨的幹骺端。良性骨瘤癥狀多不明顯,發展緩慢。惡性骨瘤則表現為病初隱痛,繼則疼痛難忍,入夜尤甚,腫塊生長迅速,推之不移,堅硬如石,與骨相連,皮色紫竭,表面可有靜脈怒張,並常伴有低熱、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癥。治宜補中益氣,散腫破堅為主,內服腎氣丸,外用陽和解凝膏。對惡性者應及時實施切除治療。
中藥材查詢骨瘤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骨瘤的生長伴隨人體的發育而逐漸增大,發育停止後腫瘤亦多停止生長。無癥狀的腫瘤可以一生中未被發現。對癥狀輕者可采取對癥治療,不需手術切除;若腫瘤生長很快,或成年後仍繼續生長,則需手術切除。對突出於骨外的骨瘤,可自根部切除;對在手術困難區的病損,不必做整塊包囊外的界限切除,否則反而引起明顯病廢。
若患者無臨床癥狀,可不予處理,但需臨床定期隨訪觀察;若患者有臨床壓迫癥狀,則需行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切除腫瘤組織和穩定脊柱,即腫瘤刮除和植骨融合術。
(二)預後
切除不徹底時易復發。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骨瘤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 發生於鼻副竇的骨瘤 多見於額及篩竇,常呈分葉狀,可有蒂,邊緣整齊,密度均勻一致,長大可占滿鼻竇腔,甚至頂起竇壁,引起額面畸形。一般診斷不困難。
(二) 發生於顱骨者 應與腦膜瘤、額骨內板增生癥和纖維異樣增殖癥鑒別。
1. 腦膜瘤 生長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現骨樣改變。瘤基底寬,並可有顱板溶骨改變。腫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溝影增寬增多。眼眶篩部骨瘤有時與嗅溝的腦膜瘤不易區分。
2. 額骨內板增生癥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頭痛、肥胖、性欲減退。多見於停經後的女性,有時伴發糖尿病或尿崩。
3. 顱骨纖維異樣增殖癥 病變廣泛,基底寬,多處發病,累及板障和顱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發病,且有單側趨向。
(三) 發生於肢體者 應與骨軟骨瘤、骨肉瘤區分。
1. 外生骨疣 如全身骨質則為骨瘤,有謂 實為骨軟骨瘤,內含軟骨成份鈣化。二者不易區分,有賴於病檢。
2. 內生肌疣(Enoslosis)亦稱骨斑(Bone Spot)或骨島(Bone Islaand),為松質骨內骨發育異常,骨內呈巢狀,可有骨小梁。不屬腫瘤。
3. 骨肉瘤 生長迅速,具惡性骨腫瘤特點,有無好發年齡與部位,易區分。
骨瘤為骨組織腫瘤中最良性者,很少有惡性變化。患者多為少年和青年。顱骨和上、下頜旨為其好發部位。生長慢、癥狀少。當其突人顱腔、眼眶、鼻腔和鼻寞內,可引起壓迫癥狀。當其向顱骨表面發展時,可造成外貌畸形。全身骨骺融合後,腫瘤即自行停止生長。故除對已引起較嚴重的壓迫癥狀或過分畸形須予以手術切除者外,不必考慮治療;但應繼續觀察,因骨瘤偶爾可有惡性變。治療時應手術切除腫瘤,並包括腫瘤周圍少許正常骨質。否則,腫瘤可以復發,甚至發生惡性變。
發生於顱骨內板而向顱內發展時,可引起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痛、頭暈或者可並發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