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點狀角膜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且其特性各不一樣。現將其診斷依據分裂如下:
1、葡萄球菌性的角膜炎:常伴發於慢性結膜炎,集中在角膜下1/3。為針尖大小皮點狀糜爛,呈極細的點狀、橢圓或圓形高出上皮的浸潤病灶。
2、紅眼性角膜炎:多位於瞳孔區角膜上皮或上皮下呈點狀浸潤,大小不均。
3、單皰性上皮型角膜炎:上皮下點狀和線狀浸潤很快發展成樹樹狀。
4、春季結膜炎性角膜炎:多半發於春季結膜炎,點線狀上皮剝脫滿佈於整個角膜上。
5、沙眼性角膜炎:位於角膜上端、沙眼血管翳末端的上皮及上皮下浸潤、糜爛及淺潰瘍。
6、表層點狀角膜炎:熒光素染色在角膜瞳孔區有聚焦狀的針尖大小細點狀上臺著色。
7、藥物誘發性角膜上皮炎:均勻分佈在角膜全表面細點狀混濁,有用藥點眼史。
8、輻射性角膜炎:多見於電興性眼炎,有睫狀充血,眼瞼痙攣、流淚等自覺癥狀,瞼裂區角膜上皮彌漫性片狀剝脫。
㈠自覺癥狀
畏光、刺疼、酸磨、視力模糊或霧視癥。
㈡體征
1、點狀上皮角膜炎:根據其病因不同而體征各異。
⑴單純性卡他性角膜炎:多見於老年人。沿角膜緣發生針尖樣灰白色狀浸潤,或淡黃色串珠樣浸潤,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形成平行角膜緣的月牙形淺在性潰瘍。
⑵病毒性點狀角膜炎:由於病毒感染角膜上皮層或上皮下的點狀混濁浸潤,以腺病毒多見,如腺病毒8型引起的流行性角膜結膜炎,腸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常使單眼或雙眼受累。球結膜為混合性充血,輕度水腫,經過1~2周後,結膜炎消退後,均可在瞳孔區角膜上皮和上皮下引起炎癥和浸潤,可見粗細不等的點狀細小灰色點或呈點狀星芒狀線狀混濁,熒光素染色可著色,經2~3天後,這些點狀浸潤點變平,很快變成樹枝狀或地圖狀浸潤,融合成團。
⑶表層點狀角膜炎:表現為雙眼角膜上皮針尖大小炎癥,但無上皮下浸潤,時輕時重,可持續數月數年。在高倍裂隙類顯微鏡下觀察點狀著色呈橢圓形,微微高出上皮面,這種角膜炎愈合後不留瘢痕。
2、點狀上以下浸潤
⑴沙眼性上皮下浸潤性角膜炎:在角膜上方沙眼性血管翳的末端,有粗點狀表淺的基質潰瘍,愈合後常留有薄翳或斑翳。
⑵錢狀角膜炎:在角膜瞳孔區的上皮下如錢幣狀浸潤,大小不等。裂隙燈檢查,其浸潤多在表淺基質層,愈合後常留有疤痕。
3、點狀上皮糜爛
⑴為單個或多個點狀上皮缺損,缺損區透明,其周圍角膜上皮水腫,在裂隙類下直照時不易發現,患眼反復發作,常有眼瞼痙攣和睫狀充血。
⑵創傷性或化學清創後的淺層角膜營養不良的早期病例常發生周期性點狀上皮糜爛,這些缺損糜爛修復後,上皮常遺留有指紋狀或旋渦狀混濁。
1,預防;
1).非角膜接觸鏡佩戴者的表層點狀角膜炎不需因單純的SPK復診,除非是兒童或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如果SPK是由原發性眼病引起,隨訪原則同原發性眼病。
2).角膜接觸鏡配戴者的中重度表層點狀角膜炎應每日復診,直至出現明顯改善。
保健品查詢淺層點狀角膜炎中醫治療方法1,中醫療法:
熨目法
黎明起床,先將雙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熱後一手掌熨貼雙眼,反復三次以後,再以食、中指輕輕按壓眼球,或按壓眼球四周。
運目法
好視力眼貼眼科專傢提示兩腳分開與肩寬,挺胸站立,頭梢仰。瞪大雙眼,盡量使眼球不停轉動(頭不動),先從右向左轉10次,從左向右轉10次。然後停,放松肌肉,再重復上述運動,如此3遍。此法於早晨在花園內進行最好,能起到醒腦明目之功效。
低頭法
身體取下蹲姿式,用雙手分別攀住兩腳五趾,並稍微用力地往上扳,用力時盡量朝下低頭,這樣便有助於使五臟六腑的精氣精氣上升至頭部,從而起到營養耳目之作用。
吐氣法
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塗吸氣,侍氣吸到最大限度時,用右手捏住鼻孔,緊閉雙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氣。
折指法
每天堅持早晚各做1遍小指向內折彎,再向後搬的屈伸運動。每遍進行30~50次並在小指外側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臥皆可做,堅持經常做,不僅能養腦明目,對有白內障和其它眼病者也有一定療效。
中藥材查詢淺層點狀角膜炎西醫治療方法1、原因治療:根據病因采取對癥治療。
2、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點眼。
3、微量皮質類固醇點眼或配合其他抗生素藥物點眼。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淺層點狀角膜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